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一月二十三日 戚繼光大破海盜
明朝的時候,中國沿海一帶許多遊手好閒的流民,常常勾結了日本的海盜“倭寇”,殺人放火,搶劫善良百姓的財物,做盡了壞事。這些海盜天不怕地不怕,卻只怕一個人,那就是戚繼光。
戚繼光小時候,讀書非常用功,不過他可不是書呆子,除了讀書,他也喜歡玩遊戲,尤其喜歡玩打仗的遊戲。
戚繼光在玩遊戲前,總是會告訴其他小朋友:“打仗一定要勇敢,而且還要照顧和自己一國的人,這樣才會打勝仗。”假如有一個小朋友向另一國投降了,就會被戚繼光趕出去,不能繼續參加遊戲。
有一天,這群小朋友又聚在一起玩,不知道怎麼搞的,一個小男孩跌倒了,額頭正撞在尖尖的石頭上,流出鮮紅的血,人便昏了過去。
其他的小孩看到這個情形,害怕得一下子全都跑走了。只有戚繼光十分鎮定,他想把受傷的孩子背起來,但是用盡全身的力量,卻背不動。戚繼光想了想,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這個孩子的家裡,去通知他爹孃,帶他們到出事的地方。這一來,才保住孩子的命。
這件事很快地傳開了,大家都稱讚戚繼光是個好孩子。鄰居一個大叔問他:“萬一那孩子的爹爹不講理,認為是你把他推倒的,不聽你解釋就罵你一頓,這不是很冤枉嗎?”
戚繼光笑笑說:“我去通知他爹孃,救了他一命,自己挨頓罵又算得了什麼呢?”
大叔馬上豎起大拇指,誇獎他說:“好孩子,你不僅聰明勇敢,又肯負責任,將來一定有出息!”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戚繼光長大了,而且果真成為一個有名的大將軍。
那時候,沿海各地鬧海盜,百姓過著痛苦的生活。皇帝知道戚繼光很會打仗,就派他去對付可惡的海盜。
戚繼光一到浙江,立刻就找出為什麼海盜不容易消滅的原因:一是因為官兵太散漫,沒有紀律;二是因為海盜熟悉地形,所以神出鬼沒,行動迅速。戚繼光心裡明白,要打敗海盜,就必須針對這兩方面著手。
首先,他親自挑選老實健壯的鄉下人,教他們基本的作戰方法,嚴格地訓練他們,編練成一支有紀律的軍隊。他又仔細觀察了沿海的地形,創出一個非常厲害的陣法,叫“鴛鴦陣”。這個陣法,就是把軍隊編成許多小隊,每一小隊分成兩組,每組五人,頭一個士兵利用擋箭牌、短刀,第二個用狼牙棒,第三、第四個用花槍,第五個用鈀叉。打起仗來,兩組一起進攻,不但後面拿長武器的要幫助前頭進攻,而且左右兩組更要互相護衛,就好像一對鴛鴦一般,不可分離。
除此以外,戚繼光為了使軍隊行動更迅速,還發明一種簡便乾糧“光餅”,就是把普通的圓餅中間穿個洞,再用繩子串起十多個餅掛在腰間。這樣一來,士兵行軍到了中途,就隨時可吃,不必花時間生火煮飯了。
於是,一支紀律嚴明、有膽量、行動又快如閃電的“戚家軍”終於成軍了。
戚家軍一和海盜交戰,就連連大勝,幾場勝仗打下來,把浙江的海盜消滅了大部分。剩下的海盜灰頭土臉地逃到福建,躲進福建海盜最大的據點 橫嶼。
戚繼光也不放棄,很快地帶兵南下,駐紮在橫嶼附近,等待適當的進攻時機。可是,橫嶼的地勢非常特別,每當漲潮的時候,它是個四面環海的海中孤島,如果乘船去,還沒上岸,就會被海盜發現。退潮的時候,橫嶼和大陸的中間,卻會露出一條窄窄的淺灘,但是佈滿了爛泥,很不容易通過。
就因為橫嶼有特別的地理形勢,所以從來沒有軍隊能攻得進去,這回海盜也認為萬無一失,一定能阻擋住戚家軍。沒想到一個烏雲滿天的夜晚,潮水嘩啦嘩啦地退走後,橫嶼上的海盜突然被戚家軍的陣陣喊殺聲驚得四處逃竄,大叫:“天呀!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他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原來,戚繼光選定了這個沒有月光的晚上進攻,命令士兵除了武器外,每個人還要拿一束雜草,另外他又叫每個士兵口裡咬著一根筷子,不準出聲。等潮水漸漸退去,泥濘的淺灘一出現,大家就悄悄掩過去,把雜草平鋪在泥地上。軍隊踏著雜草,很快就上了橫嶼,而踩著雜草發出的沙沙聲,也被巨大的潮聲掩蓋了。所以在海盜發覺以後,戚家軍就已經攻進了他們的堡壘。
盤踞在橫嶼的海盜一點準備也沒有,這一仗,被戚家軍殺得片甲不留,很快就完全被消滅了。
戚家軍把雜草平鋪在淺灘的泥地上,悄悄登陸橫嶼,攻進海盜的堡壘,把海盜殺得片甲不留。
戚繼光不僅能運用智慧,出奇制勝地打敗敵人,他還積極地使用新武器作戰,這其中還有一段稀奇的故事呢。
據說,中國在明朝就有了發射火藥的槍,叫做“鳥銃”和“火鼠”。戚繼光知道這些新式的武器威力強大,所以他下令製造大批的鳥銃和火鼠,並且常常帶部下到山裡練習打靶。
“砰、砰”的槍聲,每次都把山裡的飛鳥和野獸嚇壞了,逃得一隻也不見。只有幾十只猴子悄悄躲在濃密的樹叢裡,偷看戚家軍立起二三十面大靶,拿槍射擊畫在靶上的人。靶上畫的人披散著頭髮,長得吊眼睛、豎眉毛,正像可怕的海盜。
一天,戚繼光接到漁民的報告,說有七八千個海盜上岸來搶劫,戚繼光知道自己的軍隊人數太少,恐怕這回不能硬碰硬地作戰;再說,即使能打勝,也會有大半的海盜從容地逃回海上。於是戚繼光就想出一條計策:先把鳥銃和火鼠藏在山頂的石洞裡,戚家軍再假裝打不過海盜,把他們引上山,然後反過頭來拿火槍轟擊海盜,叫他們沒法子一下逃出海。
大家一接到命令,立刻就照計劃去做。可是,戚家軍把海盜引上山以後,跑進山洞一看,哎呀!山洞裡空空的,所有的火槍都不見了,大家都吃驚得慌了手腳。
這時候,只聽見“砰!砰!砰!”洞外突然響起火鼠和鳥銃發射的聲音。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衝出去一看,都呆住了!怎麼居然會是山上的猴子在爭著燃放火槍,攻打海盜呢?
原來這群猴子平時看見戚家軍射擊靶上畫的海盜,非常好奇,這天就偷偷把藏在山洞裡的槍拿出去玩。沒想到真的海盜披散著頭髮,惡狠狠地追著戚家軍,闖上山來。猴子一見,覺得這些海盜長得可真像戚家軍畫在靶子上的人啊,就模仿戚家軍舉槍向海盜射擊。沒想到,連猴子也來幫戚繼光作戰,可把海盜給轟慘了。
後來,戚繼光帶著戚家軍經過幾百次戰役,終於把海盜消滅了一大半。殘餘的幾百名海盜只得逃回日本,或是跑到遠遠的南洋,再也不敢到中國沿海來搶劫了。
給媽媽的話:
戚繼光是明代中葉不可多得的良將,他曾在北方整頓邊防、剪除邊患,威名遠播塞外。但他最著名的功業卻是肅清東南沿海一帶猖獗多年的倭寇,使海界清平無事,當時人都認為“微繼光,幾無閩”。但是,明朝政府因為海盜擾邊所實施的海禁,並未因為戚繼光海防有功而解除,此後也不鼓勵對外貿易,至多只是有限度地開放幾個港口。清朝也沿襲此種政策,形成中國幾百年閉關自守的局面。
●大圖採壁畫風格描繪戰爭場面,又以長卷形式表達。圖中的兵器、武士與將軍服裝皆參考史料繪成;左側打赤腳且不見軍紀章法的流寇,明顯異於戚家軍具有組織陣式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