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用漢語課本

NPCR

*第四十八課 我是獨生子女

(一)我是獨生子女

宋華:大為,你的信。

馬大為:哦,是我姐姐寄來的。宋華,你是不是獨生子女?

宋華:是啊,我是獨生子女。

馬大為:我發現你們好像個個都是獨生子女。

宋華:沒錯。我們國家實行計劃生育,鼓勵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所以,像我這麼大的人,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

馬大為:聽說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是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

宋華:對啊!你知道中國為什麼要實行計劃生育鳴?五六十年代,中國的人口增長得太快。1949年全中國的人口是5.4億,到1969年就達到8億多了。中國的人口確實太多了!儘管經濟在不斷地發展,還是不能很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七十年代以來,計劃生育成了中國的基本政策。最近三十年,中園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現在中國人口的增長率已經低於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長率。

馬大為:這可是很大的成績啊!如果中國不控制人口的增長,每年經濟要保持百分之七八的增長速度,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其實也會影響到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不對?

宋華:那還用說?穿衣、吃飯、住房、交通、看病、教育等等,哪件事兒跟家庭的經濟情況沒有關係?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家庭還不很富裕,家庭人口越多,經濟負擔就越重,所以,計劃生育也是關係到每個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問題。

馬大為:中國這麼大,農村人口又特別多,一直堅持實行這個政策真不容易。

宋華:可不。控制人口增長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計劃生育工作在城市做得比較好,農村還有不少問題。傳統的"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念影響還很深。特別是一些比較窮的地方,有的夫婦儘管已經有了兩個女孩兒了,他們還是希望再生一個男孩兒。如果第三個又是女孩兒,他們也許還要生第四個。這樣生下去,當然會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馬大為:有不少外國人對你們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有看法的,他們不太理解這個政策。

宋華:其實只要客觀地分析一下,就不難理解了。就拿你們國家來說,它的面積比中國稍微小一點兒,可是人口卻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要是你們國家的人口跟中國一樣多,恐怕你們也得實行計劃生育。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在中國。如果中國不控制人口的增長,你算得出現在全世界會有多少人嗎?

馬大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不但關係到中國的發展,也闕繫到世界的發展。人們應該好好兒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J

(二)"多子多福"與"丁克家庭"

在中國農村,"重男輕女"和"養兒防老"的生育觀念影響是很深的。一對夫婦如果只生女孩兒,即使已經有了兩三個,也還要繼續生,總希望再生一個男孩兒。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勞動力對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父母老了、不能幹活兒的時候,就要靠自己的子女來照顧。女兒又要嫁到別人家,所以只能靠兒子,人們也就常說"多子多福"。如果沒有兒子,就會擔心自己老了以後怎麼辦。今天社會發展了,情況也不同了。各種社會保險制度已經開始建立,老人也有了退休全,不需要完全靠子女生活了。儘管社會上已經有了這些變化,這種"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在農村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城市裡的年輕人對生育問題卻有了新的想法。根據最新的調查,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居民中,有21%的居民"贊成"或者"比較贊成"結婚不要孩子。有一部分年輕夫婦選擇了"丁克家庭"。"丁克"是什麼意思?它就是夫婦倆都工作、沒有小孩兒的家庭。這種家庭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出現的,近三十多年以來越來越多了。現在,"丁克家庭"在中國也出現了。根據政府的調查,在中國城市裡,"丁克夫婦"的總數已達到60多萬對,以後大概還會更快地增加。"丁克家庭"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城市家庭的形式,正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發展。

中國的"丁克家庭"有兩大特點:一是夫婦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文化水平都比較高;二是他們的收入也比較高。對這種"結婚不要孩子"的生育觀念,赧上已經有不同看法了。不少人批評結婚不生孩子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對國家是不利的。可是,有些剛從大學畢業的夫婦認為不要孩子是很實際的考慮,對國家、對個人都是有利的。有些專家認為,生不生孩子,應該讓年輕夫婦自由地選擇。"丁克家庭"的出現,說明社會對個人的選擇更尊重了。對"丁克家庭"'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