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用漢語課本
NPCR
*第五十三課 五味(節選)
山西人真能吃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一茶杯醋,好像要喝個夠。旁邊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了。別的地方過春節,商店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通知:"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這對山西人來說是大事。
山西人還愛吃酸菜,什麼都拿來酸,除了蘿蔔、白菜,還包括楊樹葉子。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那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厚。
遼寧人愛吃酸菜白肉火鍋。
北京人愛吃羊肉酸菜湯下雜麵。
都說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包子的肉餡裡也放很多糖,沒法吃!
廣西芋頭扣肉特別甜,很好吃,但我最多隻能吃兩片。
廣東人愛吃甜食。白薯糖水,這有什麼好喝的呢?廣柬同學說:"好啊!"
北京人過去不知苦瓜是什麼東西,近幾年有人學會吃了。農民也開始種了。農貿市場上有很好的苦瓜賣,屬於"細菜",價格很高。
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了!
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吃大白菜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媽媽給她寄來一包柬西,叫"魚腥草"。她讓我嚐了幾根。這是什麼束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種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受不了!
劇團有一個工作人員,是個吃辣的專家,他每天中午飯不吃菜,只吃辣椒。在四川北部,聽說有一種辣椒不能吃,用一根線掛在灶上,湯做好了,把辣椒放在湯裡涮涮,就辣得不得了。
四川人不能說是最能吃辣的。川菜的特點是辣而且麻,--放很多花椒,像麻婆豆腐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搞碎,菜做好了,最後再放。
浙江束部的人確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一吃包子就得往包子裡倒醬油。口味的鹹淡和地域是有關的。北京人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大體不錯。河北、柬北人喜歡鹹,福建菜大多很淡。但這跟個人的性格、習慣也有關。
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什麼國家的人愛吃臭。
過去上海、南京、漢口都賣油炸臭豆腐乾。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一個大人物年輕時經常吃而出了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說了一句語:"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叱。"
我們一個朋友到南京出差,他的太太是南京人,要他帶一點臭豆腐乾回來。他千方百計去辦,居然辦到了。帶在火車上,引起全車廂的人強烈抗議。
我在美國吃過最臭的"氣死"(乾酪),洋人大多聞到就要掩著鼻子,不過對我
來說實在沒有什麼,比臭豆腐差遠了。
中國人口味之雜,敢說是世界第一。
(原文作者:王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現代作家。本文是節選,詞語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