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全12冊

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

吳 饌  御 廚  五侯鯖  劉孝儀

表  熱洛河  名 食  敗障泥  尚食令

大 餅

能食

範 汪  宋明帝  苻堅三將

菲食

茅 容  陸 機  羊 曼

吳 饌

吳郡獻海 幹鱠四瓶,瓶容一斗。浸一斗,可得徑尺數盤。並狀奏作幹鱠法。帝示群臣雲:“昔術人介象於殿庭釣得海魚,此幻化耳,亦何足為異?今日之鱠,乃是真海魚所作。來自數千裡,亦是一時奇味。”虞世基對曰:“術人之魚既幻,其鱠固亦不真。”出數盤以賜達官。作幹鱠之法:當五六月盛熱之日,於海取得 魚,大者長四五尺,鱗細而紫色,無細骨不腥者。捕得之,即於海船之上作鱠。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縷切。隨成隨晒,三四日,須極幹,

吳 饌

吳郡向朝廷進獻來海 魚乾鱠四瓶,瓶的容量為一斗。浸泡一斗 魚乾鱠,可得一尺長的 魚絲幾盤。並詳細上奏了烹飪這種 魚鱠的方法。隋煬帝告訴群臣說:“從前仙人介象在宮殿庭院內的池水中釣上來海魚,那是幻化出來的,有什麼奇異的呢?現在,吳郡進獻的 魚鱠,才是真海魚製作的。它來自幾千裡以外的吳郡,是一時的珍奇美味呀。”虞世基回答說:“從前術士釣的海魚既然是虛幻的,那用他釣上來的海魚做成的鱠也不是真的。”皇上將 魚乾鱠拿出幾盤賞賜給各位高官。製作幹鱠的方法:在五六月盛暑的時候,從海中捕 魚,挑選個頭大的,每條約四五尺長,細鱗而紫色,沒有細骨且不腥的。捕到之後,當即在海船上,將它們製作成鱠。製作時,先去掉 魚的皮骨,割取它身上的精肉切成條狀。隨切隨晒,晒三四天,晒到特別乾的程度,

以新白瓷瓶,未經水者盛之。密封泥,勿令風入。經五六十日,不異新者。取啖之時,開出幹鱠,以布裹,大甕盛水漬之,三刻久出,帶布瀝卻水,則皦然。散置盤上,如新鱠無別。細切香柔葉鋪上,箸撥令調勻進之。海魚體性不腥,然 魚肉軟而白色,經幹又和以青葉,皙然極可啖。又獻海蝦子三十梃。梃長一尺,闊一寸,厚一寸許,甚精美。作之法:取海白蝦有子者,每三五斗置密竹籃中,於大盆內以水淋洗。蝦子在蝦腹下,赤如覆盆子,則隨水從籃目中下。通計蝦一石,可得子五升。從盆內漉出,縫布作小袋子,如徑寸半竹大,長二尺。以蝦子滿之,急擊頭,隨袋多少,以末鹽封之,周厚數寸。經一日夜出晒,夜則平板壓之,明旦又出晒,夜以前壓十日干,則拆破袋,出蝦子梃。色如赤琉璃,光徹而肥美,鹽於鯔魚數倍。

又獻 魚含肚千頭,極精好。作之法:當六月七月盛熱之時,取 魚長二尺許,去鱗淨洗。停二日,待魚腹脹起,方從口抽出腸,去腮留目。滿腹納鹽竟,即以末鹽封周遍,厚數寸。經宿,乃以水淨洗。日則曝,夜則收還,安平板上,又以板置石壓之。明日又晒,夜還壓。如此五六日干,即納幹瓷甕,封口,經二十日出之。其皮色光徹,有如黃油,肉則如糗,又如沙棋之蘇者,微鹹而有味,味美於石首含肚。然石首含肚亦年常入獻,而肉強不及。此法出自

將它放入沒盛過水的新白瓷瓶中。用泥密封好,不能透風。這樣製作的 魚乾鱠,放個五六十天,吃的時候跟新鮮的 魚沒什麼不同。吃的時候,將幹鱠取出來後,用布裹上,放在盛水的大甕裡浸泡,大約三刻工夫,帶著布瀝乾水,打開一看,肉色精白光亮啊。將其散放在盤子上,與新出網的海 沒有什麼兩樣。再將切細的香柔葉放在上面,用筷子調拌均勻,就可以進食了。海魚體性不腥,特別是 魚,肉細軟而色白,晒乾後再配上青菜葉,白綠分明,極為好吃。吳郡還進獻了海蝦子三十梃。每梃長一尺,寬一寸,厚一寸多,非常精美。製作蝦子梃的方法是:挑取有子的海白蝦,每選出三五斗就將它們盛入一隻密封的竹籃中,放在一隻大盆內用水淋洗。蝦子長在蝦腹下面,色紅像覆盆子。隨著淋下的水,從竹籃的孔眼中流入大盆中。大約一石白蝦,可以得五升蝦子。之後,再從大盆中將蝦子撈出來,用布縫成小袋,像直徑一寸半的竹子那樣寬大,長二尺。將撈出來的蝦子盛入布袋,盛滿為止,趕快用繩扎住袋口,不管一次裝了多少袋,都用鹽末封上,周圍封的鹽末約幾寸厚。封上一天一夜後,將布袋取出來放在外面晒,晚上則取下來放在木板下面壓實,第二天再晒,這樣反覆晒壓十天,看它完全乾透後,拆開布袋,就可以得到蝦子梃了。顏色像紅琉璃,色澤光豔而質地肥美,比鯔魚鹹好幾倍。

吳郡又進獻 魚含肚一千條,極其精好。製作 魚含肚的方法是:在六七月盛暑的時候,挑選二尺長左右的 魚,颳去魚鱗,用水洗淨。等兩天魚肚脹起,就從魚嘴中抽出腸子,去掉魚腮,留魚眼睛。將魚腹內塞滿鹽,再用鹽末塗抹周身,厚幾寸。過一宿,再用水洗淨。白天放在太陽底下曝晒,晚上取下來,放在兩板之間,上面壓上石頭。第二天再曝晒,晚上再壓。這樣晒壓五六天就乾透了,將它們盛入幹瓷甕中,封口,過二十天取出來。 魚的皮色光亮透明,像黃油,魚肉則像炒熟的米,又像沙棋蘇,微鹹而有味,比石首含肚還好吃。石首含肚也是每年都有人進獻,但是它的肉發僵,不如 魚含肚好吃。這種製作方法,出自

隨口味使大都督杜濟。濟會稽人,能別味,善於鹽梅。亦古之符郎,今之謝諷也。出《大業拾遺記》。

又吳郡獻松江鱸魚乾鱠六瓶,瓶容一斗。作鱠法,一同 魚。然作鱸魚鱠,須八九月霜下之時。收鱸魚三尺以下者作幹鱠,浸漬訖,布裹瀝水令盡,散置盤內。取香柔花葉,相間細切,和鱠撥令調勻。霜後鱸魚,肉白如雪,不腥。所謂“金齏玉鱠”,東南之佳味也。紫花碧葉,間以素鱠,亦鮮潔可觀。吳郡又獻蜜蟹三千頭,作如糖蟹法。蜜擁劍四甕。擁劍似蟹而小,二螯偏大。《吳郡賦》所謂“烏賊擁劍”是也。出《大業拾遺記》。

御 廚

御廚進饌,凡器用有少府監進者。用九飣食,以牙盤九枚,裝食味於其間。置上前,亦謂之看食。見京都人說,兩軍每行從進食,及其宴設,多食雞鵝之類。就中愛食子鵝,鵝每隻價值二三千。每有設,據人數取鵝, 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 剝,去腸胃。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謂之“渾羊歿忽”。翰林學士每遇賜食,有物若畢羅,形粗大,滋味香美,呼為“諸王修事”。出《盧氏雜說》。

五侯鯖

婁護字君卿,歷遊五侯之門。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君卿口厭滋味,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甚美。世所謂

精於口味的大都督杜濟。杜濟是會稽人,善於辨別各種味道,還擅長製作鹽梅。他也是古代的符郎,當今的謝諷啊!出自《大業拾遺記》。

又:吳郡進獻松花鱸魚乾鱠六瓶,每瓶為一斗。將鱸魚做成幹鱠的方法,跟 魚一樣。然而,製作鱸魚乾鱠,要等到八九月下霜之時。挑選三尺以下的鱸魚做幹鱠,浸泡之後,用布裹好瀝淨水,散放在盤中。再將切細的香柔花葉放上,和鱠一起調勻。下霜後的鱸魚,肉白如雪,一點也不腥。人們常說的“金齏玉鱠”,是東南方的美味啊!紫花碧葉,還有白瑩如雪的鱸鱠絲,也是鮮麗皎潔得讓人喜歡。吳郡又進獻蜜蟹三千隻,和製作糖蟹的方法相同。蜜漬擁劍,共四甕。擁劍像蟹而比蟹小,兩個螯偏大。就是《吳郡賦》中所說的“烏賊擁劍”。出自《大業拾遺記》。

御 廚

御廚向皇帝奉上食物菜餚時,一切器皿用具都由少府監供給。先上九樣陳設的食品,用象牙盤九個,將要上的食物菜餚放在上面。送到皇帝面前,也叫作“看食”。聽京城裡的人說,兩軍的侍從每次進食或設筵席,多數時候都吃雞鵝一類的菜餚。其中最愛吃的是童子鵝,童子鵝每隻價值二三千錢。每次設宴,都按人數去拿鵝,燒去毛,取出五臟,填上肉和糯米飯,再用佐料調好。事先取來一隻羊,也將它剝皮去毛,取出臟腑。將童子鵝放入羊腹中,縫合好在地火上烤。如果羊肉熟了,取出羊腹中的童子鵝,與羊混食,稱這種吃法為“渾羊歿忽”。翰林院的學士們每次遇上皇上賞賜菜餚飯食,都有一種像畢羅一樣的食物,形狀粗大,滋味香美,把它叫作“諸王修事”。出自《盧氏雜說》。

五侯鯖

婁護,字君卿,遍訪五位侯爺的家。每天早晨,五位侯爺都各自派人送來飯食菜餚給他吃。婁護吃得有些膩煩了,於是試著將五位侯爺家送來的魚肉雜燴,味道特別好。世上所謂的

“五侯鯖”,君卿所致。出《語林》。

或雲,護兼善五侯,不偏食。故合而為之鯖也。出《世說》。

又五侯不相能,賓客不得往來。婁護豐辭,傳會五侯間,各得其心,競致奇膳。護乃合以為鯖,世稱“五侯鯖”,以為奇味焉。出《西京雜記》。

劉孝儀

樑劉孝儀食鯖鮓曰:“五侯九伯,今盡徵之!”魏使崔劼、李騫在坐。劼曰:“中丞之任,未應已得分陝。”騫曰:“若然,中丞四履,當至穆陸陵。”孝儀曰:“鄴中鹿尾,乃酒餚之最。”劼曰:“生魚熊掌,孟子所稱。雞跖猩脣,呂氏所向。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載書籍。每用為恨。”孝儀曰:“實自如此,或古今好尚不同。樑賀季曰:‘青州蟹黃,乃為鄭氏所記。’此物不書,未解所以。”騫曰:“鄭亦稱益州鹿 ,但未是尾耳。”出《酉陽雜俎》。

 議

何胤侈於味,食必方丈。後稍欲去其甚者,猶食白魚 臘糖蟹,使門人議之。學士鍾 議曰:“ 之就臘,驟於屈申;蟹之將糖,躁擾彌甚。仁人用意,深懷惻怛。至於車

“五侯鯖”,就是婁護髮明的。出自《語林》。

又有人說:婁護跟五位侯爺的關係都很好,不偏愛某一位侯爺送來的菜餚。因此將五家的飯菜合在一起而成“五侯鯖”。出自《世說》。

又有人說:五位侯爺之間關係不和,賓客之前不能往來。但是婁護非常會說話,來往於五位侯爺之間,都博得他們的歡心,因此爭著給婁護送珍奇佳餚。婁護將五家送來的魚肉雜燴,合到一塊兒吃,世上人稱為“五侯鯖”,把它當作不可多得的奇味。出自《西京雜記》。

劉孝儀

南朝梁時的劉孝儀吃了用醃魚製作的魚膾說:“五侯九伯,都可以征伐!”當時,魏國的使臣崔劼、李騫也在座。崔劼說:“中丞這樣的官員,不應當早就到下邊任地方上的要員了。”李騫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劉中丞的四隻腳應當踏上穆陸陵。”劉孝儀說:“鄴中的鹿尾,可是最好的下酒菜喲!”崔劼說:“生魚和熊掌,是孟子最為稱道的佳餚。雞爪和猩脣,是呂不韋最想要的名菜。鹿尾有這樣的奇味,而不見古籍中有記載。每次吃它的時候,都感到非常遺憾。”劉孝儀說:“確實是如此,這大概是古人和今人的喜好不一樣吧。樑賀季說過:‘青州的蟹黃,是鄭氏將它記載在書中的。’鹿尾沒有被記在裡面,想不出來是為什麼。”李騫說:“鄭氏也稱讚過益州的鹿 是美味,但不是鹿尾。”出自《酉陽雜俎》。

 議

何胤在飲食上非常奢侈,每頓飯都極為豐盛。後來,稍稍節儉一點,還是經常吃白魚、 臘、糖蟹,令屬僚們都討論此事是否可行。學士鍾 品評說:“將 魚製成肉乾,它一定是拼命地屈伸掙扎過;將螃蟹浸漬上糖,它一定是在裡面左突右撞,不堪忍受。品德高尚的人,應該在內心深處多懷惻隱。至於車

螯蚶蠣,眉目內缺,慚渾淪之奇;脣吻外緘,非金人之慎。不榮不悴,曾草木之不若;無馨無臭,與瓦礫而何異。故宜長充庖廚,永為口實。”出《酉陽雜俎》。

 表

後梁韋林,京兆人。南遷於襄陽,天保中為舍人。涉獵有才藻,善劇談。嘗為《 表》以譏刺時人。其詞曰:“臣 言:‘伏見除書,以臣為糝熬將軍、油蒸校尉、 州刺史。脯臘如故。肅承將命,含灰屏息,憑籠臨鼎,載戰載兢。臣美愧夏鱣,味慚冬鯉。常恐鮐腹之譏,懼貽鱉巖五甘反。 之誚。是以嗽流湖底,枕石泥中。不意高賞殊臨,曲蒙鈞拔。遂得超升綺席,忝預玉盤,遠廁玳筵。猥頒象箸,澤覃紫腴,恩加黃腹。方當鳴姜動桂,紆蘇佩 。輕瓢才動,則樞盤如煙。濃汁暫停,則蘭餚成列。宛轉綠齏之中,逍遙朱脣之內。銜恩噬澤,九殞弗辭。無任屏營之誠,謹詣銅鐺門,奉表致謝以聞。’”詔答曰:“省表具悉。卿池沼縉紳,陂渠俊乂。穿蒲入荇,肥滑有聞。允堪茲選,無勞致謝。”出《酉陽雜俎》。

螯蚶子和牡蠣,它們原本就沒有眉毛眼睛,對外面的渾濁世界羞於見到;它們的脣吻是自己從外面封閉上的,不是像銅鑄的人那樣永不開口。它們不知道榮華富貴也不懂得憂傷,簡直連草木都不如;它們沒有芳香也沒有臭味,與瓦礫沒有什麼不同。因此,適宜長期充當廚房裡的材料,永遠是人口中的食物。”出自《酉陽雜俎》。

 表

後梁時的韋林,京兆人。南遷到襄陽後,在樑明帝天保年間,任中書舍人。韋林見多識廣,有才華文采,擅長暢談。他曾作《 表》,用來譏諷當時崇尚美味佳餚的達官貴人。其中說道:“ 魚說:‘我剛剛接到陛下籤發的任命,授予我為糝熬將軍、油蒸校尉, 州刺史。與從前一樣,將我製成乾肉。我恭敬地接受陛下的任命,忍含著沮喪,屏息住呼吸,任憑你們將我放在籠屜上蒸,或者放進鼎鑊裡煮,每時每刻都戰戰兢兢啊!比肥美,我愧對夏天裡的鱣魚;論味鮮,我羞見冬日裡的鯉魚。我常常害怕鮐腹的諷刺,時時畏懼鱉巖的譏誚。因此,我吮吸潮底的流沙為食,枕著石泥睡覺。不料,崇高的獎賞還是降臨到我的頭上。承蒙提拔,於是高升到豐盛的華宴上,列到玉盤中,遠遠地置放在豪華、珍貴的筵席旁邊。有勞象牙筷子大人,將我親暱地夾起來,送入一張張肥大的嘴裡,進入一個個長滿黃油的肚子中。剛剛放上薑末、桂皮,再置入紫蘇、茱萸。輕便的葫瓢剛剛舀動,精美的山榆木盤就像煙一樣地聚來。濃濃的湯汁才停止沸騰,一排排的佳餚就擺成列。周旋在綠色的綠色調料中間,逍遙於紅色的口脣之內。含著你們的恩德,吃著你們的澤惠,雖然九死而不辭。沒有任何惶恐可以誠告,只是謹慎地走進銅釜之門,奉上此表表示謝意。’”聖上頒下詔書回答說:“奏上的表章全讀過了。愛卿乃是池沼中的晉紳,岸渠裡的俊傑。穿行於菖蒲、荇菜之間,以肥嫩滑膩而聞名於人世。正應當接受挑選,不用再行謝恩。”出自《酉陽雜俎》。

熱洛河

玄宗命射生官射鮮鹿,取血煎鹿腸,食之,謂之“熱洛河”,賜安祿山及哥舒翰。出《盧氏雜說》。

名 食

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去,其湯不肥,可以瀹茗;庾家粽子,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 ,其色不變。又能造冷胡突、鱠鱧魚臆、連蒸獐獐皮索餅;將軍曲良翰能為驢鬃駝峰炙。出《酉陽雜俎》。

敗障泥

貞元中,有一將軍家出飯食。每說無物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嘗取敗障泥胡盝,修理食之,其味佳。出《酉陽雜俎》。

尚食令

馮給事入中書祗候宰相,見一老官人衣緋,在中書門立,候通報。時夏譙公為相,留坐論事多時。及出,日勢已晚,其官人猶尚在。乃遣人問是何官。官人近前相見曰:“某新除尚食局令,有事相見相公。”因令省官通之。官人入,給事偶未去。官人見宰相了,出謝雲:“若非給事恩遇,某無因得見相公。某是尚食局造 子手,不知給事宅在何處?”曰:“在親仁坊。”曰:“欲說薄藝,但不知給事何日在宅?”曰:“來日當奉候。然欲相訪,要何物?”曰:“要大臺

熱洛河

唐玄宗命令射生官射殺活鹿,取鹿血煎鹿腸吃,稱為“熱洛河”,賞賜給安祿山和哥舒翰。出自《盧氏雜說》。

名 食

當今的達官貴人家,有名的食品有:蕭家的餛飩,瀝去汁,湯汁一點也不肥膩,還可以煮茶;庾家的粽子,色白而有光澤如美玉;韓約做的櫻桃餡餅,它的顏色不改變。他還能做冷胡突、鱠鱧魚胸骨、連蒸獐獐皮面條;將軍曲良翰能做烤驢鬃、駝峰。出自《酉陽雜俎》。

敗障泥

唐德宗貞元年間,有一位將軍,他傢什麼東西都能做著吃。他常說天下沒有不能吃的東西,訣竅在於對火候的掌握,善於調味。這位將軍曾經將敗障泥拿回家中,用盛箭矢的胡盝修理後吃,說味道特別好。出自《酉陽雜俎》。

尚食令

馮給事到中書省去恭候宰相,見到一位穿著紅衣的老官人,站在中書省門前等候通報。當時是夏譙公任宰相,留下馮給事談論公務,談了很長時間。等到馮給事從中書省出來,天已經不早了,那位老官人還在那裡。於是派人問他是什麼官。老官人走到馮給事身前,說:“我是新上任的尚食局令,有事情想見宰相。”馮給事令中書省的官員通報。老官人進到中書省裡,馮給事因有事,待老官人出來時還沒有離去。老官人見完宰相,上前致謝說:“若不是給事幫忙通報,我就沒有機會見到宰相。我是尚食局做蒸餅的,不知道給事宅子在哪條街?”馮給事回答說:“在親仁坊。”老官人說:“我想向你表演一下我的這點手藝,不知給事什麼時候在府上?”馮給事說:“明天我在家等你。但你到我家獻藝,不知道需要為你準備哪些用品?”老官人說:“需要準備大臺

盤一隻,木楔子三五十枚,及油鐺炭火,好麻油一二斗,南棗爛面少許。”給事素精於飲饌,歸宅便令排比。仍垂簾,家口同觀之。至日初出,果秉簡而入。坐飲茶一甌,便起出廳。脫衫靴帶,小帽子,青半肩,三幅褲,花襜襪肚,錦臂 。遂四面看臺盤,有不平處,以一楔填之,後其平正。然後取油鐺爛面等調停,襪肚中取出銀盒一枚,銀篦子銀笊籬各一。候油煎熟,於盒中取 子豏。以手於爛面中團之,五指間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郤,便置 子於鐺中。候熟,以笊籬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郤投油鐺中,三五沸取出,拋檯盤上,旋轉不定,以太圓故也。其味脆美,不可名狀。出《盧氏雜說》。

大 餅

王蜀時,有趙雄武者,眾號“趙大餅”。累典名郡,為一時之富豪。嚴潔奉身,精於飲饌,居常不使膳夫,六局之中,中有二婢執役,當廚者十五餘輩,皆著窄袖鮮潔衣裝。事一餐,邀一客,必水陸俱備。雖王侯之家,不得相仿焉。有能造大餅,每三鬥面擀一枚,大於數間屋。或大內宴聚,或豪家有廣筵,多於眾賓內獻一枚,裁剖用之,皆有餘矣。雖親密懿分,莫知擀造之法。以此得大餅之號。出《北夢瑣言》。

盤一隻,木楔子三五十枚,還有油釜、炭火,上好的麻油一二斗,南棗、普通麵粉少許。”馮給事平素對飲食饌餚也很通曉,回到家裡後,便讓家人按老官人說的安排準備。並且在廚房外面掛上一幅簾子,讓家中內眷一同觀看。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出來,老官人果然手持宮中的簡牘來了。稍坐,喝了一杯茶,便起身走出客廳到廚房裡去。只見他脫去外面的長衫、靴子、革帶,戴上一頂小帽,穿上青色半袖衫、三幅褲,繫上花圍裙襪肚,胳膊套上皮套袖。之後,圍著事先備好的平臺盤仔細看看,見有不平的地方就用木楔填平。然後,拿過來油釜,將麵粉等放在裡面和好後,從襪兜中取出銀盒一隻,銀篦子、銀笊籬各一隻。等油煎熱後,從銀盒中取出做蒸餅用的豆餡兒,用手將麵糰好,從手指縫中擠出來。用銀篦子刮下去,放在釜中熱油裡煎。煎好後用銀笊籬撈出來,放在新打來的井水中一段時間,將它們撈出來再放入釜中熱油裡炸,三五個開了後,撈出拋放在臺盤上,轉個不停,因為包子太圓的緣故。這種蒸餅,口感酥脆,味道鮮美,難以用語言形容。出自《盧氏雜說》。

大 餅

前蜀時期,蜀中有個叫趙雄武的人,大家都稱他為“趙大餅”。因長期在名郡做官,是當時的一位大富豪。他廉潔奉公,精通飲食菜餚,平常家中不使用廚師,他家裡後勤有兩個婢女掌管,在廚房操作的卻有十五六個人,都是穿窄袖乾淨整潔的衣服。而且每餐飯只邀請一位客人,山珍海味都有。即使是王侯之家,也不能與之相比。趙雄武還會烙大餅,擀一張大餅需用三鬥面,餅有幾間屋子那麼大。如果宮廷裡舉行宴會,或是豪門貴族人家廣筵賓朋,常常請他擀做一張大餅,用刀切著吃,不論來了多少賓客,也有剩下的。就是再親密的朋友,也不告訴他製作這種大餅的方法。因此,趙雄武才得了個“趙大餅”的稱號。出自《北夢瑣言》。

能食

範 汪

晉範汪能啖生梅。有人致一斛,汪食之,須臾而盡。出《晉書》。

宋明帝

宋明帝諱彧,能食蜜漬 ,一食數升。啖豬肉炙,常至二百臠。出《宋書》。

苻堅三將

苻堅以乞活夏默為左鎮郎,胡人護磨那為右鎮郎,奄人申香為拂蓋郎。並身長一丈三尺,多力善射。三人每食,飯一石,肉三十斤。出《前秦錄》。

菲食

茅 容

後漢茅容字季偉,郭林宗曾寓宿焉。及明旦,容殺雞為饌。林宗初以為己設。既而容獨以供母,自以草蔬與客同飯。林宗因起拜之曰:“卿賢乎哉!”勸之就學。竟以成德。出《陳留耆舊傳》。

陸 機

陸機詣王武子,有數斛羊酪。指示陸曰:“卿江東無敵此。”曰:“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出《世說》。

能食

範 汪

晉朝人範汪能吃生梅。有人給他送來十鬥生梅,他不一會兒就都吃完了。出自《晉書》。

宋明帝

南朝宋明帝劉彧非常能吃用蜂蜜醃漬的 ,一頓可以吃幾升。他吃烤豬肉,一次能吃二百塊。出自《宋書》。

苻堅三將

苻堅任乞活夏默為左鎮郎,胡人護磨那為右鎮郎,宦官申香為拂蓋郎。這三位武將都身高一丈三尺,力大無窮,而且擅長騎馬射箭。他們每頓飯要吃一石米,三十斤肉。出自《前秦錄》。

菲食

茅 容

後漢人茅容字季偉,郭林宗曾經在他家裡借住過一宿。第二天早晨,茅容殺一隻雞做菜。郭林宗以為是為他安排的食物。等雞做好了後,茅容單獨將雞給母親吃,自己和郭林宗吃的是簡單的蔬菜。郭林宗起身參拜茅容,說:“你很高尚啊!”並勸他尋師就學。後來,茅容的道德名揚天下。出自《陳留耆舊傳》。

陸 機

陸機到王武子家中拜訪,武子面前放著幾斛羊奶酪。他指著羊酪對陸機說:“你們江東沒有比羊奶酪還好的食品了。”陸機回答說:“我們江東千里湖的蓴羹與此相似,只是還沒有加上鹹豆豉罷了。”出自《世說》。

羊 曼

晉羊曼為丹陽尹。時朝士過江,初拜官,必飾供饌。曼拜丹陽尹,客來早者得佳設。日晏即漸罄,不復精珍。隨客早晚,不問貴賤。有羊固者拜臨海太守,備饌,竟日皆精,雖晚至者,猶有盛饌。論者以固之豐腆,不如曼之真率也。出《晉書》。

羊 曼

東晉羊曼任丹陽令。晉朝遷都建鄴後,朝廷的文武百官也隨著過江。當時,凡是剛上任的官員都要設宴請客。羊曼剛任丹陽令時,也設宴請客,來得早的客人得到好的飯菜。宴席吃得差不多了,就不再上什麼好菜了。羊曼設宴請客,隨到隨用,不論你的身份高低。有個叫羊固的人,官拜臨海太守,也設宴請客,一整天都是佳餚美食,就是晚到的人,也能吃到豐盛的菜餚。論者以為羊固的宴席雖然特別豐盛,卻不如羊曼的純真坦率。出自《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