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全12冊
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
甾丘 朱 遵 趙 雲 呂 蒙 魏任城王
桓石虔 楊大眼 麥鐵杖 彭 樂 高開道
杜伏威 尉遲敬德 柴紹弟 秦叔寶 薛仁貴
公孫武達 程知節 薛 萬 李楷固 王君㚟
宋令文 彭博通 李 宏 辛承嗣
甾丘
周世,東海之上,有勇士甾丘 以勇聞於天下。過神泉,令飲馬。其僕曰:“飲馬於此者,馬必死。”丘
曰:“以丘
之言飲之。”其馬果死。丘
乃去衣拔劍而入,三日三夜,殺二蛟一龍而出。雷神隨而擊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要離聞而往見之,丘
出送有喪者。要離往見丘
於墓所曰:“雷神擊子,十日十夜,眇子左目。夫天怨不旋日,人怨不旋踵。子至今弗報,何也?”叱之而去。墓上振憤者不可勝數。要離歸,謂人曰:“甾丘
天下勇士也,今日我辱之於眾人之中,必來殺我。暮無閉門,寢無閉戶。”丘
至夜半果來,拔劍柱頸曰:“子有死罪三,辱我於眾人之中,死罪一也;暮無閉門,死罪二也;寢不閉戶,死罪三也。”要離曰:“子待我一言而後殺也。子來不謁,一不肖也;拔劍不刺,
甾丘
周朝時,東海上有一位勇士叫甾丘 ,以勇敢名聞天下。他路經一神泉,令僕人在此飲馬。僕人說:“在這兒飲馬,馬必死。”丘
說:“你就按我說的飲吧。”飲後,他的馬果然死了。丘
便脫衣拔劍,跳入泉中。三天三夜,殺死二蛟一龍後出來了。隨後,雷神用雷電擊打他,十天十夜,打瞎了他的左眼。要離知道了去看他,丘
出去送喪去了。要離到墓旁去見丘
,說:“雷神打你,十天十夜,打瞎了你的左眼。上天發怒不過一天,人發怒在轉足間。你至今不報仇,為什麼?”斥責了丘
後走了。墓旁憤怒不平的人不可勝數。要離回去後,對人說:“甾丘
是天下的勇士,今天我在眾人面前羞辱了他,他必會來殺我。到了晚上不要閉門,睡覺時也不要關窗。”丘
在半夜時果然來了,拔劍按在要離脖子上說:“你有三條死罪,在眾人面前羞辱我,這是第一條;晚不閉門,這是第二條;睡覺不關窗,這是第三條。”要離說:“你等我說一句話後再殺我。你來而不拜,是一不賢;拔劍不刺,
二不肖也;刃先詞後,三不肖也。子能殺我者,是毒藥之死耳。”丘 收劍而去曰:“嘻,天下所不若者,唯此子耳。”出《獨異志》。
朱 遵
漢朱遵仕郡功曹。公孫述僭號,遵擁郡人不伏。述攻之,乃以兵拒述,埋車絆馬而戰死。光武追贈輔漢將軍,吳漢表為置祠。一曰:遵失首,退至此地,絆馬訖,以手摸頭,始知失首。於是土人感而義之,乃為置祠,號為健兒廟。後改勇士祠。出《新津縣圖經》。
趙 雲
蜀趙雲,字子龍,身長八尺,姿容雄偉。居劉備前鋒,為曹公所圍,乃大開門,偃旗鼓。曹公引去,疑有伏兵。雲於後射之,公軍大駭,死者甚多。備明日自來,視昨日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出《趙雲別傳》。
呂 蒙
吳呂蒙隨姊夫鄧當擊賊,時年十六,呵叱而前,當不能禁。歸言於母曰:“貧賤難可居,設有功,富貴可致。”又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果成大名。出《獨異志》。
魏任城王
魏任城王章,武帝子也。少而剛毅,學陰陽緯候之術,誦《六韜》《洪範》之書數千言。武帝謀伐吳,問章,取其利師之決。王善左右射,好擊劍,百步中於懸發。樂聞國獻彪虎,
是二不賢;先出劍後說話,是三不賢。你只能用毒藥殺死我。”丘 收劍而去,說:“嘿,天下不服我的,唯有他呀!”出自《獨異志》。
朱 遵
漢時朱遵任郡功曹。公孫述自立為王,朱遵聚集郡內的人不服。公孫述派兵攻打朱遵,朱遵於是領兵抵抗公孫述,堅持戰鬥,直到戰死。漢光武帝劉秀追贈他為輔漢將軍,吳漢上表請求為朱遵建祠堂。有人說:朱遵掉了頭,退到這裡,馬被絆倒,他用手摸頭,才知頭沒了。於是,當地人很感動,認為他有義,為他建了祠堂,名為健兒廟。後改為勇士祠。出自《新津縣圖經》。
趙 雲
蜀國趙雲,字子龍,身高八尺,姿容雄偉。他任劉備前鋒。一次被曹操包圍,他卻大開城門,息鼓匿旗。曹操懷疑有伏兵,便退去了。趙雲在後邊射箭,曹兵很害怕,死者很多。第二天,劉備來了,看到昨天的戰場,說:“子龍一身都是膽啊!”出自《趙雲別傳》。
呂 蒙
吳國人呂蒙,隨姐夫鄧當擊打賊兵,他當時十六歲,吶喊衝殺,鄧當都攔不住他。回來後對母親說:“貧賤的日子難過,假如我立了功,就能過上富貴的日子。”他又說:“不入虎穴,怎能得到虎子。”後來,他果然成就了大名聲。出自《獨異志》。
魏任城王
魏國任城王曹章,是魏武帝曹操的兒子。他年少時就很剛毅,既學過陰陽占卜之術,又讀過很多像《六韜》《洪範》這樣的書。魏武帝想攻打吳國時諮詢曹章,聽取他有利於用兵的策略。曹章善左右射箭,好擊劍,百步外能射中懸發。樂聞國獻了一隻大虎,
文如錦斑,以鐵為檻。驍勇之徒,莫敢輕視。章曳虎尾以繞臂,虎弭無聲矣。莫不伏其神勇。時南越獻白象子,在帝前,手頓其鼻,象伏不動。文帝鑄萬鈞鍾置崇華殿前,欲徙之,力士百人,引之不動,章乃負之而趨。四方聞其神勇,皆寢兵自固。帝曰:“以王權武吞併吳蜀,如鴟銜腐鼠耳。”章薨,如漢東平王葬禮。及喪出,空中聞數百人泣聲。送喪者皆言,昔亂軍傷殺者皆無槨,王之仁惠,收其朽骨。死者歡於九土,精靈知其懷感。故人美王之德。國史撰《任城舊事》二卷。至東晉初,藏於祕閣。出《拾遺錄》。
桓石虔
晉桓石虔有才幹, 捷絕倫,隨父豁在荊州。於獵圍中,見猛獸被數箭而伏。諸督將素知其勇,戲令拔箭。石虔因急往,拔一箭,猛虎踞躍,石虔亦跳,高於猛獸,復拔一箭而歸。時人有患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出《獨異志》。
楊大眼
後魏楊大眼,武都氐難當之孫。少有膽氣,跳走如飛。高祖南伐,李衝典選徵官,大眼求焉。衝不許。大眼曰:“尚書不見知,為尚書出一技。”便以繩長三丈,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歎。衝曰:“千載以來,未有逸材若此者。”遂用為軍主,稍遷輔國將軍。王肅初歸國也,謂大眼曰:“在南聞君之名,以為眼如車輪。今見,
身上斑紋很好看,用鐵欄圍著。一般的勇士不敢輕視它。曹章拽著虎尾巴繞在手臂上,虎卻不叫不動。大家都佩服他的神勇。當時,南越獻了頭白象,在武帝面前,曹章用手敲打象鼻,象便伏地不動。魏文帝曹丕鑄了一口萬鈞重的大鐘,放在崇華殿前,想要搬走它,找了一百名大力士,沒拉動。曹章背起那鍾走得很快。各國聽說他這樣神勇,都休兵鞏固自己的防務。文帝說:“以任城王的雄武,吞併吳、蜀,就像鴟叼個死老鼠一樣容易。”曹章死後,依照漢時東平王的葬儀殯葬了。在出喪時,聽到空中有數百人哭泣。送喪的人都說,從前兵荒馬亂,那些被殺死的人都沒有棺材,任城王仁惠,收了死者的朽骨裝棺殯葬。死者在九泉下很高興,精靈們也知道心懷感激之情。所以人們都稱讚任城王的美德。國史撰寫了《任城舊事》兩卷。到東晉初年,藏於祕閣。出自《拾遺錄》。
桓石虔
晉時桓石虔很有才幹,特別矯健敏捷,隨他父親桓豁在荊州。在一次圍獵中,一隻猛虎被數箭射中,趴在地上。督將們平時就知道石虔很勇敢,開玩笑地叫他去拔箭。石虔快速去拔了一支箭,猛虎跳起來,他也跳,比老虎跳得還高,又拔了一支箭回來。當時,如果有人患病,只要對病人說一聲:“桓石虔來了!”這一嚇,有病的人多半就好了。出自《獨異志》。
楊大眼
後魏楊大眼是武都氐人楊難當的孫子。年少時就有膽量,跳走如飛。高祖南伐時,李衝選拔征討官,楊大眼自薦,李衝不允許。大眼說:“尚書您不瞭解我,我為您表演一技。”他便用三丈的長繩,系在髮髻上而後飛跑,繩便像射出的箭那樣又快又直,馬都攆不上。觀看者莫不驚歎。李衝說:“千載以來,沒有這樣出眾的人才。”便用他當軍主,不久升為輔國將軍。王肅剛歸國時,對大眼說:“在南方就聽聞您的名字,以為您眼大如車輪。現在看到,
乃不異人眼。”大眼曰:“若旗鼓相望,瞋眸奮發,足使君亡魂喪膽,何必大如車輪?”當代推其驍果,以為張、關不過也。出《談藪》。
麥鐵杖
麥鐵杖,韶州翁源人也。有勇力,日行五百里。初仕陳朝,常執傘隨駕。夜後,多潛往丹陽郡行盜。及明,卻趁仗下執役。往回三百餘里,人無覺者。後丹陽頻奏盜賊蹤由,後主疑之,而惜其材力,舍而不問。陳亡入隋,委質於楊素。素將平江南諸郡,使鐵杖夜泅水過揚子江,為巡邏者所捕。差人防守,送於姑蘇,到庱亭,遇夜。伺守者寐熟,竊其兵刃,盡殺守者走回,乃口銜二首級,攜劍復浮渡大江。深為楊素獎用。後官至本郡太守。今南海多麥氏,皆其後也。出《嶺表錄異》。
彭 樂
北齊將彭樂勇猛無雙。時神武率樂等十餘萬人,於沙苑與宇文護戰。時樂飲酒,乘醉深入,被刺。肝肚俱出,內之不盡,截去之,復入戰。護兵遂敗,相枕籍死者三萬餘人。出《獨異志》。
高開道
隋末,高開道被箭,鏃入骨,命一醫工拔之,不得。開道問之,雲:“畏王痛。”開道斬之。更命一醫,雲:“我能拔之。”以一小斧子,當刺下瘡際,用小棒打入骨一寸,以鉗拔之。開道飲啖自若,賜醫工絹三百匹。後為其將張金樹所殺。出《獨異志》。
和別人的眼沒有什麼不同。”大眼說:“咱倆若是旗鼓對陣,我怒瞪雙眼,足以使您亡魂喪膽,何必大如車輪?”當時人都認為他驍勇果敢,就是張飛、關雲長也比不過他。出自《談藪》。
麥鐵杖
麥鐵杖是韶州翁源人。他勇敢有力量,一日能行五百里。最初在陳朝當官,常執傘伴駕。入夜,他便潛往丹陽郡行盜。天亮了,又回來在儀仗中執傘。往返三百多裡,無人覺察。後來,丹陽頻頻上奏盜賊行跡,陳後主曾懷疑過他,而又珍惜他這個人才,沒有向他問罪。陳亡後入隋,歸順在楊素門下。楊素要掃平江南諸郡,派鐵杖夜渡揚子江,被巡邏的抓住。派人看守,送往姑蘇,到達庱亭時正好天黑了。他趁看守睡熟後,竊取了他的兵器,殺死看守跑了回來,回來時口裡銜著兩個人頭,帶著劍渡過了大江。他深受楊素的褒獎重用。後來,他做了本郡太守。如今南海多姓麥的,都是他的後裔。出自《嶺表錄異》。
彭 樂
北齊將彭樂勇猛無雙。那時,神武率彭樂等十餘萬人,在沙苑與宇文護交戰。當時,彭樂喝了酒,乘醉深入敵陣,被刺。他的肝腸都流出來了,塞不回去的被他截去了,又投入戰鬥。宇文護的兵被打敗了,橫倒豎躺的死者有三萬餘人。出自《獨異志》。
高開道
隋朝末年,高開道被箭射中,箭頭刺入骨中。他命一個醫生拔,沒有拔掉。高開道問他,他說:“害怕大王痛。”高開道殺了這個醫生。又找一個醫生,這醫生說:“我能拔。”他用一個小斧子,從傷口處把小棒打入骨中一寸,用鉗子把箭頭拔出。高開道喝酒吃飯坦然自若,賜給醫生絹三百匹。高開道後來被他的部將張金樹殺死。出自《獨異志》。
杜伏威
隋大業末,杜伏威與陳稜戰於齊州,裨將射中伏威額。怒曰:“不殺射者,終不拔此箭。”由是奮入,獲所射者,乃令拔箭,然後斬首。稜乃大敗。出《獨異志》。
尉遲敬德
王充兄子琬使於竇建德軍中,乘煬帝所御駿馬,鎧甲甚鮮。太宗曰:“彼所乘真良馬也。”尉遲敬德請往取之。乃與三騎,直入賊軍擒琬,引其馬以歸,賊眾無敢當者。敬德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拳毆道宗,目幾至眇。出《譚賓錄》。
柴紹弟
唐柴紹之弟某,有材力,輕 迅捷,踴身而上,挺然若飛,十餘步乃止。太宗令取趙公長孫無忌鞍韉,仍先報無忌,令其守備。其夜,見一物如鳥,飛入宅內,割雙鐙而去,追之不及。又遣取丹陽公主鏤金函枕,飛入內房,以手捻土公主面上,舉頭,即以他枕易之而去。至曉乃覺。嘗著吉莫靴走上磚城,且至女牆,手無攀引。又以足蹈佛殿柱,至簷頭,捻椽覆上。越百尺樓閣,了無障礙。太宗奇之曰:“此人不可處京邑。”出為外官。時人號為壁龍。太宗嘗賜長孫無忌七寶帶,直千金。時有大盜段師子從屋上椽孔間而下露,拔刀謂曰:“公動即死。”遂於枕函中取帶去,以刀拄地,踴身椽孔間出。出《朝野僉載》。
杜伏威
隋朝大業末年,杜伏威與陳稜在齊州交戰,一個偏將射中伏威的額頭。他大怒說:“不殺射我的人,決不拔此箭。”因此,他奮勇進入戰場,抓到那個射箭者,讓他拔箭,然後又殺死他。陳稜於是大敗。出自《獨異志》。
尉遲敬德
王充的兒子王琬,被派往竇建德軍中,他騎著隋煬帝騎過的馬,鎧甲也很漂亮。唐太宗說:“他騎著的真是好馬呀。”尉遲敬德請求去取。於是和三個騎兵,直入敵陣抓住了王琬,牽著他的馬回來了,敵陣中無人敢抵擋。尉遲敬德曾在慶善宮侍宴,當時有人坐在了他的上首,他生氣地說:“你有什麼功,可以坐在我的上首?”任城王道宗坐在下首,想解釋解釋,敬德勃然大怒,揮拳打道宗,差點把他的眼睛打瞎。出自《譚賓錄》。
柴紹弟
唐時,柴紹的弟弟柴某,有功夫,身體輕巧,動作敏捷迅速,一躍身,能像飛似的竄出去,到十多步才停下。唐太宗命令他去取趙公長孫無忌的鞍韉,並事前告訴了長孫無忌,讓他派人守備。那天晚上,只見一物像鳥似的飛入房中,割下鞍上的雙鐙,拿著就走了,沒有追上。又一次,派他去取丹陽公主的鏤金枕套,他飛入內室,先用手在公主臉上捻土,等公主一抬頭,他便用另一隻枕頭換走了這隻。天亮後公主才知道。他曾經穿著吉莫靴,腳蹬牆壁走上磚城,直至女牆,不用手攀引。他又用腳蹬著佛殿前的大柱,爬到簷頭,拉著椽頭上屋頂。跨越百尺樓閣,一點障礙也沒有。太宗感覺這人很奇特,說:“這人不能住在京城。”便把他派出去當官。當時人們叫他壁龍。太宗曾賞賜長孫無忌七寶帶,價值千金。當時有大盜段師子從屋上椽孔間下來,拔刀對他說:“你要動就殺死你。”隨即從枕套中取走了寶帶,又用刀拄地,一縱身從椽孔間出去了。出自《朝野僉載》。
秦叔寶
唐太宗每臨陣,望賊中驍將驍士,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頗病之,輒命秦叔寶取之。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於萬眾之中,人馬俱倒。及後叔寶居多疾病,謂人曰:“吾少長戎馬,前後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出血亦數斛矣,何能不病乎?”出《譚賓錄》。
薛仁貴
唐太宗徵遼東,駐蹕於陣。薛仁貴著白衣,握戟櫜鞬,張弓大呼,所向披靡。太宗謂曰:“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後率兵擊突厥於雲州。突厥先問唐將為何,曰:“薛仁貴也。”突厥曰:“吾聞薛仁貴流會州死矣,安得復生?”仁貴脫兜鍪見之,突厥相視失色,下馬羅拜,稍遁去。出《譚賓錄》。
公孫武達
唐左武衛大將軍公孫武達有膂力。嘗遇賊,盡劫其衣物,逼武達索靴,武達授足與之。賊俯就引靴,武達毆之,死於手下,以其兵仗御餘寇,獲免。出《譚賓錄》。
程知節
唐裴行儼與王充戰,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於地。程知節救之,殺數人,充軍披靡。知節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斬獲者,與行儼皆免。出《譚賓錄》。
秦叔寶
唐太宗李世民每臨陣地,看到敵陣中驍勇的將士,出出進進,炫耀人馬,他就很不舒服,便命令秦叔寶去敵營中攻打。叔寶便領命躍馬,負槍而去。他單槍匹馬衝出,在萬人之中必能刺中那人,使人馬俱倒。後來,叔寶在家患病,對人說:“我從年輕時就開始了戎馬生活,前後經歷過二百多陣仗,屢負重傷,計算一下我出的血也有好幾斛了,怎麼能沒病呢?”出自《譚賓錄》。
薛仁貴
唐太宗徵遼東時,駐紮在陣地上。他看見薛仁貴身穿白衣,握戟帶箭,張弓吶喊,所向無敵。太宗對他說:“得到遼東我並不太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你這員猛將。”後來,薛仁貴率兵去雲州攻打突厥。突厥人先問唐將是誰,回答說:“是薛仁貴。”突厥人說:“聽說薛仁貴被流放到會州,已經死了,怎麼能又活了?”薛仁貴脫掉頭盔讓他們看。突厥人一看大驚失色,下馬圍著他施禮後便逃走了。出自《譚賓錄》。
公孫武達
唐朝左武衛大將軍公孫武達,力氣非常大。有一次他遇到了賊,搶光了他的衣服,還逼著要他的靴子,公孫武達伸出腳讓他脫。趁賊伏身脫靴之際,公孫武達將其打死,又用他的兵器抵禦其他賊寇,逃過一劫。出自《譚賓錄》。
程知節
唐時,裴行儼與王充交戰。裴行儼先騎馬衝入敵陣,被流箭射中,墜馬倒地。程知節去救他,殺了很多敵人,王充的軍隊潰逃。程知節抱著裴行儼,二人騎一匹馬回來時,被王充的騎兵追趕,一槊刺穿了程知節。程知節回身便把槊折斷,把那人殺了,他和裴行儼都逃脫了。出自《譚賓錄》。
薛 萬
唐契苾何力征遼東。以騎八百,遇賊合戰,被槊中腰,為賊所窘。尚輦奉御薛萬備單馬入殺賊騎,救何力於群賊之中,與之俱出。何力氣盡,束瘡而戰,賊乃退。出《譚賓錄》。
李楷固
唐天后時,將軍李楷固,契丹人也,善用 索。李盡忠之敗也,麻仁節、張玄遇等並被
將。獐鹿狐兔,走馬遮截,放索
之,百無一漏。鞍馬上弄弓矢矛矟,狀如飛仙。天后惜其材,不殺,用以為將。稍貪財好色,出為潭州喬口鎮將,憤恚而卒也。出《朝野僉載》。
王君㚟
唐王君㚟攝御史中丞,判涼州都督事。玄宗於廣達樓,引君㚟及妻夏氏宴設,賜金帛。夏氏亦勇決,每君㚟臨陣,夏氏亦有戰功。涼州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部落為酋長。君㚟微時往來涼府,為回紇所輕。及君㚟為河西節度使,回紇等怏怏,恥在麾下。君㚟奏回紇等部落難制,潛有謀叛,遂留四部都督。後四部落黨與謀叛君㚟以復怨,會吐蕃間道往突厥,君㚟率精騎往肅州掩之。還至甘州南鞏筆驛,四部落伏兵突起,君㚟與賊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遂殺君㚟。出《譚賓錄》。
宋令文
唐宋令文者有神力。禪定寺有牛觸人,莫之敢近,築圈以闌之。令文怪其故,遂袒褐而入。牛竦角向前,令文接兩角拔之,應手而倒,頸骨皆折而死。又以五指撮碓觜壁
薛 萬
唐時,契苾何力征遼東,率領八百騎兵,遇賊交戰,被槊刺中腰,困於賊中。尚輦奉御薛萬備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從群賊中救出何力,二人都逃出了敵陣。何力用盡力氣,包紮了傷口後又戰,敵人才退去。出自《譚賓錄》。
李楷固
唐則天皇后時,將軍李楷固是契丹人,善用套索。李盡忠戰敗那次,麻仁節、張玄遇等人都被他用套索抓住。獐、鹿、狐、兔,只要是他騎馬追截,放索一套,百無一漏。在馬上使用弓箭和矛矟,狀如飛仙。則天皇后惜其才,沒有殺他,任用他做將軍。他有些貪財好色,降為潭州喬口鎮守將,憤恨惱怒而死。出自《朝野僉載》。
王君㚟
唐時,王君㚟代理御史中丞,署理涼州都督事務。唐玄宗李隆基在廣達樓設宴,宴請君㚟和他的妻子夏氏,賞賜金銀布匹。夏氏也很勇敢,經常和丈夫一起參戰,也立過戰功。涼州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個部落結成的聯盟。王君㚟在身份低微時經常往來涼州,回紇人很輕視他。等他升為河西節度使,回紇人不服氣,覺得在他麾下很恥辱。君㚟上奏皇帝,說回紇等部落難以管制,暗地策劃叛亂,便留下四部落都督。後來,四部落聯合謀劃叛亂,向君㚟報仇。恰在這時,吐蕃抄近道去突厥,王君㚟率精騎去肅州抵擋。回來時到甘州南鞏筆驛,四部落伏兵突起,王君㚟與賊力戰,從早戰到下午,他的部下都戰死了,他也被殺。出自《譚賓錄》。
宋令文
唐時,宋令文有神力。禪定寺的牛頂人,沒有人敢靠近,只能築圈攔著。宋令文奇怪他們為何這樣做,於是光著膀子進去了。牛竦角向他衝來,他抓住兩隻牛角用力扯,牛應手而倒,頸骨折斷死掉了。他又以五指抓起搗米的石臼,用石臼嘴在牆壁
上書,得四十字詩。為太學生,以一手挾講堂柱起,以同房生衣於柱下壓之,許重設酒,乃為之出。令文有三子,長之問有文譽,次之 善書,次之悌有勇力。之悌後左降朱鳶。會賊破
州,以之悌為總管擊之。募壯士得八人。之悌身長八尺,被重甲,直前大叫曰:“獠賊,動即死!”賊七百人,一時俱挫,大破之。出《朝野僉載》。
彭博通
唐彭博通者,河間人也,身長八尺。曾於講堂階上,臨階而立。取鞋一 ,以臂夾,令有力者後拔之,鞋底中斷,博通腳終不移。牛駕車正走,博通倒曳車尾,卻行數十步,橫拔車轍深二尺,皆縱橫破裂。曾遊瓜步江,有急風張帆,博通捉尾纜挽之,不進。出《朝野僉載》。
李 宏
唐定襄公李宏,虢王之子,身長八尺。曾獵,遇虎搏之,踣而臥,虎坐其上。奴走馬旁過,虎跳攫奴後鞍。宏起,引弓射之而斃。宏及奴一無所傷。出《朝野僉載》。
辛承嗣
唐忠武將軍辛承嗣輕捷。曾解鞍絆馬,脫衣而臥,令一人百步走馬持槍而來。承嗣鞴馬解絆,著衣擐甲,上馬盤槍,逆拒刺馬,擒人而還。承嗣後與將軍元帥獎馳騁,一手捉鞍橋,雙足直上捺蜻蜓,走馬二十里。與中郎裴紹業於青海被吐蕃所圍。謂紹業曰:“將軍相隨共出。”紹業懼,不敢。
上寫了四十字的詩。宋令文當太學生時,他一手拔起講堂的柱子,把同室學生的衣服放在柱下壓著,人家答應請酒,才取出衣服。宋令文有三個兒子,長子宋之問的文章很有聲譽,二子宋之 擅長書法,三子宋之悌很有勇力。宋之悌後來被貶官到朱鳶處任職。恰遇賊兵攻打
州,任之悌為總管前去擊敵。招募了八名壯士。宋之悌身高八尺,披戴重甲,邊前衝邊大聲叫喊:“獠賊,誰敢動就叫他死!”七百多敵人一時都被震懾,於是大破敵陣。出自《朝野僉載》。
彭博通
唐時,河間人氏彭博通身高八尺。他曾站在講堂的臺階上,用臂夾著一雙鞋,叫有力量的人從後邊拔這雙鞋,鞋底都被拉斷了,他的腳都沒移動一下。牛拉車正往前走時,他從後邊拉著車尾,使車倒行了數十步。他橫著拉車,車轍印有二尺多深,車都碎裂了。彭博通曾遊瓜步江,江上有一艘船,大風吹動著風帆向前進,他挽著船尾的纜繩,使船不能前進。出自《朝野僉載》。
李 宏
唐時,定襄公李宏是虢王的兒子,身高八尺。有一次去打獵,遇到了老虎,和老虎搏鬥時,他跌倒了,老虎坐在他身上。有一個奴僕騎馬從旁經過,老虎跳起來抓馬的後鞍。這時,李宏躍起,拉弓引箭將老虎射死。李宏和奴僕都沒有受傷。出自《朝野僉載》。
辛承嗣
唐時,忠武將軍辛承嗣,行動非常敏捷迅速。曾有一次,他解鞍絆馬,脫衣而臥,令一人從百步以外騎馬持槍而來,他備馬解絆,穿衣披甲,上馬盤槍,迎著來人,刺馬、擒人而歸。後來,承嗣與軍中將軍元帥比賽馬術,他一手抓馬鞍,雙足倒立豎蜻蜓,在馬上跑了二十里。他和中郎將裴紹業在青海被吐蕃包圍,他對紹業說:“您隨我一起衝出去。”紹業害怕不敢。
承嗣曰:“為將軍試之。”單馬持槍,所向皆靡,卻迎紹業出。承嗣馬被箭,乃跳下,奪賊壯馬乘之,一無所傷。裴旻與幽州都督孫佺北征,被奚賊所圍。旻馬上立走,輪刀雷發,箭若星流,應刀而斷。賊不敢取,蓬飛而去。出《朝野僉載》。
承嗣說:“我先去給您試試。”他單槍匹馬衝出去,敵人四處逃散,他返回來接紹業出去了。辛承嗣的馬被射中,他跳下馬,奪了敵人一匹壯馬騎上,沒有一處受傷。裴旻和幽州都督孫佺北征時,被奚賊包圍。裴旻站在馬上衝殺,揮舞大刀,敵人射來的箭像流星似的,都被裴旻的大刀砍斷。賊不敢抓他,他騰飛而去。出自《朝野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