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 Robert Jacobs 運營管理 v15
本章小結
2-1 瞭解可持續的企業戰略以及它和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的關係
總結
·持續的戰略是為了給股東和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股東是指公司的權益所有者。
·利益相關者是指受公司行為影響的個人或組織。
·這一觀點意味著企業戰略不能僅僅圍繞著其經濟能力,還要考慮環境與社會影響。
關鍵術語
可持續性:在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情況下滿足當前資源需要的能力。
三角底線模型:包含社會、經濟和環境標準的業務策略。
2-2 界定運營與供應鏈戰略
總結
·包括制定寬泛的政策和計劃來利用公司資源。
·運營與供應鏈戰略是為了協調組織的運營目標,這些目標的協調在大型組織中尤其重要。
·公司的運營能力應當與公司客戶不斷變化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相匹配。以下幾個主要的競爭維度可以形成公司的市場競爭定位,包括成本、質量、交付速度和可靠性、數量變化、靈活性和新產品導入速度以及其他與產品相關的具體標準。通常,公司需要在這些競爭維度間做一些取捨和權衡。
關鍵術語
運營與供應鏈戰略:制定廣泛的政策和計劃,指導公司使用實施公司戰略所需的資源。
運營效果:以最低成本實現最佳戰略優先級的方式執行活動。
騎牆策略:當公司試圖通過在現有活動中添加新特性、服務或技術來匹配競爭對手的行為,並因此而進行競爭維度的權衡時,這通常會產生問題。
訂單贏得要素:一個或多個特定的市場導向的競爭維度,可以清楚地將產品與競爭產品區分開來。
訂單資格要素:用於篩選產品或服務作為候選購買對象的維度。
2-3 理解運營與供應鏈戰略如何實施
總結
·戰略的實施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這些活動被設計用來以一種與戰略相一致的方式來交付產品和服務。
關鍵術語
活動系統圖:顯示公司戰略如何通過一組支持活動交付的圖表。
2-4 明確為什麼戰略與企業風險有關
總結
·運營與供應鏈戰略需要評估相關風險。
·供應鏈風險不在計劃內並且難以預測,會影響產品與原材料的正常流動。
·風險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分類:供應鏈協同風險與突發風險。
·三步驟風險管理的框架包括:識別潛在的風險源、評估風險的潛在影響、通過計劃來降低風險。
關鍵術語
供應鏈風險:中斷的可能性,這種中斷將影響公司持續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能力。
2-5 評估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的生產率
總結
·生產率度量是為了確保公司最有效地利用其資源。
·這些度量都是相關的,因此只有將這些指標比較來看才有意義,通常是與其他公司進行比較。
關鍵術語
生產率:根據高德拉特(Goldratt)的定義(見第23章),生產率是度量資源使用情況的一種方法,是指所有使公司更接近目標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