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12.4.2 未來美國銀行業的結構將會是什麼樣
現在,美國真正的全國性銀行體系已經成為現實,銀行業因銀行併購而獲取的好處大大增加,從而推動合併和收購的深入進行,加快商業銀行數目的縮減。伴隨著銀行業結構的巨大變化,自然就會產生一個問題:10年後,銀行業的前景如何?
一種觀點是,美國銀行業將變得更加類似於其他國家的銀行業(參見環球視野專欄,“美國與國外銀行結構的對比”),最終只存在數百家銀行。更加極端的一個觀點是,美國銀行業將變得更像加拿大或者英國的銀行業,只有幾家大型的銀行主宰著整個行業。然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卻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美國銀行業結構仍然會與眾不同,但是其差異程度卻在降低。大多數專家預測,美國銀行數目達到幾千家而非幾百家時,銀行的併購浪潮就會停下來[1]。
銀行併購不僅導致銀行數目銳減,而且大通曼哈頓銀行和漢華銀行以及美洲銀行和國民銀行的合併案說明,伴隨著銀行併購,資產會從小銀行轉移至大銀行。在10年內,資產低於1億美元的銀行在銀行總資產中所佔的比例將會減半,而資產高於1000億美元的銀行,其資產份額將會提高1倍以上。事實上,美國現在已經出現數家資產萬億美元的銀行(諸如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和美洲銀行等)。
環球視野 美國與國外銀行結構的對比
美國商業銀行業的結構與其他工業化國家存在很大的差異。美國是唯一一個剛剛建立起全國性銀行體系的國家。在這種全國性銀行體系下,銀行的分支機構遍佈全國。美國對分支機構限制的一個結果是,美國的銀行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工業化國家。美國有7100多家商業銀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任何其他工業化國家的銀行數量都遠低於l 000家。比如,日本的商業銀行還不到100家,是美國銀行數量一個很小的比例,而日本的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都是美國的一半。過去美國對分支機構限制的另一個結果是,銀行的規模遠小於其他國家。
[1]舉例來說,可參見,Allen N.Berger,Anil K.Kashyap,and Joseph Scalise,“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S.Banking Industry:What a Long,Strange Trip It’s Been,”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1995):55-201;and Timo thy Hannan and Stephen Rhoades,“Future U.S.Banking Structure,1990-2010,”Antitrust Bulletin 37(1992)737-798.在美國執行的銀行併購過程的更加詳細的資料參見,Frederic S.Mishkin,“Bank Consolidation:A Central Banker’s Perspective,”in Merger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ed.Yakov Amihud and Geoffrey Wood(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pp.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