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故事

635 鄭和下西洋

「出發了!」

明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711日),海風吹著船帆,船隊慢慢離開岸邊,準備前往遙遠的國度。鄭和(13711433)是這支船隊的負責人,不只要和海外各國進行貿易,還有一個皇帝要他完成的祕密任務…….

我邊看書,邊在地圖上標明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線,起點都是福建省長樂縣太平港,出了海,先向南,再向西,就到了西洋-也就是現在的東南亞。

根據數據記載:鄭和的船隊共有63艘船,一艘船可以載一千人。最大的長444尺(151.18公尺),寬18丈(61.6公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

鄭和下西洋有什麼祕密任務?這要從當時的皇帝明成祖朱棣說起。朱棣一開始並不是皇帝,他的皇位是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來的,當他帶著軍隊衝入皇宮時,卻到處找不到朱允炆。過了一段時間後,民間開始傳說,有人在海外看過朱允炆,朱棣覺得非常害怕。於是安排鄭

和前往海外調查,不管消息是真是假,都要讓朱棣安心。

鄭和前後七次出海,曾經到過現在的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等國家,最遠甚至到達東非、紅海。公元1433年,鄭和在第七次的航行中,不幸得病去世。但是他創下的航海紀錄,一直留在人們心中。像是印度尼西亞泗水三保廟、馬來西亞馬六甲寶山亭三保廟、泰國阿瑜陀耶府三保公廟和柬埔寨磅湛市東古城三保公廟等等,都是因為紀念他而蓋的寺廟。

我合上書,看著地圖,雖然現在到東南亞非常方便,但在1405年,鄭和率領浩浩蕩蕩的船隊,一去就是好幾年,要有怎樣的勇氣,才能完成如此艱難的任務!難怪法國漢學家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會讚美鄭和完成了「十五世紀初,偉大的海上航行」。

註釋

1.下:到

2.永樂:明朝成祖的年號。年號,古代皇帝用來記載年代的名稱。

3.國度:國家。

4.海外:國外。

5.貿易:和外國做生意。

6.任務:必須負責完成的重要工作。

7.標明:標示清楚。

8.航線:船或飛機所走的路線。

9.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個皇帝,姓朱名棣,成祖是朱棣死後對他的稱呼。

10.皇位:皇帝的位置,指當皇帝的資格。

11.侄子:哥哥或弟弟的兒子。

12.朱允炆:明代的第二個皇帝,姓朱名允炆。

13.奪:搶。

14.民間:人民方面。

15.安排:這裡是指找人做某事。

16.前後:一段時間之內。

17.出海:離開陸地,乘船到海上。

18.航行:船在水上行走。

19.航海:在海上航行。

20.率領:帶領。

21.浩浩蕩蕩:隊伍人很多的樣子。

22.漢學家:研究中國學問的外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