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aTextT1
411 文化、種族的大熔爐
1
(美語補習班家長日時間)
張先生:真可惜,補習班就要結束營業了,以後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
張太太:如玉,以後要是有空的話歡迎常來我們家玩。
白如玉:謝謝,要是以後小明在英文方面有什麼問題的話,請隨時打電話給我。
張太太:小明的英文進步了不少,但他的越南話卻退步了很多。有時想想真氣人,我叫他跟我說越南話,他偏偏不聽,還是照說中文。
張先生:小明在臺灣難得有機會說越南話,再加上他不肯跟他媽媽練習,慢慢地越南話就退步了。
白如玉:小孩子如果能學好自己的「母語」,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在許多方面的學習上反而會更好。
張太太:是啊!就像我小時候在美國,父母跟我們姐弟在家說越南話;到了學校我就跟同學說英文;來臺灣念大學後,我才開始學中文的。
白如玉:哇!真難得,我以為張太太你是越南華僑,從小在家就說中文,所以中文說得那麼流利,好像沒有什麼口音。
張太太:謝謝你的誇獎,雖然我在臺灣已經住了十多年了,但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來適應這裡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及價值觀等。
白如玉:你真是了不起,會說那麼多種語言,又能適應那麼多種文化。
張先生:她在工作之餘也常常去「新移民多元文化交流活動中心」當志工。
白如玉:原來有這樣的地方啊!當志工要做些什麼事呢?
張太太:在臺灣每個縣、市都有這樣的活動中心。我能做的就是安慰那些外籍配偶,跟她們聊聊天。因為不少人有很多生活適應上問題,例如:想家、睡不著、寂寞、焦慮、後悔等情況,再加語言溝通的障礙,也不容易和臺灣本地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張先生:臺灣以往比較少面對多元文化的衝擊,所以社會大眾難以接受和認同這些跨國婚姻移民。
白如玉:是啊,其實美國早期也一樣。另外也曾經因為其他國家的人口大量移入,憂慮會降低人口素質而歧視移民。
張先生:這些新移民的家庭和子女,其實可能是臺灣發展全球化的重要資產。
張太太:面對不同文化,我們應以平等、尊重、學習的方式來相互瞭解。
張先生:面對新移民時,如果我們把他們當外人,他們就會成為外人。如果把他們當自己人,他們才會用自己人的態度面對我們。所以態度真的非常重要。
白如玉:我非常同意你們的看法。今天真高興有機會跟你們聊了那麼多,也讓我對臺灣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真謝謝你們。
張太太:哪裡,哪裡,也謝謝你這麼照顧小明,要常跟我們聯絡喔。
2
多元文化新臺灣
白如玉未臺灣以後,因為在補習班教英文的關係,而漸漸地和一些學生家長越來越熟。張先生夫婦就是那些家長之一,他們都曾在美國念書,所以對白如玉特別照顧。在臺灣,除了學中文和嘗試了瞭解臺灣的文化及社會外,白如玉也想多瞭解一些臺灣這二、三十年來的發展。每次補習班有家長日,白如玉都一定參加,這樣就可多與那些家長談談了。
白如玉聽臺灣朋友提過,臺灣的社會結構這些年來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是臺灣人口組成的變化。聽說現在每八個嬰兒中,就有一個雙親之一不是本國國籍,其中占最多數的是大陸籍與越南籍。以後這些兒童及其父毋親的總人數將會占臺灣人口相當的比例,對社會、經濟與政治發展都將產生影響。所有改變中,改變最多也是最根本的,將是種族與語言的多元化。可見將來所謂的「毋語」,恐怕就不只是現有的國語、台語、客語與原住民語了。
將來教育資源的分配與公平地對待就變得非常重要。學校不但要顧慮到學童的身心發展與適應,對缺乏課業指導的學童,也要積極輔導,不能讓這些學童輸在起跑點上,失去了競爭力,甚至沒有公平的發展機會。然而從正面的觀點來看,這種多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也會加速臺灣的全球化。
另一方面,臺灣地區的新生兒,近幾年己創下了歷史新低紀錄。出生率已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因為這個趨勢會加速臺灣社會的高齡化,對於下一個世代而言,將會是沉重的負擔。將來不但生產力不足,臺灣也很難與別的國家一較長短。臺灣若要持續發展,就應該正視新移民的家庭問題,並尊重、欣賞多元文化與積極面對其所帶來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