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aTextT1

505 代理孕毋,帶來幸福

1

不孕者的唯一希望

擁有自己的孩子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這看似簡單的夢想讓許多人費盡千辛萬苦仍無法實現。

現代人因為壓力或者身體等因素,不能生育的情形越來越普遍。自七0年代以來,歐美各國不斷有人請代理孕母代替自己懷孕生子,以實現生育下一代的願望。生兒育女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尤其是東方社會的婦女,如果不能為家庭傳宗接代,通常身心皆承受外界難以想像的壓力。甚至有些婦女因無法懷孕,不得已只好請姊妹、親戚代孕,沒想到孕母卻和先生發生婚外情,結果造成家庭破碎。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合法代孕成了唯一的希望。

目前全球已有荷蘭等十個以上的國家將代理孕母合法化。透過合法的代孕機構,雙方都能得到應有的保障,滿足了需求者擁有自己孩子的渴望,代孕者也有機會改善生活。這是市場供需的間題,利人利己,正是雙贏的政策。

反觀臺灣,生育率連續多年排名全球倒數第一,政府始終只鼓勵能夠生育的婦女,提供各項補助措施,卻忽視有代孕需求的夫妻,這根本就是一種歧視。若想提高生育率,政府應該立法協助,而非全面禁止。

在長輩及家人的期待下,許多不孕夫妻為了擁有自己的孩子,努力嘗試各種方法、忍受一般人想像不到的痛苦之後,還是無法如願。孩子對這些家庭深具意義,讓代理孕母合法化,既是尊重夫妻對生育的自主權,也可以避免出國找代孕的可能風險。政府實在應該給不孕者、代孕者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2

科技不該亳無限制

「生兒育女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這句話固然沒錯,但就倫理而言,不孕者需求的是孩子,不是商品,不能把孩子當成商品來交易。國外研究指出,當孩子知道自己是代理孕母的「產品」時,容易缺乏自信,否定自己,進而造成家庭關係緊張。此外,請人代孕者大多經濟富裕,而代孕者多屬弱勢族群,代理孕母一旦合法,等於把人際關係商品化,不僅會造成社會階級不平等,間接鼓勵「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服務」、「有錢人更容易傳宗接代」等錯誤的價值觀,也因可選擇性別生育,造成男女比例差異過大,對家庭關係、人口結構都有嚴重影響。

即使代理孕母合法化,需求者也會擔心孕母是否有抽煙、喝酒等影響胎兒健康的不良習慣。代孕者也必須承擔懷孕過程中失去健康生命的風險,以及生產後與孩子分離的心理壓力。這些問題絕對不是一張契約能夠解決的。更何況,擔任仲介角色的代孕機構是否涉及人口販賣,在法律上規範不易。

且一旦代理孕母合法化後,此種交易行為恐難以管理,到時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的各種社會亂象將紛紛出現:女人想當媽又要保持身材,買精子就行;男人想當爸又不想結婚,找代孕就搞定。這是我的自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而,生命無法代理,人體不是工具,母親的角色無法、也無人可以取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應該受到尊重,他們也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我真正的媽媽是誰?如果我是個有缺陷的孩子,你們還會要我嗎?

總之,醫學科技進步解決了代孕的問題,但不應該亳無限制地運用,違反自然,讓整個社會付出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