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aTextT1
310 我住院了
(李文彥走過來)
羅珊蒂:怎麼回事?你的手怎麼了?臉也受傷了,
李文彥:我出車禍了。我上個禮拜騎腳踏車來學校的路上被一輛車撞了。
羅珊蒂:你一定是為了趕時間,不遵守交通規則。
李文彥:哪裡是我的錯。我過馬路的時候,有一輛右轉車不讓我,把我撞倒了。我躺在地上,痛得起不來。
羅珊蒂:好可怕!當時有沒有人幫你?誰送你去急診室去了?
陳敏萱:你傷得嚴重嗎?(看著李文彥的手)是不是骨折了?
李文彥:是啊,我一進急診室,醫生就讓我去照X光。
陳敏萱:後來呢?
李文彥:醫生看了片子,要我住院開刀,我住院住了五天呢。
羅珊蒂:我聽說大醫院的急診室總是擠滿了人。如果情況不是緊急的話,有時候要等幾天才等得到病床,真的嗎?
李文彥:是啊,我那個時候痛得要命,醫生先給我打止痛針。可是他說還有更緊急的病人,讓我等一等。最快要到第二天才能動手術。
陳敏萱:出車禍的事,你家人知道嗎?
李文彥:員警幫我打電話給我阿姨。她一聽說要開刀,緊張得一直問醫生,有沒有危險,以後動作會不會受到影響。
羅珊蒂:醫生怎麼說?
李文彥:醫生說這不算大手術,可是開刀多少會有一些風險。至於動作會不會受到影響,得看受傷的部位。最好的情況大概可以恢復八成到九成。
羅珊蒂:你現在覺得怎麼樣了?
李文彥:我還好,不怎麼痛了。可是很不方便,連穿衣服都要別人幫忙。只好搬到阿姨家去住一段時間。
陳敏萱:你在阿姨家還習慣嗎?
李文彥:我跟阿姨很親,她像媽媽一樣地照顧我,每天都煮魚湯給我喝。你看我現在除了手不太方便以外,不是都很好嗎?
陳敏萱:喝魚湯?你阿姨為什麼讓你每天喝魚湯?
李文彥:阿姨說多喝魚湯,傷口會恢復得比較快。哎呀,我應該要走了。我得去看醫生。明天見。
2
醫病還是醫美
何雅婷的香港朋友愛林聽說臺灣的微整型技術在亞洲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價錢又合理,因此她趁休假到臺灣來做微整型。有許多像愛林這樣的外國人利用假期來臺灣做醫美手術。他們希望假期結束以後,能變得更迷人,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
根據調查,百分之六十一的人認為整型除了可以增加自信,還可以改善職場的人際關係。另外,研究也發現,外表好看的人收入比外表普通的人多百分之十到十五。因為這樣,這幾年醫美成為很大的商機,一年有好幾百億的產值,而且一直在增加。也因此,全臺灣44,000多位醫生,其中有12,000多位從事醫美。
醫生的工作是醫治病人,社會地位一向很高,但是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醫生選擇去做一般人認為不需要太多專業技術的微整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在一般的醫院工作辛苦,待遇又不高,另外一個是社會環境改變了。
就拿公立醫院外科醫生來說,每星期工作時間超過一百個小時,但是薪水只有十萬塊。可是當微整型醫生,每星期只要工作四十五個小時,薪水卻是兩、三倍。另一方面是價值觀的問題。以前醫生受人尊敬,可是現在的病人動不動就告醫生;平均每天最少有一位醫生被告;醫療糾紛也給醫生帶來很大的壓力。
很多人擔心,我們的醫療品質會不會因為那麼多外科醫生去從事整型工作而受到影響?可是如果醫生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不能改善,我們怎麼能怪他們選擇醫美。再說,醫美也是幫助人找回自信,開始新生活的好方法,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