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本章小結

1.可以將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一份顯示銀行資金來源與運用情況的列表。銀行負債是其資金來源,它包括支票存款、定期存款、從聯邦儲備體系獲得的貼現貸款、從其他公司和銀行的借入款以及銀行資本。銀行資產是其資金運用,它包括準備金、應收現金項目、同業存款、證券、貸款和其他資產(主要是實物資產)。

2.銀行通過資產轉換過程獲取利潤,即借短(吸收存款)貸長(發放貸款)。在銀行存款增加的時候,其準備金等額將會增加;當它們支付存款的時候,其準備金就會等額減少。

3.儘管流動性較強資產的回報率較低,銀行還是願意持有這種資產。具體地說,銀行願意持有超額準備金和二級準備金的原因在於,它們對存款外流造成的損失提供保險。銀行通過尋求貸款和證券的最高回報率管理資產,同時降低風險並且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來實施資產管理,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雖然負債管理曾經是十分平穩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大銀行(貨幣中心銀行)都在通過發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負債工具或者向其他銀行和企業借款等方式,積極尋找資金來源。銀行實施的資本管理,目的在於防止銀行破產以及適應銀行監管機構的資本要求。然而,銀行不願意持有過多的資本,因為這樣做將會降低銀行股東的回報率。

4.可以使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概念來解釋在許多貸款業務中遵循的風險管理原則:甄別和監督、建立長期客戶聯繫、貸款承諾、抵押品和補償餘額以及信貸配給等。

5.在20世紀80年代,隨著利率波動幅度的增大,銀行越來越關注其利率風險暴露水平。缺口分析和久期分析說明,如果金融機構的利率敏感型負債多於其利率敏感型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提高將會減少銀行利潤,而利率下降將會使銀行利潤增加)。金融機構不僅可以通過其資產負債表調整,也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戰略來實施利率風險管理。

6.表外業務包括金融工具交易、收費服務和貸款銷售等,所有這些業務都會影響銀行的利潤水平,但是無法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顯示。由於這些表外業務增加了銀行的風險暴露程度,所以銀行經理必須高度關注風險評估程序,並且通過強化內部控制防止僱員從事高風險的交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