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第16章 財務槓桿和資本結構政策

不管你怎麼看,2017年對實體零售商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1月,具有50多年曆史的女性服裝品牌The Limited宣佈申請破產。3月,電子產品零售商RadioShack申請破產。RadioShack的破產事件比較特別,因為該公司剛從2015年的破產中恢復元氣。那次破產後,該公司只剩下1 200家門店,這些門店都被冠以Sprint的聯合品牌,但它很快又失敗了。9月,玩具反斗城申請破產保護。這家玩具零售商在申請破產時的資產負債表上負債49億美元。總體而言,超過19家上市零售商在2017年申請破產。

資本結構決策被用來確定公司選擇擁有的債務與權益之比是多少。這樣的一個選擇對公司來說意味頗多,遠遠不是可以單憑某一個理論或者實踐就可以解釋的。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討論有關資本結構的潛在的基本理論以及公司是如何決策資本結構的。

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就反映了它的借貸政策。我們應該借很多錢,還是一點點?粗略來看,似乎債務是應該被避免的。畢竟,一個公司擁有的債務越多,破產的風險就越大。但是依照我們所學的,債務確實是一把雙刃劍,債務的使用也很有可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

充分理解債務融資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債務的角色一直被深深地誤解。許多公司(包括個人)在運用債務的時候都是很保守的。雖然話是這樣說,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時候公司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負債過重,最後導致破產這樣嚴重的後果。強調合理的平衡就是資本結構問題的本質所在。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你應該瞭解:

·學習目標1 財務槓桿的影響

·學習目標2 稅務和破產對資本結構的選擇造成的影響

·學習目標3 破產程序的要點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假定公司的財務結構是已知的。當然,負債權益比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那麼,現在就是探討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時候了。回到第1章,我們把有關負債權益比的決策叫作資本結構決策(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1]

大部分時候,一個公司可以選擇任何它們想要的資本結構。一旦管理層做出決定,公司可以發行一些債券並用發行所得回購一些股票,來增加負債權益比。同樣,也可以發行股票並用發行所得償還一部分債務,來降低負債權益比。諸如此類改變公司現有資本結構的活動被稱作資本重組(restructuring)。一般來說,這類重組發生在當公司用新的資本結構來替代另外一個,而總資產保持不變的時候。

因為公司的資產不是直接受資本重組影響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公司的資本結構決策同其他活動分開來考察。這意味著公司可以撇開投資決策,單獨考慮資本結構決策。因此,在這章中,我們將忽略投資決策,集中於長期融資即資本結構問題。

在這章中,我們將看到資本結構決策對公司的企業價值和資本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還會發現資本結構決策中的重要因素是很好被識別的,但是針對這些因素的具體措施總是很難施行。結果,針對一個公司在特定時期的最優資本結構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只能給予一個不完備的答案。

[1] 習慣上把有關債務和權益的決策稱為資本結構決策。然而,術語融資結構決策可能更為準確,我們將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