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全12冊
卷第二百七十七 夢二
閭 英 宋 瓊 宋穎妻 盧元明 元 淵
許 超 北齊李廣 蕭 鏗 徐孝嗣 樑江淹
代 宗 徐 善
夢休徵上
隋文帝 唐高祖 戴 胄 婁師德 顧 琮
天 後 薛季昶 玄 宗 魏 仍 陳安平
李瞿曇 趙良器 奚 陟 張 裴元質
潘 玠 樊 系 呂
閭 英
後魏閭英為肥城令。夢日墮所居黃山水中,村人以車牛挽致不出,英抱戴而歸。後至散騎常侍。出《夢雋》。
宋 瓊
後魏宋瓊母病,冬月思瓜。瓊夢見人與瓜,覺,得之手中。時稱孝感。出《夢雋》。
閭 英
後魏時,閭英任肥城縣令。有一天,他夢見太陽落進他所居住的黃山的水中,村裡人用牛車拉也拉不出來,閭英卻又捧又抱地把太陽帶回了家。後來,他的官一直做到散騎常侍。出自《夢雋》。
宋 瓊
後魏時,宋瓊的母親得了重病,冬天想吃瓜。宋瓊晚上做了個夢,夢見有人給他一個瓜,醒來之後,他手中果然有個瓜。當時人們都說這是他孝心所感應的結果。出自《夢雋》。
宋穎妻
後魏宋穎妻鄧氏,亡十五年。忽夢亡妻向穎拜曰:“今被處分為高崇妻,故來辭。”流涕而去。數日崇卒。出《夢雋》。
盧元明
後魏盧元明,字幼章,為中書侍郎。孝武永熙末,乃居洛東緱山。時元明夢友人王由攜酒就之言別,賦詩為贈。及覺,憶其詩十字雲:“自茲一去後,朝市不復遊。”元明嘆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間,乃有今夢。詩復如此,必有他故也。”經三日,果聞由為亂兵所害。尋其亡日,乃是發夢之夜焉。出《夢記》。
元 淵
後魏廣陽王元淵,夢著袞衣倚槐樹,問佔者楊元稹。元稹言:“當得三公。”退謂人曰:“死後得三公耳。‘槐’字木傍鬼。”果為朱榮所殺,贈司徒。出《酉陽雜俎》。
許 超
許超夢盜羊入獄,問楊元稹。元稹曰:“當得城陽令。”後封城陽侯。出《酉陽雜俎》。
北齊李廣
北齊侍御史李廣,博覽群書,修史。夜夢一人曰:“我心神也。君役我太苦,辭去。”俄而廣疾卒。出《獨異志》。
宋穎妻
後魏時,宋穎的妻子鄧氏已經死了十五年。一日,他忽然夢見妻子向自己拜道:“我現在已經分配給高崇做妻子了,所以來向你告別。”說完流淚而去。幾天後,高崇就死了。出自《夢雋》。
盧元明
後魏有位盧元明,字幼章,任中書侍郎。孝武帝永熙末年,他住在洛陽東面的緱山。一天,盧元明夢見朋友王由帶著酒而來,與他告別,還賦詩贈給他。盧元明醒來之後,還能想起他詩中的十個字:“自茲一去後,朝市不復遊。”盧元明長嘆一聲道:“王由一向清高脫俗,只是暫居人間,所以我才有這個夢。他寫出了這樣的詩句,必有別的緣故。”過了三天,盧元明果然聽說王由已被亂兵殺害了。查一查他死的日子,正好是自己做夢的那天夜晚。出自《夢記》。
元 淵
後魏廣陽王元淵,夢見自己穿著繪有卷龍的禮服倚在槐樹上,於是去問占卜人楊元稹。楊元稹說:“你要當三公了。”背後又對人說:“他死後才能當上三公。‘槐’字,就是木旁邊的鬼。”不久元淵果然被爾朱榮所殺,死後追贈司徒。出自《酉陽雜俎》。
許 超
許超夢見自己因為偷羊而被關進監獄,醒後他問楊元稹這是怎麼回事。楊元稹說:“你能當城陽縣令。”後來,他真的被封為城陽侯。出自《酉陽雜俎》。
北齊李廣
北齊侍御史李廣,廣覽群書,擔任編纂史籍的工作。夜裡他夢見一個人說:“我是你的心神。你把我役使得太苦,我不得不走了。”很快李廣便因病而死。出自《獨異志》。
蕭 鏗
齊宜都王鏗年七歲,出閣,陶弘景為侍讀。八九年中,甚相接遇。後鏗遇害。時弘景隱山中,夢鏗來,慘然言別曰:“某今命過,無罪,後三年,當生某家。”弘景訪之以幽中事,多祕不出。及覺,即使人至都參訪,果與夢符。弘景因此著《夢記》。出《夢記》。
徐孝嗣
徐孝嗣,字始昌。曾在率府,晝臥北壁下,夢兩童子,遽雲:“移公床!”孝嗣驚起,壁有聲,行數步而壁倒,壓床。出《談藪》。
樑江淹
宣城太守濟陽江淹少時,嘗夢人授以五色筆,故文彩俊發。後夢一丈夫,自稱郭景純,謂淹曰:“前借卿筆,可以見還。”探懷得五色筆,與之。自爾淹文章躓矣,故時人有才盡之論。出《南史》。
代 宗
李輔國恣橫無君,代宗漸惡之。因寢,夢登樓,見高力士領數百鐵騎,以戟刺輔國,流血灑地,前後歌呼,自北而去。遣謁者問其故,力士曰:“明皇之命也。”帝覺,不輒言。及輔國為盜所殺,帝異之,方以其夢話於左右。出《杜陽雜編》。
蕭 鏗
南朝齊宜都王蕭鏗,七歲那年受藩封,陶弘景作侍讀。在八九年時間裡,二人相處得很好。後來,蕭鏗被害。當時陶弘景隱居在山裡,夢見蕭鏗來了,神情悽慘地告別說:“我如今壽命已經到頭了,但我是無辜而死,再過三年,我還能生在某家。”陶弘景問了問他陰間的事情,可他大多保祕不予回答。醒來之後,陶弘景就派人去都城打聽,果然跟夢中說的一樣。因此,陶弘景寫了一本《夢記》。出自《夢記》。
徐孝嗣
徐孝嗣,字始昌。一天白天,他在太子衛率府北牆下躺著睡覺,夢見兩個童子,著急地說:“快把先生的床挪走!”徐孝嗣驚醒起身,聽見牆壁有動靜,剛走幾步那牆就倒了,壓住了他的那張床。出自《談藪》。
樑江淹
宣城太守濟陽人江淹小時候,曾經夢見有人送給他一支五色筆,從此他文采飛揚,才氣橫溢。後來,他又夢見一個人,自稱叫郭景純,對他說:“從前借給你的那支筆,現在該還我了。”江淹從懷中掏出五色筆,還給了他。從那時起江淹的文章越來越滯澀不通,沒有了以前的才氣,所以當時的人們便有了“江郎才盡”的說法。出自《南史》。
代 宗
李輔國橫行無忌,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代宗漸漸討厭他了。一天代宗睡覺時,夢見自己登上樓去,忽見高力士帶領數百騎兵,用戟刺向李輔國,血灑在地上,前後歡呼著向北而去。代宗派人去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力士說:“這是明皇的命令啊。”代宗驚醒過來,什麼也沒有說。等到李輔國被強盜所殺,代宗感到十分驚異,這才把那個夢告訴了身邊的人。出自《杜陽雜編》。
徐 善
江南偽中書舍人徐善,幼孤,家於豫章。楊吳之克豫章,善之妹為一軍校所虜。既定,軍校得善,請以禮聘之。善自以舊族,不當與戎士為婚,固不許。乃強納幣焉,悉擲棄之。臨以白刃,亦不懼。然竟虜之而去。善即詣楊都,求見吳楊渥而訴之。時渥初嗣藩服,府廷甚嚴,僣擬王者,布衣遊士旬歲不得一見。而善始至白沙,渥夜夢人來言曰:“江西有秀才徐善,將來見公,今在白沙逆旅矣。其人良士也,且有情事,公可厚遇之。”旦即遣騎迎之。既至,禮遇甚厚。且問所欲言,善具白其妹事。即命贖歸於徐氏。時歙州刺史陶雅聞而異之,因闢為從事。出《稽神錄》。
夢休徵上
隋文帝
隋文帝未貴時,常舟行江中。夜泊中,夢無左手。及覺,甚惡之。及登岸,詣一草菴。中有一老僧,道極高,具以夢告之。僧起賀曰:“無左手者,獨拳也,當為天子。”后帝興建此庵為吉祥寺,居武昌下三十里。出《獨異志》。
唐高祖
唐太宗為秦王時,年十八。與晉陽令劉文靖首謀之夜,高祖夢墮床下,見遍身為蟲蛆所食,甚惡之。諮詢於安樂寺智滿禪師。師俗姓賈氏,西河人也,戒行高潔。師曰:
徐 善
江南偽政權的中書舍人徐善,自幼成了孤兒,住在豫章。楊吳軍隊攻克豫章時,徐善的妹妹被一個軍官擄去。戰亂過後,那軍官找到徐善,請求按照禮節迎娶他妹妹。徐善覺得自己是世族高門,不宜與軍人結親,堅決不答應。那軍官強行送去聘禮,全被他扔了。軍官又用刀威脅他,可他一點不怕。那軍官最後把他妹妹擄走了。徐善於是趕到都城,想找楊渥訴說一番。當時楊渥剛剛繼位掌權,宮廷戒備森嚴,規格制度堪比帝王,普通百姓與求官之人一年也難見他一面。徐善剛走到白沙,這天楊渥晚上夢見有人來對他說:“江西有位秀才叫徐善,將會來見你,現在在白沙的旅舍裡。這個人是賢士,而且有事陳請,你要好好待他。”天亮後,楊渥就派人去迎接徐善。徐善來到後,受到很高的待遇。楊渥又問他想說什麼,徐善便把妹妹被搶的事講了。楊渥當即命人把徐善的妹妹還給徐家以賠罪。當時歙州刺史陶雅聽了十分驚異,便徵召徐善去做他的幕僚。出自《稽神錄》。
夢休徵上
隋文帝
隋文帝未發跡時,曾乘船在江上走。夜裡靠岸休息時,他夢見左手沒了。醒來後十分不悅。上岸後,他走進一座小廟。廟裡有位老和尚,道法極高,隋文帝把夢告訴了他。老和尚起身祝賀道:“沒有左手就是獨拳(權),你能當皇帝。”後來隋文帝把這座小廟改建為吉祥寺,就在武昌下游三十里處。出自《獨異志》。
唐高祖
唐太宗做秦王時,只有十八歲。他與晉陽縣令劉文靖最先謀劃起事的那天晚上,高祖夢見自己掉到床下,渾身爬滿了蛆蟲,在吃自己,高祖十分厭惡。他向安樂寺智滿禪師詢問這是吉是凶。智滿禪師俗姓賈,是西河人,持戒精嚴,德行高尚。禪師說:
“此可拜乎!夫床下者,陛下也;群蛆食者,所謂群生共仰一人活耳。”高祖嘉其言。又云:“貧僧頗習《易》,以卦之象,《明夷》之兆。按《易》曰,巽在床下,紛若無咎,而早吉晚凶。斯固體大,不可以小,小則敗,大則濟。可作大事,以濟群生,無往不亨,乃必成乎。”高祖動容曰:“雖蒙善誘,未敢當。”禪師眄秦王曰:“郎君與大人並葉兆夢,是謂‘幹父之蠱,考用無咎’。天理人事,昭然可知,不可固拒,天之與也。天與不取,必受其咎,無乃不可乎?”高祖拜而謝曰:“弟子何幸,再煩鄭重丁寧之意,敢不敬從?”出《廣德神異錄》。
戴 胄
戴胄素與舒州別駕沈裕善。胄以唐貞觀七年死,至八年八月,裕在州,夢其身行於京師義寧坊西南街。每見胄著故弊衣,顏容甚悴,見裕悲喜。問:“公生平修福,今者何為?”答曰:“吾昔誤奏殺人;吾死後,他人殺羊祭我。由此二事,辯答辛苦,不可具言。今亦勢了矣。”因謂裕曰:“吾平生與君善友,竟不能進君官位,深恨於懷。君今自得五品,文書已過天曹。相助欣慶,故以相報。”言畢而寤,向人說之,冀夢有徵。其年冬,裕入京參選,有銅罰,不得官。又向人說所夢無驗。九年春,裕將歸江南,行至徐州,奉詔書,授裕五品,為婺州治中。出《冥報記》。
“你應該朝天拜謝呀!床下,就是陛下之意;一群蛆蟲吃你,就是百姓共同仰仗你一個人才能夠生活。”高祖認為禪師解釋得很好。智滿禪師又說:“我對《易經》頗有研究,從卦象上看,這是《明夷》的徵兆。按《易經》所說,謙虛恭順地待在床下,彷彿沒有什麼凶事,其實是先吉後凶。這是重要的事,不能做小事,做小事必然失敗,做大事必然成功。你應該謀幹大事,以救濟天下百姓,會非常順利,一定能取得成功。”高祖非常感動地說:“雖然承蒙您的好心誘導,但我實不敢當。”禪師又斜眼看著秦王說:“公子應該與父親一起去幹夢中預兆的大事,這就是《易經·蠱卦》所說的‘兒子幫助父親完成大業,父親就不會有什麼危險’。天理與人事,都是明白可見的,不可以一味抗拒,這是上天給予的機會。上天要給予你的,你如果拒絕,那是要受到懲罰的,這恐怕不行吧?”高祖聽了拜謝道:“弟子何其榮幸,多次勞您鄭重叮囑,我怎敢不恭恭敬敬地從命呢?”出自《廣德神異錄》。
戴 胄
戴胄向來跟舒州別駕沈裕交好。戴胄於唐貞觀七年死去,第二年八月,沈裕在舒州夢見自己走在京城義寧坊西南的街上。他看見戴胄穿著過去那件破衣服,面容十分憔悴,看見沈裕,戴胄又悲又喜。沈裕問:“你平生一向積德行善,如今這是怎麼了?”戴胄回答道:“我過去由於誤奏一本,錯殺了好人;我死之後,別人殺羊祭奠我。由於這樣兩件事情,我辯解答對得好苦,真是一言難盡。今天事情總算了結了。”接著他又對沈裕說:“我平生跟你那麼好,竟然不能幫助你升官,心中十分遺憾。如今你應當得到五品官,文書已經送到天曹。能幫到你我很欣喜,所以前來相告。”說完話,沈裕便醒過來,把這件事對別人講了,希望這夢能夠應驗。當年冬天,沈裕進京聽候選官,但因為曾有納銅贖罪的經歷,沒有得到什麼官職。於是他又對別人說自己做的夢不靈。貞觀九年春天,沈裕要回江南去,走到徐州時,皇帝的詔書到了,授沈裕五品官,任婺州治中。出自《冥報記》。
婁師德
婁師德布衣時,常因沉疾,夢一人衣紫,來榻前再拜曰:“君之疾且間矣,幸與某偕去。”即引公出。忽覺力甚捷,自謂疾愈。行路數裡,見有廨署,左右吏卒,朱門甚高,曰“地府院”。驚曰:“何地府院而在人間乎?”紫衣者對曰:“冥道固與人接跡,世人又安得而知之?”公入其院,吏卒辟易四退,見一空室,曰“司命署”。問職何如,對曰:“主世人祿命之籍也。”公因竊視之,有書數千幅,在几上。傍有綠衣者,稱為案掾。公命出己之籍,按取一軸以進。公閱之,書己名,載其祿位年月,周曆清貫,出入臺輔,壽至八十有五。覽之喜,謂案掾曰:“某一布衣耳,無飢凍足矣,又安敢有他望乎?”言未畢,忽有一聲沿空而下,震徹簷宇。案掾驚曰:“天鼓且動,君宜疾歸,不可留矣。”聞其聲,遂驚悟,始為夢遊耳。時天已曙,其所居東鄰有佛寺,擊曉鍾,蓋案掾所謂天鼓者也。是日疾亦間焉。後入仕歷官,鹹如所載者。及為西京帥,一日,見黃衣使者至閣前曰:“冥途小吏,奉命請公。”公曰:“吾嘗見司命之籍,紀吾之位,當至上臺,壽凡八十有五,何為遽見命耶?”黃衣人曰:“公任某官時,嘗誤殺無辜人,位與壽為主吏所降,今則窮矣。”言訖,忽亡所見。自是臥疾,三日乃薨也。出《宣室志》。
婁師德
婁師德還是普通百姓的時候,曾在一次大病中,夢見一個紫衣人來到床前,拜了又拜說道:“你的病就快好了,請先跟我走一趟吧。”隨即把他領出來。忽然,婁師德覺得自己腳力敏捷,以為病已經好了。走了好幾里路,看見前面有一座官府,左右站著吏卒,朱漆大門相當高,牌匾上題著“地府院”。婁師德吃了一驚,說:“地府院為什麼會在人間?”紫衣人回答說:“陰間的道路和人間原本就是相連的,可世人又怎麼知道呢?”婁師德進了院子,吏卒們急忙閃到一旁,他看見一座空房子,叫“司命署”。他問這裡面是管什麼的,回答說:“是管世人官位壽命籍冊的。”婁師德於是偷偷看了一眼,只見裡面有幾千冊書,均放在几案上。旁邊有個穿綠衣服的人,這人被稱為案掾。婁師德讓他拿出自己的籍冊,案掾取出一軸遞給他。他一看,只見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記載著當官進爵的時間,歷任清高顯貴之官,出入臺閣參掌機要,而且可以活到八十五歲。他看後大喜,對案掾說:“我一個小老百姓,餓不著凍不著就足夠了,又怎麼敢有別的奢望呢?”話沒說完,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從空中降下,響徹屋宇。案掾一驚說:“這是天鼓在響,你得趕緊回去,不可久留。”聽見這聲音,婁師德便驚醒了,才知道方才是夢遊。這時,天已經亮了,他家的東邊有一座佛寺,正在擊晨鐘,這鐘聲大概就是案掾所說的天鼓了。當天,他的病就好了。後來,他步入仕途,擔任各種官職,正像自己籍冊上所載的那樣。當西京統帥時,一天,他看見一個黃衣使者來到他閣前說:“我是陰間的小吏,奉命來請你。”他說:“我曾經看見過自己的祿命簿,記載著我的官位,可以當到宰輔要職,壽命是八十五歲,怎麼這麼急就來催命呢?”黃衣人說:“你在當某個官的時候,曾錯殺過無辜的人,你的官位與壽命被主管官吏折降,現在已經到頭了。”說完,婁師德便什麼也看不見了。從此臥病在床,三天後就死了。出自《宣室志》。
顧 琮
顧琮為補闕,嘗有罪系詔獄,當伏法。琮一夕憂愁,坐而假寐,忽夢見其母下體,琮愈懼,形於顏色。流輩問,琮以夢告之,自謂不祥之甚也。時有善解者賀曰:“子其免乎。”問:“何以知之?”曰:“太夫人下體,是足下生路也。重見生路,何吉如之?吾是以賀也。”明日,門下侍郎薛稷奏刑失入,竟得免。琮後至宰相。出《廣異記》。
天 後
唐則天后夢一鸚鵡,羽毛甚偉,兩翅俱折。以問宰臣,群公默然。內史狄仁傑曰:“鵡者,陛下姓也。兩翅折者,陛下二子,廬陵、相王也。陛下起此二子,兩翅全也。”武承嗣、武三思連項皆赤。後契丹圍幽州,檄朝廷曰:“還我廬陵、相王來。”則天乃憶狄公之言曰:“卿曾為我占夢,今乃應矣。朕欲立太子,何者為得?”傑曰:“陛下內有賢子,外有賢侄,取捨詳擇,斷在聖衷。”則天曰:“我自有聖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癬?”承嗣等懼,掩耳而走。即降敕追廬陵,立為太子,充元帥。初募兵,無有應者,聞太子行,北邙山頭皆兵滿,無容人處。賊自退散。出《朝野僉載》。
薛季昶
唐薛季昶為荊州長史。夢貓兒伏臥於堂限上,頭向外。以問佔者張猷,猷曰:“貓兒者,爪牙;伏門限者,閫外之事。
顧 琮
顧琮任補闕時,曾因犯罪被關入監獄,當判死刑。一天顧琮憂懼不已,和衣小睡,忽然夢見母親的陰部,顧琮驚恐萬狀,臉都變了色。同獄的人問怎麼回事,顧琮便把夢告訴了他們,自以為這是大不祥之兆。當時,有位善於解夢的人卻向他祝賀道:“你的死罪要免了。”顧琮問:“何以見得?”那人說:“你母親的陰部,本是你出生之路。你重見生路,還有什麼比這更吉利的?我因此向你祝賀。”第二天,門下侍郎薛稷奏請皇帝說,顧琮之罪量刑有誤,最終免於一死。顧琮後來還當了宰相。出自《廣異記》。
天 後
唐朝皇后武則天夢見一隻鸚鵡,羽毛十分漂亮,兩隻翅膀卻折斷了。醒來,她問宰相這是怎麼回事,宰相們沉默不語。內史狄仁傑說:“鵡(武),是陛下的姓。兩翅膀折斷,是說陛下的兩個兒子,廬陵王和相王。陛下如果能重新起用這兩個兒子,兩翅膀就全了。”聽罷他的話,武承嗣、武三思羞得連脖子都紅了。後來,契丹圍困幽州,向朝廷下了一道檄文說:“還我廬陵王、相王來。”武則天這才回憶起狄仁傑的話,她說:“你曾經為我解夢,今天果然應驗了。我想立太子,誰行呢?”狄仁傑說:“陛下內有賢子,外有賢侄,選擇取捨,全憑陛下決斷。”武則天說:“我自有兒子,承嗣、三思算什麼癬疥呢?”聽她這麼一說,承嗣等人害怕了,捂著耳朵跑掉了。武則天隨即降旨召回廬陵王,立為太子,出任大元帥。開始招兵的時候,沒有幾個應招的,後來聽說了太子親自出徵,北邙山頭站滿了來應招的新兵,都站不下了。見狀,敵人自己就退回去了。出自《朝野僉載》。
薛季昶
唐代薛季昶任荊州長史。一日,他夢見一隻貓趴在屋前的門檻上,腦袋向著門外。他去問占卜人張猷,張猷說:“貓就是爪牙之士,也就是指武將;趴在門檻上,就是說在想家外的事。
君必知軍馬之要。”未旬日,除桂州都督、嶺南招討使。出《朝野僉載》。
玄 宗
玄宗嘗夢落殿,有孝子扶上。他日以問高力士,力士雲:“孝子素衣,此是韋見素耳。”帝深然之。數日,自吏部侍郎拜相。出《廣異記》。
又
玄宗夢入井,有一兵士,著緋褌,揹負而出。明日,使於兵號中尋訪,總無此人。又於苑中搜訪,見一掌關,著緋褌,便引見。上問:“汝昨夜作何夢?”對曰:“從井中揹負日出登天。”上睹其形狀,與夢相似,乃問:“汝欲官乎?”答曰:“臣不解作官,臣家貧。”遂敕賜錢五百千。出《定命錄》。
魏 仍
魏仍與李龜年同選。相與夢。魏夢見侍郎李彭年使人喚,仍於銓門中側耳聽之。龜年夢有人報,侍郎注與君一畿丞。明日共解此夢,以為門中側耳是聞字,應是聞喜。果唱聞喜尉,李龜年果唱蘄州蘄縣丞。仍後貶齊安郡黃崗尉,準敕量移。乞夢,夢拾得一毛蠅子。與李龜年佔議,雲:“‘毛’字千下有七,應去此一千七百里。”如其言。出《定命錄》。
看來,你一定能掌握指揮兵馬的大權。”不到十天,薛季昶就被任命為桂州都督、嶺南招討使。出自《朝野僉載》。
玄 宗
唐玄宗曾夢見自己從大殿上跌下來,有個為父母守喪的孩子又把他扶上去。過幾天他問高力士這是怎麼回事,高力士說:“為父母守喪的孩子穿素服,這是指韋見素啊。”玄宗深感有理。幾天之後,韋見素就從吏部侍郎成為了宰相。出自《廣異記》。
又
玄宗夢見自己掉進井裡,有一個士兵,穿著紅褲子,將他背了上來。第二天,他派人到營房裡尋找,怎麼也找不到這個人。又派人到禁苑搜尋,見到了一個把門的,穿著紅褲子,便領他來見皇帝。玄宗說:“他昨天晚上做的什麼夢?”回答說:“我夢見自己從井裡把太陽背出來登上了天。”玄宗看他的容貌,與自己夢見的那個人很像,就問道:“你想不想做官啊?”那人回答說:“我不懂做官的事情,我家很窮。”於是玄宗下令賜給他五百貫錢。出自《定命錄》。
魏 仍
魏仍與李龜年同去參加選官考核。晚上他們各自做了一個夢。魏仍夢見侍郎李彭年派人喚他過去,他在考場門裡側耳聆聽。李龜年夢見有人報告說,侍郎給他登記了一個畿縣縣丞的職位。第二天他們共同來解昨晚的夢,認為門中側耳是個“聞”字,應該是聞喜縣。果然,唱名時魏仍被任命為聞喜縣尉,李龜年被任命為蘄州蘄(與“畿”音近)縣縣丞。魏仍後來被貶為齊安郡黃崗縣尉,不久又被皇帝酌情內調。他希望做個夢來預測一下自己會被調到哪裡,結果夢見一把驅蠅的毛蠅子。第二天他和李龜年占卜並議論起來,李說:“‘毛’字千下有七,那地方離這裡應有一千七百里。”結果跟他說的一樣。出自《定命錄》。
陳安平
給事中陳安平子,年滿赴選。與鄉人李仙藥臥,夜夢十一月養蠶。仙藥佔曰:“十一月養蠶,冬絲也。君必送東司。”數日,果送吏部。出《朝野僉載》。
李瞿曇
饒陽李瞿曇,勳官番滿選。夜夢一母豬極大。李仙藥佔曰:“母豬,㹠主也。君必得屯主。”數日,果如其言。出《朝野僉載》。
趙良器
趙良器嘗夢有十餘棺,並頭而列。良器從東歷踐其棺,至第十一棺破,陷其腳。後果歷任十一政,至中書舍人卒。高適任廣陵長史,嘗謂人曰:“近夢於大廳上,見疊累棺木,從地至屋脊。又見旁有一棺,極為寬大,身入其中,四面不滿。不知此夢如何?”其後累歷諸任,改為詹事,亦寬慢之官矣。出《定命錄》。
奚 陟
奚侍郎陟,少年未從官,夢與朝客二十餘人,就一廳中吃茶。時方甚熱,陟東行首坐,茶起西,自南而去。二碗行,不可得至,奚公渴甚,不堪其忍。俄有一吏走入,肥大,抱簿書近千餘紙,以案致筆硯,請押。陟方熱又渴,兼惡其肥,
陳安平
給事中陳安平的兒子,任官年滿進京考核,等待再次授官。臨行前,他與同鄉李仙藥睡在一起,晚上夢見自己在十一月養蠶。醒來,仙藥為他佔了一卦,說:“十一月養蠶,是冬絲啊。看來你一定會被送到東司了。”幾天之後,他果然被送到了尚書省都堂東面的吏部。出自《朝野僉載》。
李瞿曇
饒陽有位李瞿曇,勳官任期已滿參加考核,等待再次授官。晚上,他夢見一頭母豬,很大。李仙藥佔了一卦後說:“母豬,就是㹠主啊。你一定能夠得到屯主的職位。”幾天之後,果然如他說的一樣。出自《朝野僉載》。
趙良器
趙良器曾經夢見十餘口棺材,並排擺著。他從東邊依次踩著棺材走,到第十一口時,那棺材破了,他的腳陷了進去。後來,他果然歷任十一個職務,最後官至中書舍人時死了。高適任廣陵長史,曾對人說:“我最近夢見自己在大廳裡,看見疊放著一堆棺材,從地上摞到屋頂。又看見旁邊還有一口棺材,特別寬大,如果躺進去,周圍還能空出些地方。不知道這個夢是何徵兆?”他此後一連擔任了好多個職務,最後改任太子詹事,也是個清閒自在的官。出自《定命錄》。
奚 陟
侍郎奚陟,少年未做官時,曾經夢見和二十餘位朝中官員,坐在一個廳中喝茶。當時天很熱,奚陟坐在從東面數的頭一個座位上,茶從西面開始上,向南而去。倒完兩大碗,還沒有到奚陟那裡,他渴得厲害,都難以忍受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吏走上來,長得又高又胖,抱著一摞文書,有近千張紙,他把筆硯放在案上端來,請奚陟簽字。奚陟又熱又渴,又討厭那小吏長得肥胖,
忿之,乘高推其案曰:“且將去!”濃墨滿硯,正中文書之上,並吏人之面、手足、衣服,無不沾汙。及驚覺,夜索紙筆細錄,藏於巾笥。後十五年,為吏部侍郎。時人方漸以茶為上味,日事修潔。陟性素奢,先為茶品一副,餘公卿家未之有也。風爐越甌,碗託角匕,甚佳妙。時已熱,餐罷,因請同舍外郎就廳茶會。陟為主人,東面首坐,坐者二十餘人。兩甌緩行,盛又至少,揖客自西面始,雜以笑語,其茶益遲。陟先有痟疾,加之熱乏,茶不可得,燥悶頗極。逡巡,有一吏肥黑,抱大文簿,兼筆硯,滿面瀝汗,遣押。陟惡忿不能堪,乃於階上推曰:“且將去!”併案皆倒,正中令史面,及簿書盡汙。坐客大笑。陟方悟昔年之夢,語於同省。明日,取所記事驗之,更無毫分之差焉。出《逸史》。
張 
張 曾夢一大鳥,紫色,五彩成文,飛下,至庭前不去。以告祖父,雲:“此吉祥也!昔蔡衡雲:‘鳳之類有五,其色赤文章鳳也,青者鸞也,黃者鵷雛也,白者鴻鵠也,紫者
也。’此鳥為鳳凰之佐,汝當為帝輔也。”遂以為名字焉。
初舉進士,至懷州,夢慶雲覆其身。其年對策,考功員外騫味道以為天下第一。又初為岐王屬,夜夢著緋乘驢。睡中自怪:“我衣綠裳,乘馬,何為衣緋卻乘驢?”其年應舉及第,
心中憤怒,便站在高處用手推案說:“快拿開!”滿硯的濃墨正濺在文書上面,把小吏的衣服、手腳和臉全弄黑了。於是他驚醒了,當夜他要來筆墨,把夢中的情景詳細記錄下來,藏在小箱子裡。十五年後,奚陟任吏部侍郎。當時人們才漸漸把茶視為上品,一天比一天講究起來。奚陟平常頗為奢侈,率先置了一套上好的茶具,其他公卿家中都沒有。烹茶用的風爐,越州產的茶甌,放碗的托盤和角制的茶匙,都十分精美漂亮。當時天氣已熱,吃完午餐,他請同事們到廳中喝茶。奚陟是主人,坐了東面頭一個座位,在座的共有二十餘人。兩甌茶倒得很慢,裝得又很少,還得請客人從西面開始喝,再加上說說笑笑,這茶更顯上得慢了。奚陟先前就有消渴病,加上又熱又乏,茶又喝不上,十分急躁煩悶。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又黑又胖的小吏走進來,抱著一大摞文書,又端著筆硯,滿臉是汗,請奚陟簽字。奚陟氣憤至極,就站在臺階上推了那小吏一把,並說:“快拿走!”連人帶案一起栽倒,墨水正潑了他一臉,文書也全都弄髒了。客人們見狀大笑。奚陟這才想起當年那個夢,便告訴了同事。第二天,奚陟取出當年那個夢的記錄一對照,沒有半點差別。出自《逸史》。
張 
張 曾經夢見一隻大鳥,是紫色的,身上還有五彩花紋,從天空中飛下來,落在他家庭院之前不願離去。他把這個夢告訴了祖父,祖父說:“這是吉祥的徵兆啊!當年蔡衡說:‘鳳有五種,其中紅色有花紋的是鳳,青色的是鸞,黃色的是鵷雛,白色的是鴻鵠,紫色的叫
。’這紫色的鳥是鳳凰的輔鳥,你將來能夠輔佐帝王啊。”於是就給他取了張
這個名字。張
當初進京參加進士科考試,走到懷州時,夢見祥雲蓋在他的身上。這一年他應答朝廷的策問,考功員外郎騫味道認為他的對答稱得上天下第一。此外,他剛成為岐王僚屬的時候,晚上夢見自己穿著紅衣服騎在毛驢上。睡夢中他還自己感到奇怪:“我應該穿綠衣裳騎在馬上啊,怎麼能穿著紅衣裳騎在驢上呢?”當年科舉又考中了,
授鴻臚丞,未經考而授五品。此其應也。出《朝野僉載》。
裴元質
河東裴元質初舉進士。明朝唱策,夜夢一狗從竇出,挽弓射之,其箭遂撆。以為不祥,問曹良史,曰:“吾往唱策之夜,亦為此夢。夢神為吾解之曰:‘狗者第字頭也,弓第字身也,箭者第豎也,有撆為第也。’”尋而唱第,果如夢焉。出《朝野僉載》。
潘 玠
潘玠自稱出身得官,必先有夢。與趙自勤同選,俱送名上堂,而官久不出。後玠雲:“已作夢,官欲出矣。夢玠與自勤同謝官,玠在前行,自勤在後。及謝處,玠在東,公在西,相視而笑。”其後三日,果官出。玠為御史,自勤為拾遺。同日謝。初引,玠在前先行,自勤在後。入朝,則玠於東立,自勤於西立,兩人遂相視而笑。如其夢焉。出《定命錄》。
樊 系
員外郎樊系,未應舉前一年,嘗夢及第。榜出,王正卿為榜頭,一榜二十六人。明年方舉,登科之後,果是王正卿為首,人數亦同。系又自校書郎調選。吏部侍郎達奚珣深器之,一注金城縣尉。系不受。達奚公雲:“校書得金城縣尉不作,更作何官?”系曰:“不敢嫌畿尉,但此官不是系官。”
被授予鴻臚丞一職,後來沒用考核又授他五品官。這便應了他的那個夢。出自《朝野僉載》。
裴元質
河東裴元質初次考進士。第二天早上就要唱名放榜,晚上他夢見一隻狗從洞裡鑽出來,他急忙拉弓射它,那箭卻撇到了一旁。他覺得這是不祥之兆,就去問曹良史,曹良史回答說:“我當年放榜的前一天晚上,也做過這樣的夢。夢見神仙為我解夢說:‘狗即犬,“犬”是“第”字的頭;“弓”是“第”字的身子;“箭”是“第”字那一豎;有撇才念“第”啊。’”後來放榜,裴元質果然及第,夢應驗了。出自《朝野僉載》。
潘 玠
潘玠自己說,每當參加選官考核獲得官職前,必先做與之相關的夢。那年,他和趙自勤同去應選,名字都送交上去了,卻好長時間沒有授官。後來潘玠說:“我已經做夢了,結果就要公佈了。我夢見與趙自勤一同來答謝主考官,我在前面走,趙自勤在後面跟著。來到堂前,我在東,趙自勤在西,我倆相視而笑。”三天之後,授官結果果然出來了。潘玠為御史,趙自勤為拾遺。他們同一天去向主考官致謝。剛被領進來時,潘玠走在前面,趙自勤跟在後面。來到殿上,潘玠站在東側,趙自勤站在西側,二人隨即相視一笑。跟潘玠做的夢一樣。出自《定命錄》。
樊 系
員外郎樊系,在未考科舉的前一年,曾經夢見考中了。試榜公佈,王正卿為第一名,一榜一共二十六人。第二年考試,考中之後,果然是王正卿第一名,榜上人數也一樣。樊系又從校書郎調往別職。吏部侍郎達奚珣很器重他,第一次就為他錄下了金城縣尉。樊系沒有接受。達奚珣說:“你不想做金城縣尉,還要做什麼官?”樊系說:“不敢嫌京畿縣尉官小,只是這官不是我當的。”
經月餘,本銓更無闕與換,抑令入甲,系又不伏。其時崔異於東銓注涇陽尉,緣是憂闕,不授。異,尚書崔翹之子,遂別求換一闕,適遇系此官不定。當日榜引,達奚謂雲:“不作金城耶?與公改注了。公自雲合得何官耶?”系雲:“夢官合帶‘陽’字。”達奚嘆曰:“是命也!”因令唱示,乃涇陽縣尉。出《定命錄》。
呂 
呂 嘗晝夢地府所追,隨見判官。判官雲:“此人勳業甚高,當不為用。”
便仰白:“母老子幼,家無所主。”控告甚切。判官令將過王。尋聞左右白王:“此人已得一替。”問替為誰,雲是蒯適。王曰:“蒯適名士,職當其任。”遂放
。
時與妻兄顧況同宿,即覺,為況說之。後數十日,而適攝吳縣丞,甚無恙。而況數玩
,以為歡笑。適月餘罷職,修第於吳之積善裡。忽有走卒衝入,謁雲:“丁侍御傳語,令參三郎。”適雲:“初不聞有丁侍御,為誰?”卒曰:“是仙芝。”適曰:“仙芝卒於餘杭,何名侍御?”卒曰:“地下侍御耳。”適惡之曰:“地下侍御,何意傳語生人?”卒曰:“兼令相追,不獨傳語。名籍已定,難可改移。”適求其白丁侍御,己未合死,乞為求代。卒去復來,雲:“侍御不許,催令促裝。”因中疾,數日而死。出《廣異記》。
過了一個多月,這一組銓選已經沒有空缺的官職可以給他調換,於是準備讓他到職,他還是不接受。當時崔異被吏部的銓選錄為涇陽縣尉,但因為這是此前官員丁憂回家留下的空缺,他沒有接受。崔異是尚書崔翹的兒子,於是要求換一個別的空缺官職,正好遇上樊系的官職沒定。當天發榜,達奚對樊系說:“不做金城縣尉吧?我給你改錄別的官職了。你自己說說你應該得到什麼官職吧?”樊系說:“我夢見官職應該帶個‘陽’字。”達奚感嘆道:“這就是命啊!”於是命人宣佈,果然是涇陽縣尉。出自《定命錄》。
呂 
呂 曾在大白天夢見自己被陰曹地府的人追捕,被帶去見判官。判官說:“這人功勞業績很高,陰間不能任用他。”呂
便抬起頭述說道:“我母親老了而孩子還小,家中沒有主事之人。”他申訴得十分懇切。判官命人帶他去見閻王。一會兒,就聽手下人對閻王說:“此人已經找到了一個替身。”閻王問替身是誰,回答說是蒯適。閻王說:“蒯適是位名士,讓他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呂
隨即被放了回來。當時,呂
與妻子的哥哥顧況住在一起,醒來之後,便將這夢對他講了。幾十天之後,蒯適代理吳縣縣丞,什麼病也沒有。顧況便幾次逗呂
來取樂。蒯適幹了一個多月後罷了官,於吳縣積善裡修建府第。忽然有一個差役衝進他家,拜道:“丁侍御傳令,讓我來問候你。”蒯適說:“我從沒聽說過有個丁侍御,他是誰?”差役說:“是丁仙芝。”蒯適說:“丁仙芝死於餘杭,怎麼成了侍御?”差役說:“他是陰間的侍御。”蒯適厭惡地說:“陰間的侍御,為什麼要傳話給活人?”差役說:“他還讓我帶你去地府,不單是傳話。名冊已經定下來了,很難更改。”蒯適求他對丁侍御說,自己尚不該死,請求找個替代者。差役去後又回來,說:“侍御不允許,催你馬上整理行裝。”於是,蒯適便得了病,幾天之後就死了。出自《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