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全12冊

卷第四百九十一 雜傳記八

謝小娥傳  楊娼傳  非煙傳

謝小娥傳李公佐撰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居貞負氣重義,交遊豪俊。小娥父畜巨產,隱名商賈間,常與段婿同舟貨,往來江湖。時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與夫俱為盜所殺,盡掠金帛。段之弟兄,謝之生侄,與童僕輩數十悉沉於江。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初,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數日,復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小娥不自解悟,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歷年不能得。

至元和八年春,餘罷江西從事,扁舟東下,淹泊建業。登瓦官寺閣,有僧齊物者,重賢好學,與餘善,因告餘曰:“有孀婦名小娥者,每來寺中,示我十二字謎語,某

謝小娥傳李公佐撰

小娥姓謝,豫章人,是商人的女兒。她生下來八歲時母親去世,嫁給了歷陽的俠義之士段居貞。居貞剛強好勝,講究義氣,喜歡結交豪傑。小娥的父親積蓄了鉅額的財產,隱姓埋名於商人當中,常跟女婿段居貞同舟販貨,往來於江湖之上。當時小娥年齡才十四,剛到成年,父親和丈夫就都被強盜殺死,金錢財物被搶光了。段居貞的弟兄,謝家的外甥和侄子,還有僕人們數十口都被沉入江中。小娥的胸部受傷和腿腳骨折,漂浮在水中,被別的小船救了上來,過了一夜才甦醒過來。於是小娥只好流浪乞討,來到上元縣,暫住在妙果寺的尼姑淨悟的房子裡。當初,父親剛死時,小娥夢見父親對自己說:“殺我的人是‘車中猴,門東草’。”過了幾天,又夢見她的丈夫對自己說:“殺我的人是‘禾中走,一日夫’。”小娥自己解釋不了這些話的含義,就常把這些話寫給別人看,廣泛地請求那些有智慧的人來解釋它,但經過多年也沒有人能解釋。

到了元和八年春天,我被罷免了江西從事的官職,乘著小船東下,在建業城停船逗留。我登上了瓦官寺的殿閣,有個齊物和尚,尊重賢人,喜歡學習,和我交情很好,有一天他告訴我說:“有個寡婦名叫謝小娥,每次來寺裡,都給我看十二個字的謎語,但我

不能辨。”餘遂請齊公書於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令寺童疾召小娥前至,詢訪其由。小娥嗚咽良久,乃曰:“我父及夫,皆為賊所殺。邇後嘗夢父告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夢夫告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歲久無人悟之。”餘曰:“若然者,吾審詳矣,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且‘車中猴’,‘車(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字,又申屬猴,故曰‘車中猴’。‘草’下有‘門’,‘門(門)’中有‘東(東)’,乃‘蘭(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小娥慟哭再拜,書“申蘭”“申春”四字於衣中,誓將訪殺二賊,以復其冤。娥因問余姓氏官族,垂涕而去。

爾後小娥便為男子服,傭保於江湖間。歲餘,至潯陽郡,見竹戶上有紙榜子,雲召傭者。小娥乃應召詣門,問其主,乃申蘭也。蘭引歸,娥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已二歲餘,竟不知娥之女人也。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物器具,悉掠在蘭家。小娥每執舊物,未嘗不暗泣移時。蘭與春,宗昆弟也,時春一家住大江北獨樹浦,與蘭往來密洽。蘭與春同去經月,多獲財帛而歸。每留娥與蘭妻蘭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給娥甚豐。或一日,春攜文鯉兼酒詣蘭。娥私嘆曰:“李君精悟玄鑑,皆符夢言,此乃天啟其心,志將就矣。”是夕,蘭與春會,

解答不了。”我於是請齊物把謎語寫到紙上,就靠著欄杆用手在空中比劃著寫字,集中精神默默思考,在座的賓客還沒覺得疲倦,我就明白那字謎的意思了。於是就讓寺裡的小童快去把小娥叫來,向她詢問事情的原由。小娥嗚嗚咽咽地哭了好久才說:“我父親和丈夫,都被賊人殺了。不久後我曾夢見父親告訴我說:‘殺我的人是“車中猴,門東草”。’又夢見丈夫告訴我說:‘殺我的人是“禾中走,一日夫”。’但多年來也沒人明白這些話的意思。”我說:“如果是這樣,我就很清楚這話的意思了,殺你父親的是申蘭,殺你丈夫的是申春。且說‘車中猴’,‘車(車)’字去掉上下各一橫,就是‘申’字,申又屬猴,所以說‘車中猴’。‘草’下有‘門(門)’,‘門’中有‘東(東)’,就是‘蘭(蘭)’字。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也是‘申’字。‘一日夫’呢,‘夫’上再加一橫,下有‘日’,就是‘春’字。殺你父親的是申蘭,殺你丈夫的是申春,足以明確了。”小娥痛哭著拜了兩拜,把“申蘭”“申春”四個字寫在衣服裡,發誓要找到殺死這兩個賊人,來報自己的冤仇。小娥又問了我的姓氏官職,流著眼淚走了。

此後小娥便穿上了男人的服裝,在江湖上給人當傭工。一年多後,來到了潯陽郡,看見竹門上有張紙招帖,說要招收傭工。小娥便應招去了那戶人家,問那家的主人,竟是申蘭。申蘭領著小娥回家,小娥心中雖然憤怒,外表卻裝得很恭順,在申蘭身邊,很受親信喜愛。錢財收入支出的數目,無不委託給小娥掌管。這樣過了兩年多,申蘭竟不知道小娥是個女子。此前,謝家的金寶錦繡、衣物器具,全被搶到了申蘭家。小娥每當拿起那些舊物時,都要暗暗哭泣好久。申蘭和申春是同宗的兄弟,當時申春家住在長江北面的獨樹浦,跟申蘭來往密切。申蘭與申春一起出去一個月,就能弄到很多錢財回來。常常把小娥留下跟申蘭的妻子蘭氏一同守護家庭,供給小娥的酒肉衣服非常豐厚。有一天,申春帶著鯉魚和酒來到申蘭家。小娥私下裡自己嘆息說:“李君的精確領悟和神妙判斷,都符合夢中的話,這是上天啟發了他的思想,我的心願將要實現了。”那天晚上,申蘭與申春聚會,

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凶既去,春沉醉,臥於內室,蘭亦露寢於庭。小娥潛 春於內,抽佩刀,先斷蘭首,呼號鄰人並至。春擒於內,蘭死於外,獲贓收貨,數至千萬。初,蘭、春有黨數十,暗記其名,悉擒就戮。時潯陽太守張公,善娥節行,為具其事上旌表,乃得免死。時元和十二年夏歲也。復父夫之仇畢,歸本里,見親屬。裡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髮披褐,訪道於牛頭山,師事大士尼蔣律師。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其年夏月,餘始歸長安,途經泗濱,過善義寺,謁大德尼令操。見新戒者數十,淨髮鮮帔,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中有一尼問師曰:“此官豈非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師曰:“然。”曰:“使我獲報家仇,得雪冤恥,是判官恩德也。”顧餘悲泣。餘不之識,詢訪其由。娥對曰:“某名小娥,頃乞食孀婦也。判官時為辨申蘭、申春二賊名字,豈不憶念乎?”餘曰:“初不相記,今即悟也。”娥因泣,具寫記申蘭、申春,復父夫之仇,志願粗畢,經營終始艱苦之狀。小娥又謂餘曰:“報判官恩,當有日矣,豈徒然哉!”

嗟乎!餘能辨二盜之姓名,小娥又能竟復父夫之仇冤,神道不昧,昭然可知。小娥厚貌深辭,聰敏端特,

群賊全來了,喝酒喝得很盡興。等到那些凶手都走了以後,申春大醉,躺在裡屋,申蘭也醉臥在院子裡。小娥暗暗地把申春鎖在了裡屋,抽出佩刀,先砍下了申蘭的頭,然後呼喊哭叫把鄰人都引來。申春在裡屋被擒,申蘭死在屋外,起獲贓物贓款,數量達到千萬。當初,申蘭、申春有同夥數十人,小娥都暗暗記下了他們的姓名,這時候就把他們全都抓來殺掉了。當時潯陽太守張公,很讚賞小娥的節操行為,就上表詳細講陳述了她的事蹟,請求予以表彰,於是小娥才未被處死。當時是元和十二年夏天。小娥報了父親和丈夫的仇後,就回到了故鄉,會見親屬。故鄉的豪門爭相求婚,但小娥在心中發誓絕不再嫁,於是剪去頭髮,穿上粗布衣服,到牛頭山去求道,後來拜了老尼姑蔣律師為師。小娥志向堅定,修行刻苦,在風霜雨露中舂米打柴,不知疲倦。元和十三年四月,才在泗州的開元寺舉行了完整的受戒儀式,最終就以“小娥”為法號,用以表示自己不忘本。

那年夏天,我回長安,途中經過泗水之濱,到善義寺拜訪,去謁見大德尼姑令操。去後看到新受戒的數十人,都剃淨了頭髮,戴著新的披肩,舉止嚴肅而有法度,排列侍奉在師傅左右。隊列中忽然有一位尼姑問老師:“這位官員莫不是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嗎?”老師說:“對。”那尼姑又說:“使我報了家仇,洗雪了冤仇恥辱,多虧了這位判官的恩德啊!”她看著我悲傷地哭泣。我沒認出她,就詢問她這樣說的原由。小娥回答說:“我的名字叫小娥,就是從前討飯的那個寡婦。判官當時為我分析出了申蘭、申春二賊的名字,難道沒有回憶起來嗎?”我說:“剛開始不記得了,現在想起來了。”小娥便哭了起來,然後便詳細地寫了記下申蘭申春名字、報了父親和丈夫的冤仇、志向基本實現的經歷和所受的艱難困苦等種種情況。小娥又對我說:“報答判官的恩情,會有機會的,怎能空口說白話呢?”

唉!我能分析出兩個強盜的姓名,小娥又能最終報了父親和丈夫的冤仇,神明之道並不糊塗,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小娥容貌忠厚,說出話來卻很深刻,聰明正直,端莊出眾,

煉指跛足,誓求真如。爰自入道,衣無絮帛,齋無鹽酪;非律儀禪理,口無所言。後數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泛淮,雲遊南國,不復再遇。

君子曰:誓志不捨,復父夫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餘備詳前事,發明隱文,暗與冥會,符於人心。知善不錄,非《春秋》之義也,故作傳以旌美之。

楊娼傳房千里撰

楊娼者,長安裡中之殊色也,態度甚都,復以冶容自喜。王公巨人享客,競邀致席上,雖不飲者,必為之引滿盡歡。長安諸兒一造其室,殆至亡生破產而不悔。由是娼之名冠諸籍中,大售於時矣。

嶺南帥甲,貴遊子也。妻本戚里女,遇帥甚悍。先約,設有異志者,當取死白刃下。帥幼貴,喜淫,內苦其妻,莫之措意。乃陰出重賂,削去娼之籍,而挈之南海,館之他舍。公餘而同,夕隱而歸。娼有慧姓,事帥尤謹。平居以女職自守,非其理,不妄發。復厚帥之左右,鹹能得其歡心。故帥益嬖之。

不惜燒自己的手指、弄瘸自己的腿來侍奉佛,決心追求真理。自從進入佛門,不穿絮帛的衣服,不吃有鹽酪的齋飯,除了佛教戒律和禪學之道,嘴裡不說別的。此後過了幾天,小娥告訴我她要回牛頭山。從此她乘著小船飄浮在淮水上,到南方四處遊覽,我們沒再相遇過。

君子說:立下志向決不放棄,終報父親丈夫之仇,這是氣節;做傭工僕役與男人雜處,而別人不知道她是女人,這是堅貞。女子的行為,唯有堅貞和氣節能自始至終保全罷了。像小娥,足可以警戒天下人背叛道德、違反倫常之心,足可以看到正直的男人、孝順的婦人的節操。我詳細地瞭解上面提到的事,揭明謎語的含義,暗中與鬼神託夢時所說的話相合,也符合人心。瞭解到善行不記下來,不合《春秋》一書的旨意,所以我寫了這篇傳來表彰讚美她。

楊娼傳房千里撰

楊娼是長安里巷妓院中特別漂亮的女子,風度很優美,又喜歡通過打扮得很妖豔來讓自己高興。王公大人宴請客人時,競相邀請她到席上,即使不會喝酒的人,也會為了她而滿飲盡興。長安的那些年輕人一到她家,就是弄到失去性命、傾家蕩產的地步也毫不後悔。由此楊娼的名聲在長安城在冊的妓女中首屈一指,紅極一時。

嶺南有位帶兵的主將某某,是一位貴族子弟。他妻子本是皇帝外戚家的女兒,對他很凶。他們夫妻先前就有約定,假如他對妻子有異心,妻子就用刀殺死他。這位主將年輕時就嬌貴好色,但在家中苦於妻子的凶悍,沒辦法實現自己的心願。於是暗地裡用了很多,銷去了楊娼的妓女身份,然後帶著她到了南海,把她安排在別的房子裡住。公事之餘就去跟她同住,晚上就偷偷回去。楊娼性情聰明伶俐,事奉主將格外恭謹。平日裡堅守婦女的職責,不合情理的,不亂說亂動。又厚待主將身邊的侍從,都能討得他們的歡心。因而主將更加寵愛她。

會間歲,帥得病,且不起,思一見娼,而憚其妻。帥素與監軍使厚,密遣導意,使為方略。監軍乃紿其妻曰:“將軍病甚,思得善奉侍煎調者視之,瘳當速矣。某有善婢,久給事貴室,動得人意。請夫人聽以婢安將軍四體,如何?”妻曰:“中貴人信人也,果然,於吾無苦耳,可促召婢來。”監軍即命娼冒為婢以見帥,計未行而事洩,帥之妻乃擁健婢數十,列白挺,熾膏鑊於廷而伺之矣。須其至,當投之沸鬲。帥聞而大恐,促命止娼之至,且曰:“此自我意,幾累於渠。今幸吾之未死也,必使脫其虎喙,不然,且無及矣。”乃大遺其奇寶,命家僮傍輕舠,衛娼北歸。

自是帥之憤益深,不逾旬而物故。娼之行適及洪矣,問至,娼乃盡返帥之賂,設位而哭曰:“將軍由妾而死,將軍且死,妾安用生為?妾豈孤將軍者耶?”即撤奠而死之。

夫娼以色事人者也,非其利則不合矣。而楊能報帥以死,義也;卻帥之賂,廉也。雖為娼,差足多乎!

非煙傳皇甫枚撰

臨淮武公業,鹹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若不勝綺羅。善秦聲,好文筆,尤工擊甌,其韻與絲竹合。公業甚嬖之。其比鄰天水趙氏

正好隔了一年,主將得了病,就要起不來了,就想見一見楊娼,但又害怕他的老婆。主將一向跟監軍使交情很深,就祕密派人去轉達自己的心意,讓他給想個辦法。監軍於是騙主將的妻子說:“將軍病得很厲害,想找一個擅長伺候煎藥調藥的人來照顧他,這樣病會好得快些。我有一個好婢女,長期在貴族人家做事,行動很善解人意。請夫人同意用這個婢女,以便伺候好將軍,怎麼樣?”主將妻子說:“中貴人是誠實的人,果真這樣的話,對我沒有什麼害處,可以趕快把那個婢女召來。”監軍就讓楊娼扮作婢女來會見主將,可惜計劃還沒實施就被洩露出去了,於是主將的妻子就帶著幾十個健壯的婢女,擺出了一排白木棍,在主將辦公處把油鍋燒得滾燙,等待著楊娼。她們打算等楊娼來了,就把她扔到沸騰的油鍋裡。主將聽到後非常驚恐,急忙叫人阻止楊娼前來,並且說:“這是我的想法,幾乎連累了她!現在幸虧我還沒死,一定要使她脫離虎口,不然,就來不及了。”於是派人給楊娼送去很多奇珍異寶,叫家中年輕僕人駕著輕快的刀形小船,護衛著楊娼回北方去。

從此主將的煩悶更加厲害,沒過十天就去世了。楊娼北行恰好走到洪州,主將去世的消息傳來,楊娼就把主將贈送的財物全部退回,設了靈位,哭著說:“將軍因我而死,將軍已經死了,我還活著幹什麼呢?我難道是辜負將軍的人嗎?”就撤掉祭奠為將軍而死。

娼妓是以美色伺候人的,得不到好處就不會跟人在一起。可是楊娼卻能以死報答主將,這是義;退回主將的財物,這是廉。雖是娼妓,她也還是值得讚美的。

非煙傳皇甫枚撰

臨淮的武公業,鹹通年間,擔任河南府功曹參軍。他有個寵愛的小妾名叫非煙,姓步。容貌舉止柔弱豔麗,彷彿承受不住絲綢的衣服。她擅長演奏秦地的音樂,喜歡寫文章,尤其善於擊甌,其韻律能跟管絃樂器相合。公業很寵愛她。他鄰居是天水趙姓

第也,亦衣纓之族,不能斥言。其子曰象,秀端有文,才弱冠矣,時方居喪禮。忽一日,於南垣隙中,窺見非煙,神氣俱喪,廢食忘寐。乃厚賂公業之閽,以情告之。閽有難色,復為厚利所動,乃令其妻伺非煙間處,具以象意言焉。非煙聞之,但含笑凝睇而不答。門媼盡以語象,象發狂心蕩,不知所持,乃取薛濤箋,題絕句曰:“一睹傾城貌,塵心只自猜。不隨蕭史去,擬學阿蘭來。”以所題密緘之,祈門媼達非煙。煙讀畢,吁嗟良久,謂媼曰:“我亦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此生薄福,不得當之。”蓋鄙武生粗悍,非良配耳。乃復酬篇,寫於金鳳箋曰:“綠慘雙娥不自持,只緣幽恨在新詩。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擬誰?”封付門媼,令遺象。象啟緘,吟諷數四,拊掌喜曰:“吾事諧矣。”又以剡溪玉葉紙,賦詩以謝曰:“珍重佳人贈好音,彩箋芳翰兩情深。薄於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輕雨灑幽襟。百回消息千迴夢,裁作長謠寄綠琴。”

詩去旬日,門媼不復來,象憂恐事洩,或非煙追悔。春夕,於前庭獨坐,賦詩曰:“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將幽恨小庭前。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明日,晨起吟際,而門媼來傳非煙語曰:“勿訝旬日無信,蓋以微有不安。”因授象以連蟬錦香囊,並碧苔箋詩曰:“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蟬錦思難窮。近來嬴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象結錦囊於懷,細讀小簡,又恐煙幽思增疾,乃剪烏絲闌為回簡

人家,也是官宦大族,不過不便直接把他的名字說出來。他家的兒子名叫象,為人清秀端莊,頗有文才,才二十歲,當時趙象正處於守喪期間。忽然有一天,趙象從南牆的縫隙中偷偷地看見了非煙,從此失魂落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便用很多財物賄賂公業的看門人,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他。看門人露出為難的臉色,但又被那豐厚的財物所打動,於是就叫他的妻子在非煙閒著沒事時,把趙象的心事全部告訴她。非煙聽後,只是含笑斜眼凝視卻不答話。看門的老太婆把情況全告訴了趙象,趙象高興得發狂,不禁心搖意蕩,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於是取出用於傳情的薛濤箋,在上面寫了一首絕句:“一睹傾城貌,塵心只自猜。不隨蕭史去,擬學阿蘭來。”把寫的詩密封好,請看門的老太婆送給非煙。非煙讀完後,感慨嘆息了好久,然後對老太婆說:“我也曾偷偷看到過趙郎,才貌很好。可惜我這輩子福薄,不能配上他。”這話的含意其實是鄙視武公業的粗魯凶暴,不是理想的配偶。於是非煙又回覆了一首詩,寫在金鳳箋上,說:“綠慘雙娥不自持,只緣幽恨在新詩,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擬誰?”非煙把詩封好交給了看門的老太婆,叫她送給趙象。趙象打開信封,把詩吟誦了好多遍,拍著手高興地說:“我的事情成功了!”便又用剡溪玉葉紙,作詩答謝說:“珍重佳人贈好音,彩箋芳翰兩情深。薄於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疑是落花迷碧洞,只思輕雨灑幽襟。百回消息千迴夢,裁作長謠寄綠琴。”

趙象的詩送去了十天,看門的老太婆卻再也沒來,趙象擔心害怕事情洩露出去,或者非煙反悔。春天的一個晚上,趙象在前院裡獨坐,作詩道:“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將幽恨小庭前。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第二天,早晨起來吟誦時,看門的老太婆來傳達非煙的話,說:“不要奇怪十天沒有消息,是因為飛煙身體稍有不適。”於是交給趙象一個連蟬錦香囊和寫在碧苔箋上的詩,詩寫道:“無力嚴妝倚繡櫳,暗題蟬錦思難窮。近來嬴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趙象把錦囊繫到懷中,仔細閱讀非煙的回信,又怕非煙因為思念而加重病情,於是剪下一塊烏絲闌寫回信

曰:“春日遲遲,人心悄悄,自因窺覯,長役夢魂。雖羽駕塵襟,難於會合;而丹誠皎日,誓以周旋。況又聞乘春多感,芳履違和,耗冰雪之妍姿,鬱蕙蘭之佳氣。憂抑之極,恨不翻飛。企望寬情,無至憔悴。莫孤短韻,寧爽後期?恍惚寸心,書豈能盡?兼持菲什,仰繼華篇。詩曰:‘見說傷情為見春,想封蟬錦綠蛾顰。叩頭為報煙卿道,第一風流最損人。’”門媼既得回簡,徑齎詣煙閣中。

武生為府掾屬,公務繁夥,或數夜一直,或竟日不歸。是時適值生入府曹,煙拆書,得以款曲尋繹,既而長太息曰:“丈夫之志,女子之心,情契魂交,視遠如近也。”於是闔戶垂幌,為書曰:“下妾不幸,垂髫而孤。中間為媒妁所欺,遂匹合於瑣類。每至清風朗月,移玉柱以增懷;秋帳冬 ,泛金徽而寄恨。豈期公子,忽貽好音。發華緘而思飛,諷麗句而目斷。所恨洛川波隔,賈午牆高。聯雲不及於秦臺,薦夢尚遙於楚岫。猶望天從素懇,神假微機,一拜清光,九殞無恨。兼題短什,用寄幽懷。詩曰:‘畫簷春燕須同宿,洛浦雙鴛肯獨飛?長恨桃源諸女伴,等閒花裡送郎歸。’”封訖,召門嫗,令達於象。象覽書及詩,以煙意稍切,喜不自持,但靜室焚香,虔禱以俟息。

說:“春天使人懶洋洋的,而人內心又很憂愁,自從偷偷看見了你,在夢中也總想念。雖然我們像神仙與凡人,難以相會;但我一片赤誠之心可以對日發誓,我一定會永遠追隨著你。何況又聽到你因春傷感,玉體不適,使你冰雪般的身姿受到損傷,蕙蘭般的氣息抑鬱不暢。我因此而憂愁鬱悶到極點,恨不得一下子飛到你身邊。盼望你能寬心,不至變得憔悴。不要辜負我在短詩裡所表達的意思,以後哪裡就會沒有見面的日子呢?我的心也恍惚不安,信裡哪能寫得完呢?再送去一首淺薄的詩,來承續您的華美的詩篇。詩是:‘見說傷情為見春,想封蟬錦綠蛾顰。叩頭為報煙卿道,第一風流最損人。’”看門的老太婆拿到回信後,徑直送到了非煙住的內室中。

武公業是府中的屬官,公務繁多,有時幾天晚上值班一次,有時一整天不回家。當時恰好趕上武公業到府曹去辦公,非煙便拆開書信,仔細地研究信中含義,過了一陣,她長長嘆息說:“男人的志向,女子的心願,情意投合,心靈相通,即使在遠處也像在近處。”於是關上門,放下帷幕,寫信說:“我很不幸,幼年時就失去了父親。中間被媒人欺騙,於是跟一個小人結合。每到風清月朗的時候,我彈琴反而增加了憂愁;秋天在帳中,冬天在燈前,也只能用琴寄託我的憾恨。哪裡想到,公子您忽然送給我美好的信息。打開華美的信封我不由思緒翻飛,吟誦優美的詞句也讓我望眼欲穿。遺憾的是宓妃住的洛水有波濤阻隔,賈午家的圍牆也非常高。雖有高臺,卻比不上秦時蕭史弄玉相會的鳳台;想像巫山神女那樣夢中薦枕,卻離巫山太遠。希望上天能順從我一向的懇切願望,神仙能給我一點機會,使我能拜見您的尊容一次,即使讓我死上多次,也沒有怨恨。再寫一首短詩,用來寄託我幽深的情懷。詩是這樣的:‘畫簷春燕須同宿,洛浦雙鴛肯獨飛?長恨桃源諸女伴,等閒花裡送郎歸。’”封好信後,找來看門的老太婆,讓她送給趙象。趙象看了信和詩,因為非煙的情意漸漸親切,而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只在安靜的房間裡燒香,虔誠地禱告以等待好消息。

一日將夕,門嫗促步而至,笑且拜曰:“趙郎願見神仙否?”象驚,連問之。傳煙語曰:“今夜功曹直府,可謂良時。妾家後庭,郎君之前垣也,若不逾惠好,專望來儀。方寸萬重,悉俟晤語。”既曛黑,象乃躋梯而登,煙已令重榻於下。既下,見煙靚妝盛服,立於花下。拜訖,俱以喜極不能言。乃相攜自後門入堂中,遂背 解幌,盡繾綣之意焉。及曉鍾初動,復送象於垣下。煙執象泣曰:“今日相遇,乃前生因緣耳,勿謂妾無玉潔鬆貞之志,放蕩如斯。直以郎之風調,不能自顧,願深鑑之。”象曰:“挹希世之貌,見出人之心,已誓幽庸,永奉歡狎。”言訖,象逾垣而歸。

明日,託門媼贈煙詩曰:“十洞三清雖路阻,有心還得傍瑤臺。瑞香風引思深夜,知是蕊宮仙馭來。”煙覽詩微笑,因復贈象詩曰:“相思只怕不相識,相見還愁卻別君。願得化為松下鶴,一雙飛去入行雲。”封付門媼,仍令語象曰:“賴妾有小小篇詠,不然,君作幾許大才面目。”茲不盈旬,常得一期於後庭,展微密之思,罄宿昔之心,以為鬼神不知,天人相助。或景物寓目,歌詠寄情,來往頻繁,不能悉載。如是者週歲。

無何,煙數以細過撻其女奴,奴陰銜之,乘間盡以告公業。公業曰:“汝慎言,我當伺察之。”後至直日,乃偽陳狀請假。

有一天將要黃昏時,看門的老太婆快步走來,邊笑邊拜見說:“趙郎君願意見見神仙嗎?”趙象很驚訝,連忙詢問。老太婆傳達非煙的話說:“今晚功曹到府裡值夜班,可以說是一個有利的時機。妾家的後院就是郎君家前牆,如果你對我的情義沒改變,我專候你的到來。我心中的千言萬語,全等見面時再說。”天黑以後,趙象就踏著梯子登上了牆頭,非煙已叫人在牆根處堆疊了坐榻,讓趙象踩榻而下。趙象下來後,看見非煙化了妝,穿戴得很漂亮,站在花下。互相拜見後,都因為高興極了而說不出話來。於是二人攜手從後門進入正屋,就揹著燈光,放下了帳子,盡情地表達了纏綿的情意。等到早晨的鐘聲剛響,非煙又送趙象到牆根下。非煙拉著趙象的手哭著說:“今天相遇,是前世的因緣罷了,不要認為我沒有像玉石松樹般美好堅定的品行,而如此放蕩。只不過因為您的風度才情,使我控制不了自己,希望您能深深地理解我。”趙象說:“您生成世上少有的美貌,顯露出高於常人的心性,我已經向鬼神發過誓,願意永遠跟您快樂相守。”說完了,趙象翻牆回到自己家。

第二天,趙象託看門的老太婆贈給非煙一首詩:“十洞三清雖路阻,有心還得傍瑤臺。瑞香風引思深夜,知是蕊宮仙馭來。”非煙看了詩後微微一笑,於是又贈給趙象一首詩:“相思只怕不相識,相見還愁卻別君。願得化為松下鶴,一雙飛去入行雲。”把詩封好又交給了看門的老太婆,仍讓她告訴趙象說:“幸虧我還能作幾篇小詩,不然的話,你還能擺出多少才學?”此後不到十天,常能在後院約會一次,訴說彼此間的微妙的思念之情,盡情地實踐從前的心願,他們認為這事鬼神不會知道,天和人都會幫助他們。有時他們一起觀賞景物,作詩文寄託感情,來往頻繁,也不能一一記載。像這種情形持續了一年。

沒過多久,非煙多次因為小的過失鞭打她的婢女,婢女暗暗懷恨在心,就找了一個機會把他們兩人幽會偷情的情況全都告訴了武公業。武公業說:“你要注意保密,我會找機會了解這個情況。”後來到了輪值的日子,武公業就假託有事情,向長官請了假。

迨夕,如常入直,遂潛於里門。街鼓既作,匍伏而歸。循牆至後庭,見煙方倚戶微吟,象則據垣斜睇。公業不勝其忿,挺前欲擒,象覺跳去。業搏之,得其半襦。乃入室,呼煙詰之。煙色動聲戰,而不以實告。公業愈怒,縛之大柱,鞭楚血流。但云:“生得相親,死亦何恨!”深夜,公業怠而假寐。煙呼其所愛女僕曰:“與我一杯水。”水至,飲盡而絕。公業起,將復笞之,已死矣,乃解縛舉置閣中,連呼之,聲言煙暴疾致殞。後數日,窆於北邙,而里巷間皆知其強死矣。象因變服易名,遠竄江浙間。

洛陽才士有崔李二生,常與武掾遊處,崔賦詩末句雲:“恰似傳花人飲散,空床拋下最繁枝。”其夕,夢煙謝曰:“妾貌雖不迨桃李,而零落過之。捧君佳什,愧仰無已。”李生詩末句雲:“豔魄香魂如有在,還應羞見墜樓人。”其夕,夢煙戟手而言曰:“士有百行,君得全乎?何至矜片言苦相詆斥?當屈君於地下面證之。”數日,李生卒,時人異焉。

到了黃昏,武公業裝著像平常那樣去值夜班的樣子,但卻藏在里門。等到街上更鼓聲響了以後,就匐伏著回了家。順著牆根到了後院,看見非煙正倚著門低聲吟詠,而趙象卻趴在牆頭斜看非煙。武公業非常憤怒,衝上前去想捉住趙象,趙象發覺後跳下牆逃跑。武公業跟趙象搏鬥,扯下了他的半截短衣。武公業於是進到屋裡,把非煙叫出來盤問。非煙變了臉色,聲音顫抖,卻沒說實情。武公業更加氣憤,就把非煙捆到大柱子上,用鞭子打得鮮血直流。非煙只是說:“活著能互相親近,死了也沒什麼遺憾。”夜深了,武公業疲倦了,坐在那兒打盹。非煙招呼她最喜歡的婢女說:“給我一杯水。”水拿來後,非煙喝完就斷氣了。武公業站起來,想再鞭打她,但一看已經死了,便給她鬆綁,抱著她放到房間裡,連聲呼喚,聲稱非煙暴病而死。此後過了幾天,將她埋葬在北邙山上,可是里巷中的人都知道她是死於非命的。趙象於是換了衣服改了名字,遠遠地逃到江浙一帶。

洛陽有兩位才子崔生和李生,常跟武功曹交遊相處,崔生作了一首詩的末句是:“恰似傳花人飲散,空床拋下最繁枝。”那天晚上,崔生夢見非煙來感謝說:“我的容貌雖然趕不上桃李,可是凋落的情形卻超過它們。捧讀您的佳作,慚愧仰慕不已。”李生的詩的末句說:“豔魄香魂如有在,還應羞見墜樓人。”那晚上,李生夢見非煙用手指著他說:“讀書人有百種品德,您全具備了嗎?何至於一定要傲慢地用一兩句話來詆譭我呢?要委屈您到陰間當面解釋清楚。”過了幾天,李生就死了,當時的人對此覺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