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 Robert Jacobs 運營管理 v15

本章小結

1-1 識別運營與供應鏈管理(OSCM)的基本要素

總結

·流程用來實施企業的戰略。

·分析用於支持管理公司所需的持續決策。

關鍵術語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OSCM):對創造和交付公司主要產品與服務的系統進行設計、運營及改進。

流程:一個或多個將投入變成產出的活動。

產品與服務的捆綁:當公司在其產品中構建服務活動時,為客戶創造額外的價值。

1-2 瞭解運營與供應鏈管理中潛在的職業發展機會

總結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的從業人員專注於產品生產與服務的管理。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的工作需要實際操作,並且要與其他人合作找出最好的處理方案。

·首席運營官與首席執行官和公司總裁共同制定公司的競爭戰略。

·首席運營官決定公司的選址、設施、供應商的選擇以及人才招聘政策的施行。

1-3 熟悉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主要概念

總結

·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領域中的許多概念源自19世紀的工業革命。本書主要關注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有關概念。

關鍵術語

製造戰略:強調如何戰略性地利用工廠的能力來獲得公司的競爭優勢。

準時制(JIT)生產:一系列綜合活動,旨在使用最少的零件庫存實現大批量生產,這些零件在需要時能準時送達。

全面質量控制(TQC):積極尋求消除生產缺陷的理念。

精益製造:以最低的庫存投資水平實現優質客戶服務。

全面質量管理(TQM):管理整個組織,使其在對客戶重要的產品和服務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

業務流程再造(BPR):一種改進業務流程的方法,旨在進行革命性的變革,而不是漸進式(小)變化。

六西格瑪:用於描述每百萬單位中不超過3.4個缺陷的質量目標的統計術語,也指質量改進的理念和方案。

大規模定製:能夠根據特定客戶的要求生產獨特的產品。

電子商務:使用互聯網作為商業活動的基本要素。

可持續性:能夠在不影響滿足後代需求的情況下滿足當前資源需求的能力。

三角底線:包括社會、經濟和環境標準的商業戰略。

業務分析:使用當前業務數據,利用數學分析解決業務問題。

1-4 評估企業的效率

總結

評估企業運營狀況的指標包括:

·效率

·效果

·產品和服務創造的價值

關鍵術語

效率:過程的實際產出與某些標準的比率。此外,“高效”意味著以儘可能低的成本做事情。

效果:做一些能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事情。

價值:產品相對於其價格的吸引力。

標杆:一家被確定為最佳實踐的公司,以供其他公司學習。

效率衡量方法:

每位員工的淨收入

每位員工的營業收入(或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