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17.2 聯邦儲備體系的資產負債表
美聯儲自身的運作以及與貨幣政策有關的活動會影響其資產負債表,即其持有的資產負債的狀況。這裡我們討論一張簡化的資產負債表,它僅包含理解貨幣供給過程必不可少的四個科目。
17.2.1 負債
資產負債表中的兩類負債,即流通中的現金和準備金,通常被認為是美聯儲的貨幣性負債。它們是貨幣供給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其中任意一項或兩項的增加都將導致貨幣供給的增加(假定其他因素不變)。美聯儲的貨幣性負債(流通中的現金和準備金)和美國財政部的貨幣性負債(流通中的財政貨幣,主要是鑄幣)的總和,稱為基礎貨幣(monetary base)。在討論基礎貨幣時,我們將只關注美聯儲的貨幣性負債,因為財政部的貨幣性負債在全部基礎貨幣中所佔比重不足10%。[1]
流通中的現金美聯儲發行貨幣(你錢包中上面印有“聯邦儲備券”字樣的灰綠色紙張)。流通中的現金是公眾手中持有的貨幣數量。由存款類金融機構持有的貨幣也是美聯儲的負債,但是它屬於準備金的一部分。
聯邦儲備券是美聯儲向持票人開具的借據,屬於美聯儲的負債,但不同於其他大多數負債,美聯儲只承諾用聯邦儲備券償付持票人,也就是說,它會用其他借據來償付持票人手中的借據。因此,如果你持有一張100美元的鈔票要求美聯儲償付,你將得到兩張50美元的鈔票,或5張20美元的鈔票,或10張10美元的鈔票,或100張1美元的鈔票。
人們更願意接受美聯儲開具的借據,而不是個人開具的借據,因為聯邦儲備券是被認可的交易媒介,作為支付手段而被人們普遍接受,從而發揮貨幣的功能。不幸的是,無論你或我都無法使公眾相信我們開具的借據的價值,比用來寫借據的那張白紙的價值更高。[2]
準備金 所有的銀行都在美聯儲擁有存款賬戶。準備金(reserves)包括銀行在美聯儲的存款和銀行以實物形式持有的貨幣(因為存放在銀行金庫中而被稱為庫存現金)。準備金是銀行的資產,卻是美聯儲的負債,因為銀行可以在任何時候要求美聯儲償付,而美聯儲則有償付聯邦儲備券的義務。準備金的增加會導致存款增加,進而增加貨幣供給。
全部準備金可分為兩大類:美聯儲要求銀行必須持有的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required reserves))和銀行自願持有的額外的準備金(超額存款準備金(excess reserves))。例如,美聯儲要求存款類金融機構每吸收1美元存款,必須將其中的一部分(比如10美分)以準備金形式持有,這一比例(10%)被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io)。
[1]事實上在討論基礎貨幣時,完全可以忽略財政部的貨幣性負債,因為受法律約束,財政部不能主動向經濟中供給其貨幣性負債。
[2]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項目僅指流通中的現金,即公眾手中持有的貨幣數量。美國鑄印局印製的貨幣並不會自動成為美聯儲的負債。考慮你自己印製100萬美元借據的情況,你將價值100美元的借據付給其他人,其餘999900美元的借據留在自己的口袋裡。這999900美元的借據既不會使你更富有也不會使你變得更貧窮,也不會影響你的負債狀況。你關注的是由那張流通中的100美元的借據所形成的100美元的債務。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美聯儲發行聯邦儲備券的情況。
出於同樣的原因,無論定義如何,貨幣供給的現金部分只包含流通中的現金,而不包含任何未被公眾持有的現金。已經印製但尚未進入流通領域的現金,不是任何人的資產或負債,也不會對任何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因此不把它包括在貨幣供給中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