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十月二十二日 五彩的玉田
從前,無終山的山腰上有一棵大樹,大樹下襬了一個貼有“奉茶”兩個字的大茶壺。路過的人走了一大段山路,口乾舌焦,一看見茶壺,都會立刻停下腳步,喝喝茶水,歇歇腿。清涼的茶水灌入火熱的喉嚨,大家都會不由得讚歎起來:“這水真甘甜啊!這茶葉真香啊!”
到底是誰那麼好心腸,會在這裡奉茶呢?
原來,奉茶的好心人就是住在無終山一個山窪裡的年輕人伯雍。伯雍是個孝子,因為父母都葬在山頂上,所以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上山到父母墳前祭拜。無終山又高又陡,爬上去十分吃力,伯雍每次都是一身大汗,喉嚨像火燒似的乾渴,這當兒,他總會盼望著:“要是有杯水喝喝該多好啊!”偏偏這附近沒有人家,也沒有山泉。
無終山的山頂上有一座古廟,伯雍看見上山進香的人都和他一樣乾渴,就下定決心每天提一大壺茶水到山腰上,奉茶給大家喝。
有一次,伯雍提著茶水上山,遇到一位上廟去燒香的姑娘,姑娘長得像白蓮花一般好看。伯雍連忙問人家:“這是誰家的姑娘啊?”
“這位姑娘叫做鈺兒,是徐員外的女兒。”別人這樣告訴他。
伯雍自從見了鈺兒以後,常常想起她,一心一意要娶她做妻子,便去向徐員外提親。徐員外知道他孤苦伶仃一個人,斜著眼睛瞧瞧他,不屑地說:“要娶我的女兒呀,必須用一雙白璧做聘禮!”
伯雍只得打消娶鈺兒的念頭,因為他是個連玉都沒有見過的窮小子,哪來一雙白璧呢?但是伯雍仍然常常想念著鈺兒。
一天,伯雍照常提水上山奉茶。一位矮矮胖胖的老公公喝了茶水以後,就問伯雍:“你每天辛辛苦苦地提茶水上山來,一分錢也不收,這不是太傻了嗎?”
奉茶的伯雍對老公公說:“看見路人喝了我的茶水,解除乾渴,我就很快活了。”
奉茶的伯雍對老公公說:『看見路人喝了我的茶水,解除乾渴,我就很快活了。』
老公公拍拍伯雍的肩膀,笑呵呵地說:“你真是個熱心的人!”說完,他從口袋裡取出五顆石子,送給伯雍,說:“年輕人,我可不白喝你的茶水噢!你回去把這些石子種在田裡,當你看見山頂上的天空出現一顆最亮的星星,種在田裡的石子就會發生叫你驚奇的事情!”伯雍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老公公一轉眼就不見了。
伯雍看看手中的石子,大小與普通的石子一樣,卻有五種不同的色彩。他半信半疑地在田裡種下它們,還澆了點水,但是過了幾天,他便忘記這件事情了。
一天夜晚,伯雍坐在家門口想念鈺兒,忽然看見無終山頂上亮起一顆特別晶瑩亮眼的大星星,他一下想起老公公的話,趕緊到田裡去查看他種下的石子。
一片漆黑中,伯雍模模糊糊地看見田裡冒出一陣輕煙,好像有一些亮亮的東西發芽似的鑽出了地面。等他揉揉雙眼再看清楚,不禁呆住了。只見月光照射下,一塊塊石頭般的東西,放射出五顏六色柔和的光芒,紅的、紫的、綠的、藍的、白的……映得整個山窪都是亮瑩瑩的。伯雍伸手去摸,覺得沁涼沁涼的,又細緻又光潤。他不禁高興地叫起來:“原來老公公送給我的石子能夠生出美玉啊!”
地裡冒出輕煙,伯雍眼看著一塊塊光潤瑩亮的美玉長出來,不禁呆住了。
其實,不但是石子生出了美玉,美玉本身還能夠不斷生出美玉呢。只聽得一陣琤琤 的聲音,很快地,滿地都是美麗的玉石了。
伯雍興奮地想著:“這下我可以娶鈺兒了!”他一口氣挖採下五大塊不同顏色的玉石,請工匠琢磨成光彩奪目的五雙璧玉,送到徐員外家。嫌貧愛富的徐員外本來要求的是一雙白璧,現在卻看見伯雍拿出五雙沒有一丁點瑕疵的上好美玉,不禁大吃一驚。伯雍把璧玉的來歷說了,徐員外也就很高興地收下聘禮,答應這門親事,將鈺兒嫁給了伯雍。
伯雍和鈺兒結婚以後,日子過得十分快樂,夫妻倆繼續在無終山的山腰上奉茶。冬天,他們溫熱的茶水暖和了路人的心口;夏天,他們的涼茶則滋潤了路人的喉嚨。
後來,皇帝聽說玉石生玉的事情,親自來無終山上查看,並且把這個地方賜名叫“玉田”,從此伯雍的家鄉就改名為“玉田縣”了。
給媽媽的話:
“奉茶”是件推己及人、有益公眾的事情,今天在鄉村或是都市都還可以見到有人奉茶,這與借人使用“良心傘”,同樣使人覺得溫暖。本篇故事改寫自晉朝幹寶著的《搜神記》,雖然虛構,但是河北省確實有玉田縣這個地方。
●大圖為神話式彩畫,鮮豔的色彩讓畫面充滿仙靈之氣,石頭的畫法又與雲卷呼應,表現精巧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