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24.2.4 為什麼信用渠道會這樣重要
信用渠道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關於企業行為的大量實證分析表明,對信用渠道正常發揮作用至關重要的信貸市場不完全的類型,的確對企業的人員僱傭以及支出等方面的決策有重要影響。[1]其次,有證據表明,相對於不受信貸約束影響的大企業而言,小企業(更有可能遭受信貸約束的影響)更容易受到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2]第三個原因可能是最有說服力的,信用渠道分析的核心是信貸市場不完全的不對稱信息方法,而不對稱信息方法已經被證明能夠很好地解釋其他許多重要現象,例如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多的金融機構,為什麼我們的金融體系的結構是現在這個樣子,為什麼金融危機對經濟有那麼大的破壞(我們第8章和第9章討論的主題)。對一個理論最有力的支持是這個理論在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按照這個標準,不對稱信息理論為信用渠道是重要的貨幣傳導機制的結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應用24-2 次貸危機後的經濟衰退
隨著2007年夏天次貸危機的爆發,美聯儲開始採取非常積極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從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的15個月間,美聯儲將目標聯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調至0。起初美聯儲的行動看上去實現了經濟增長的溫和下降,並阻止了衰退的發生。但是經濟走勢比美聯儲和非官方的預測人員期望的都要弱,2007年12月衰退開始了。為什麼在美聯儲貨幣政策工具如此非同尋常地快速降低利率的情況下,經濟表現仍然如此疲軟呢?
次貸危機通過我們之前提出的多條渠道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次級抵押違約率的提高,導致抵押支持證券和CD的價值下降,從而使金融機構出現巨大的賬面損失。由於資產負債狀況惡化,這些金融機構開始去槓桿化並大量削減貸款。由於沒有其他機構蒐集信息和發放貸款,信貸市場上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增加,從而導致經濟的下滑。由於出現如此多金融市場失敗的情況,不確定性的提高導致息差急劇升高。股票市場的低迷和房價的下降使得家庭財富減少,從而削弱了整體經濟。家庭財富的減少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並通過使託賓q下降減少了投資支出。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傳導機制的作用,儘管美聯儲積極的貨幣政策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經濟仍然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1]關於這些實證分析的綜述,參見Hubbard,“Is There a‘Credit Channel’for Monetary Policy?”
[2]參見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Monetary Policy,Business Cycles,and the Behavior of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9(May 1994):30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