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用漢語課本

NPCR

*第六十課 珍珠鳥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籠子裡,籠內還有一團乾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盆非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的小綠葉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業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鬆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裡,吊蘭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好像碧玉;生意蔥籠。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閃動,看得不很清楚,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子看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一團更加茂盛的綠葉裡邊,發出一種嬌嫩的叫聲。我想,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子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伸出來。更小啊,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

它小,就能輕易地從竹籠子裡鑽出來。你看,多麼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絨毛球兒。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旁邊活動,後來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的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接著又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裡生氣兒地叫一屋,它立即飛回籠裡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書桌上。

它開始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跳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看看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束西,它就大著膽子跑到桌上,繞著我的筆尖跳來跳去。

我不動聲色地寫著,默默地享受著這小傢伙友好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就用小紅嘴啄著我的筆尖。我用手抹一抹它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進我的空茶杯裡,透過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蓋住。

是的,我不會。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著我;天快黑了,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叫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有一天,我在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禁停了下來,怕把它驚跑。等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然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

我筆尖一動,就寫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馮驥才(1942-),浙江慈溪人。當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