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19.5.3 貨幣政策是否應該嘗試打破資產價格泡沫

信貸驅動型泡沫不僅容易識別,而且正如我們之前發現的那樣,它會給經濟運行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中央銀行應該對可能出現的信貸驅動型泡沫採取應對措施,這種觀點有更具說服力的事實例證。但是,什麼才是適當的應對措施呢?是否應該運用貨幣政策操作通過將利率提高到使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理想利率水平之上,來嘗試打破那些與信貸急劇擴張密切相關的可能存在的資產價格泡沫呢?是否還有更為適合的治理信貸驅動型泡沫的其他應對措施呢?

關於運行貨幣政策措施通過將利率提高到實現物價穩定和保持經濟穩定所必需的水平以上來打破泡沫的方案,存在著三種有力的反對意見。首先,即使資產價格泡沫是由信貸驅動而產生的,並且能夠進行識別,但此時提高利率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儘管一些經濟分析人士認為提高利率可以降低資產價格的上漲幅度,但是如果市場參與者預期自己能夠通過購買泡沫驅動型資產獲得很高的收益率,那麼提高利率就可能完全無法抑制泡沫。進一步來說,人們通常會發現提高利率將導致泡沫破滅所形成的後果更加惡化,從而加劇對經濟的破壞程度。另一種觀點認為,泡沫是由那些不正常的行為造成的,所以希望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在異常條件下能夠發揮作用的觀點是不現實的。

其次,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資產價格,在任何一個時點上,泡沫可能只存在於一小部分資產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貨幣政策行動可能會影響到所有資產的價格,而不僅僅是針對正在經歷資產泡沫的特定資產,所以這種貨幣政策行動可能是十分魯莽的。

最後,採取貨幣政策行動以打破泡沫可能產生某些不利於整體經濟運行的影響。如果為了減少泡沫而大幅度提高利率,那麼經濟增長將會放緩,人們將會失去工作,通貨膨脹也將低於其理想水平。實際上,正如前面兩個理由所指出的那樣,打破泡沫就必須將利率提升至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從而勢必導致國民和經濟運行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本來就不應該對資產價格的變動做出任何應對措施。正如我們將在第24章中所發現的那樣,資產價格的水平將會影響總需求,從而對經濟演化過程產生影響。因此,只有在資產價格的波動對通貨膨脹和經濟運行產生負面影響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貨幣政策對其採取應對措施。

雖然還存在著一些爭議,但是上述推理過程的基本結論是:不應該運用貨幣政策來打破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