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用漢語課本
NPCR
*第五十課(複習)我有可能坐中國飛船到太空旅行了
(一)我有可能坐中圍飛船到太空旅行了
丁力波:喂,宋華,你在網上看什麼呢?
宋華:看今天的新聞。
丁力波:有什麼重要的消息嗎?
宋華:聽說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又發射成功了。我剛才恨不得早點兒下課到網上查一下。
丁力波:是鳴?咱們快看看。哦,在這兒呢:"這次發射成功,說明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又邁出了一大步。從此,中國航天事業的歷史開始了新的一頁。"簡直太棒了!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了。
宋華:其實,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想到太空去的民族之一。幾千年前,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到了明代,有人想用自己製造的火箭飛到天上去。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中國人的這個千年願望。
丁力波:看來,現在我也有可能坐中國飛船到太空去旅行了。
宋華:在理論上,每個人都有這種可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這個願望。儘管神舟七號載人航天成功,我看,離你到太空旅行還是差十萬八千里呢。
丁力波:為什麼?
宋華:你知道航天飛行要有什麼條件嗎?
丁力波:首先得身體好。
宋華:那還用說?根據介紹,航天員的標準身高一般是1.70米,體重在65公斤左右,挑選航天員的時候,要讓他們在醫院裡住一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全身的各個器官都進行檢查。
丁力波:別的不詵,我的身高和體重就不夠標準。我身高有1.80米,體重75公斤。不過我不是想當航天賢,而是想去旅遊啊!
宋華:去旅遊也得看你的身體條件,而且還得接受嚴格的訓練。
丁力波:這麼說,無論我怎麼想去太空旅行,都是沒有希望了?
宋華:話也不能說得這麼絕對。要是將來去太空旅行跟你現在坐飛機回加拿大一樣方便,你不是就有希望了嗎?
丁力波:我真希望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更快,這一天早點兒到來就好了。
(二)公蟹、母蟹和雞爪
我們都知道母蟹比公蟹好吃。在美國,我發現公蟹和母蟹是分開賣的。更讓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兒公蟹比毋蟹受歡迎,公蟹的價錢要比母蟹實一倍。難道美國人不知道母蟹比公蟹好吃嗎?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我們能用公蟹的一半價錢買母蟹,當然很高興。每次吃完蟹以後,我和我的中國朋友們都要說:"美圈人真不會吃!"
有一天,一位美國朋友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主人知道中國人愛吃蟹,就買了一大袋。我開玩笑地問他:"是公蟹,還是母蟹?"他笑著說:"你們中圈人最愛吃母蟹,我們美國人卻愛吃公蟹。今天我們好好兒地比較一下,看看究竟哪種好吃;因為他去過中國,所以他知道中國人的愛好。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一邊吃,一邊談。主人吃著公蟹說:"好香啊!"他還解釋說,他喜歡公蟹肉又多又嫩,母蟹不但肉少,而且也不香。因為母蟹要生"孩子",營養都到孩子那兒去了。我們聽了,都笑了起來。
主人看了看我們,又接著說:"你們覺得我們美國人不會吃,我還覺得你們中國人吃得怪呢!其實這是因為習慣不同。"
聽了主人對吃蟹的看法,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中國人生活在東半球,美國人生活在西半球,吃的習慣不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是很自然的。地球上有這麼多國家和民族,有這麼多不同的文化,世界本來就是多樣化的。如果我們尊重這種不同,大家就能和平、友好地相處;如果我們能很好池利用這種不同,加強經濟合作,大家都有可能生活得更好:比如說,美國人不吃雞爪,可是在中國,雞爪的價錢比雞肉還貴。中國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很多的雞爪,美國人賺了錢很高興;中囹人吃到便宜的雞爪,也很高興。既然是大家都高興的事兒,為什麼不多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