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aTextT1
504 傳統與現代
1
傳統具有文化與經濟上的重要意義
鬥牛是西班牙古老的傳統,有千年歷史。最早是把牛當做拜神的祭品,十九世紀時成為西班牙的全民運動。
自1743年第一座鬥牛場在馬德里出現至今,西班牙全國鬥牛場已超過400座。鬥牛士穿耆十六世紀華麗的傳統服飾在鬥牛場中表演,一面利用手中的紅色披風激怒公牛,一面隨著音樂以優雅的姿勢避開攻擊,可說是文化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鬥牛士必須具備過人的勇氣、熟練的技術和冒險的精神,也是年輕人崇拜與學習的對象。鬥牛不但代表西班牙的傳統精神,更是重要的歷史文化。
旅遊業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每年3月到9月的鬥牛旺季,總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賞,其中奔牛節也是西班牙傳統文化的重頭戲,當地民眾和許多年輕的外國遊客,都在此享受與牛狂奔的刺激,以及西班牙人的熱情。鬥牛的相關活動每年都為西班牙政府帶來2.8億歐元的財政收入,提供20萬人就業機會。一旦廢止,對西班牙來說,將會是一場經濟災難。因此,這項傳統活動絕對有保存的必要。
鬥牛傳統之所以保留到現在,正是因為它代表了西班牙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也為戲劇、音樂、繪畫提供了無數靈感。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觀看奔牛節活動後寫了《太陽照常升起》這本小說,使奔牛節成為舉世聞名的節日。2013年,西班牙政府認為鬥牛不但不應該廢止,國家反而有責任保存並繼續推廣,於是將鬥牛列為國家保護的文化遺產,希望大家都能尊重這個由來已久的傳統。
2
過時的傳統不利生命教育
2016年7月,一位職業鬥牛士被公牛刺死,全球觀眾透過電視轉播,也都看到了這幕血淋淋的畫而。
西班牙每年約有2000場鬥牛活動,每場表演平均有三到六頭公牛死亡。在20分鐘的表演過程中,公牛不斷受到折磨與痛苦,最後被一劍一劍地剌倒在地,若是公牛刺死了鬥牛士,這頭公牛的母親就必須賠上生命。不管是對鬥牛士或是公牛,這種傷害生命的過時傳統,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存在。
俗話說得好,「不要把自己的決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道理,卻還是自私地為自己的決樂而虐待動物。全西班牙目前已有42所鬥牛學校,為十五歲的學生開設鬥牛課程,教導孩子們鬥牛的技巧,未來以鬥牛為職業,簡直是不可思議!有報導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5萬頭公牛因鬥牛而死亡,難道動物不能享有生存和不受傷害的權利嗎?鬥牛士這種傷害動物的職業值得尊敬嗎?社會不斷進步,觀念也應該隨著改變,任何不人道、以文化之名傷害生命的活動都應該廢止,不要再讓無辜的公牛與鬥牛士失去寶貴生命。
近年來全球保護動物的觀念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走上街頭,抗議這個古老的文化傳統;社群網站「臉書」也認為鬥牛既殘忍又暴力,禁止刊登鬥牛照片:世界動物保護組織也高喊:「現在該是廢止鬥牛的時候了。」民意調查顯示,高達58%的西班牙人反對鬥牛,僅19%的人支持。可見,多數西班牙人也認為這個傳統無須保存。事實上,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在2004年就宣佈禁止鬥牛活動,另有42個城市也反對鬥牛,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或牛因此受傷或死亡。
沒有人有權利把虐待動物當成娛樂活動,保護動物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保存一個不人道的傳統。反對鬥牛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西班牙旅遊時拒絕入場參觀鬥牛,這樣一來,鬥牛活動就能澈底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