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 Robert Jacobs 運營管理 v15

17.1 什麼是企業資源計劃

企業資源計劃(ERP)有多重含義。對企業管理者來說,ERP的重點是計劃:ERP是一套全面的,用於支持企業制定與當前業務計劃和控制一致的經營策略的軟件。對信息技術人員來說,ERP是一套整合了財務、生產、物流、銷售、市場、人力和其他方面的應用程序的軟件系統。ERP的整合通過全部功能和數據處理應用共享同一個數據庫實現。ERP通常對於公司各項活動的業務處理非常高效。此處,我們關注ERP在管理尤其是計劃上的功能。接下來,我們將介紹ERP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ERP。我們著重關注ERP如何支持供應鏈計劃和控制決策。

ERP涵蓋並整合了企業各部門的計劃。或許更重要的是,ERP涵蓋了企業各部門的業務執行與整合。如今,企業更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的統一規劃和執行,而這正是ERP要解決的問題。

17.1.1 定義一致

ERP要求公司各部門在各項業務上保持一致的定義。在需求衡量上,這一點尤為重要。需求如何衡量?是生產部門完成一份訂單的時候,還是貨物檢驗的時候,還是成品交貨的時候,還是開具發票的時候,還是買方收貨的時候?由此可知,各部門在處理業務的時候應當使用一套通用的定義,以方便各個環節的順利交接和信息的共享。需求、缺貨、原材料庫存、成品庫存等信息的定義必須保持一致。這是ERP的基本條件。

企業希望通過ERP系統,提高供應鏈計劃和控制的效率,從而提高績效。另外,ERP系統提供的實時信息也能提高企業對於用戶需求的靈敏性。為了加深讀者對這點的認識,我們接下來會介紹ERP系統的特徵。

17.1.2 軟件規則

ERP系統的質量可由以下4個方面決定:

(1)軟件必須實現多功能。在資金方面,ERP系統能追蹤財務情況;在產品和服務方面,ERP系統能追蹤原材料採購、銷售情況;在資源或人力方面,ERP系統能追蹤生產和人員流動。也就是說,ERP系統能在企業日常業務的方方面面發揮作用。

(2)軟件必須是高度協調的。當某個部門將一個業務或相關數據錄入系統時,相關部門的對應數據也會實時更新。這樣避免了重新錄入的麻煩,整個公司的員工看到的是一致的數據和信息。

(3)軟件必須模塊化。各個模塊構建成一個龐大的系統。每個模塊則關注一類業務,或通過其他應用系統相連。

(4)軟件必須為基本的計劃和控制活動提供便利。比如,預測、產量計劃和庫存管理。

如果企業希望通過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和流程的整合,從而提高效率,那麼它就非常適合使用ERP。ERP通過刪除冗餘流程、精簡流程、提高信息準確率、提高企業對客戶需求響應的靈敏度來提升企業績效。

ERP軟件系統可以支持由不同軟件提供商提供的軟件模塊。當然,企業也可以從一個提供商處購買所有模塊。各個軟件提供商在不同的功能上各有特色,你可以根據需求尋求最優配置。這種做法的問題是,不同功能模塊需要整合,因此會帶來人力、物力的增加。從這方面來講,從一個提供商處購買可以減少麻煩,但某些功能可能不盡如人意。

17.1.3 日常決策

分清ERP系統的事務處理能力和決策支持能力之間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事務處理 (transaction processing)是指對業務數據信息的上傳和追蹤。比如說,當企業從供方購買一件物品時,一系列的活動就會發生。這些活動包括詢價、接受報價、貨物遞送、庫存、付款。ERP的首要目標便是對貨物經過各個流程的事務進行處理。

ERP的次要目標是決策支持。決策支持 (decision support)是指系統幫助用戶做出如何經營業務的明智決定。關鍵是,做出決策的是人,而非系統,系統只是起到支持決策的作用。例如,在購買物品時,購買量、供應商的選擇、物流方式都是需要做決定的。起初,由專業人員做出選擇,而系統則面向事務進行處理。但隨著ERP系統的持續使用,員工會逐漸習慣依賴系統提供的參數進行邏輯判斷。比如,ERP系統會針對要購買的物品提供相應的庫存、再訂購點、訂單數量、供應商、物流提供商、倉庫位置等信息。之後,系統會根據判斷邏輯,再次優化結果。目前,很多家公司都在開發能夠嵌入ERP系統的、更智能的決策支持軟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