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附錄1A 對於總產出、總收入、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率的定義

由於在本教材中頻繁地使用這些術語,我們需要明確理解總產出、總收入、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率的定義。

1A.1 總產出和總收入

衡量總產出的最常用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年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這一衡量指標排除了你認為應該包含在其中的兩個項目。無論是倫勃朗(Rembrandt)的油畫還是20年前建成的房產,購買這些在本期之前生產的產品所產生的市場價值都被排除在本期GDP核算之外,同樣,購買股票和債券形成的市場價值也是如此。將這些項目排除在本期GDP核算範圍之外的原因在於,這些項目並非是本年度生產的產品和服務。諸如生產棒棒糖過程中消耗的白糖或者是生產鋼材過程中消耗的能源,等等,這些在生產最終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消耗的中間產品也不能計入GDP。因為最終產品的價值中已經包含了這些中間產品的部分,所以在核算GDP的過程中計入中間產品的價值會導致重複計算。

總收入(aggregate income)是指一年中一個經濟體在生產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各種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包括土地、勞動力和資本)所獲得的收入總和。人們通常認為它與總產出相等。因為購買最終產品和服務所支付的款項必然最終以收入的形式迴流到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手中,所以收入的數額必然等於購買最終產品和服務所支付的數額。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經濟體的總產出是10萬億美元,那麼該經濟體的收入總額(總收入)也將是10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