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aTextT1
當代中文課程5
501 言論自由的界線
1
擁有言論自由才是真民主
「罵人垃圾,無罪!」「沒放颱風假?市長遭網友罵慘」……看到這樣的新聞,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覺得太誇張了、不可思議,於是也上網發表文章,批評司法判決沒有道理、政府無能。能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擁有言論自由的時代。
言論自由,顧名思義,是指人人都有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權利,這是民主制度的基礎。每個人都能接收各種來源的訊息,不受檢查及限制,也不必擔心說了什麼以後會被處罰。這樣的社會包容各種不同意見,即使是批評、反對也不例外。
不論是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或上街抗議,都展現f言論自由的力簸。正因為有言論自由,政府的決策受到入民的監督,無法胡作非為。想想看,一旦政府把發言權當做政治工具,民眾怎麼會不被洗腦?在言論被限制的情況下,還有人敢說真話嗎?人民又怎麼有機會爭取自己的權益?
人都有盲點,所以意見越是多元,不同立場的觀點越能得到平衡;當你受到批評,也有言論權來替自己辯護。如果有理,大家會跟你站在同一邊;若是無理取鬧,為反對而反對,也會有人跳出來批評指正。透過一來一往的討論和批評,真理將越辯越明,社會共識也慢慢形成。只有一種聲音的社會是無法進步的。
然而,每當提到媒體亂象,或是有人因為受不了網友的言論攻擊而自殺,大家就會開始批評言論過於自由。事實上,法律早就已經禁止發表仇恨性言論及不實謠言,那些仇恨性言論、不實內容所造成的霸淩現象,不是因為言論過於自由,而是因為那些人不懂得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誤解「言論自由」的意義。這是教育的間題,不該因此否定言論自由的價值,封住人民的嘴。
我們應該保護言論自由,因為這是讓有價值的想法,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裡,發出聲音的唯一方式。
2
濫用自由並非真自由
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不用擔心會因為反對政府、批評總統,甚至說錯一個字而被抓去關。可惜,很多人都濫用了這種白由。打開電視,名嘴們不是說著亳無根據的內容,就是隨意批評;網路上,鄉民躲在匿名制度的保護傘下,讓謠言滿天飛,或是自以為正義,惡意批評,引起更多的負面情緒。言論自由簡直成了這些人的護身符,難道他們都不需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嗎?吵個不停,真理就會越辯越明嗎?
言論自由不能完全沒有限制,網路言論尤其如此。網路匿名方式讓許多人更大膽地表達意見,加上網路傳播速度快,因此影響力更強大、更驚人。然而,這股力噩可能在人們有心或無意的清況下,對個人或社會造成威脅。的確,言論自由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我們看到太多自由被濫用的例子。只要立場不同,就攻擊、諷刺,可是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輕鬆面對這樣的言論。有人因此而得了憂鬱症,甚至自殺;多數人則選擇陌嘴不回應。網路鄉民以「言論自由」之名傷害別人,不芷是破壞了言論自由嗎?
除了網路,媒體人更應該管好自己的嘴巴。雖然目前有法律來處罰仇恨和歧視性言論,但事實上,媒體聰明得很,他們在標題加上「?」、「懷疑」或是「可能」這種模糊的方式,就是為了避開責任,法律根本處罰不到他們。名嘴們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擅長走在灰色地帶,就算被告,等法院判決確定,還不知得等多久,但傷害卻早就已經造成。
為了解決社會亂象,小自個人,大至媒體,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起相關責任;否則,政府就應該為了民眾安全與社會和諧而制定更嚴格的法律,約束已被濫用的言論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