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四月二十六日 神農大帝誕辰 神農嘗百草

明朝人所畫的神農圖像。

小朋友,我們現在生活過得非常方便、富足,尤其在吃的方面,山珍海味、青菜水果,種類非常多。你能不能想象:原始時代的人,是什麼情況呢?

在一片莽莽的森林裡,虎、豹、熊、鹿到處奔竄、吼叫。河邊、山谷邊,一叢叢的野生植物,都垂掛著各種瓜果,晶瑩滾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雨天過後,潮溼的地上冒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蕈子,更是讓人流口水。披著獸皮的原始人,餓了,就拿著石塊去追打野獸,或是摘些野果蕈子來填飽肚皮。渴了,就到溪邊捧起水來喝。

但是捕捉野獸既辛苦又危險。有時追跑一整天,一點收穫也沒有,反被凶猛的野獸咬傷。野果或蕈子呢?有的甜美多汁,讓人吃了還想再吃;有的雖然顏色鮮豔誘人,吃下肚子後,卻讓人哇啦哇啦吐個不停,甚至臉色發紫,中毒死了。

“自然界中,有這麼多的植物,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呢?真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們。”大家都這麼想。

那時,人類已由不斷遷移的遊牧生活,漸漸定居下來,成為一個部落。其中有位很有愛心的部落酋長,名叫神農氏。

仁慈的神農氏,看到很多人吃了有毒的野果,弄得上吐下瀉,甚至喪失生命,心裡很難過。他想:“應該有人先去嚐嚐各種植物,把經驗告訴大家,這樣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啊!”

他決定親自去做這件事。許多年輕人知道了,都說:“這個工作蠻有趣的,也很有意義,讓我也參加一份吧!”

第二天,神農氏就帶著一群年輕人,開始到田野間工作。

那時正是炎熱的夏天,他們在火辣辣的太陽下,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山,越過一片又一片的原野,汗流滿面,腳磨出血,到處去尋找各種可吃的植物,採集了帶回去,讓大家認識。

他們把漫山遍野的植物,一樣一樣摘來嘗。“呸呸!什麼東西這麼苦?”突然,有一個人不停地吐口水,原來他嚐到一種很苦的植物 黃連。“真倒黴!”他說。其實更倒黴的是另一個矮小的年輕人。他摘下一片葉子嚼了幾口,突然兩眼發直,口吐白沫,手腳不停地抽筋。“哎呀!不得了,又有人中毒了。”大家都慌成一團。這時,神農氏很鎮定地取來一些草藥,把它們搗爛,擠成汁給他喝。不久,那人才漸漸醒過來。

仁慈的神農氏嚐遍滿山遍野的植物,不但替人們選出好吃的食物,也教人如何利用草木來治病療傷。

“真可怕,天天有人中毒,我不想幹了。”炎熱的太陽,加上連續的中毒,年輕人一個個走掉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傻乎乎的農夫。“太累了,我們回去吧!”傻農夫也這麼說。神農氏卻一點也不退縮。他不斷地嘗,不斷地教導大家。

漸漸地,他們發現有的植物葉子好吃,有的是果實好吃,還有一些卻是飽滿的地下莖好吃。顏色太鮮豔的植物,很可能會有毒,最好不要去碰;嘗過後令人神清氣爽、筋骨好像特別靈活的草,通常可以用來治病……

雖然這樣,他們還是常常中毒。曾經有一天,神農氏從早上到天黑,一共中了七十次毒,把傻農夫嚇得團團轉。幸好靠著從神農氏那兒學來的一些藥草知識,才把神農氏救活了。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他們已經分辨出幾百種可以當食物或藥草的植物。大家就靠著這些可以吃的植物,來治病或填飽肚皮,對於有毒的植物則避得遠遠的,碰都不敢去碰。

一天,神農氏看到森林邊,爬著一種開小黃花的藤蔓,好像是藥草,也可能有毒。他遲疑著要不要摘來嘗?

“我來,我來,這種葉子味道一定不錯。”傻農夫自告奮勇要去嘗試。“別動!這可能有毒,還是我來吧!”神農氏把傻農夫攔住,考慮了一會兒,還是摘下一片嫩葉來嘗。

他嚼了兩口,味道好像不錯。再嚼兩口,突然覺得不太對勁。過一會兒,額頭開始冒汗,臉色也漸漸蒼白。“怎麼了?怎麼了?”傻農夫慌了手腳,趕緊找藥草擠汁給他吃。可是神農氏的臉色由慘白變成紫黑,終於昏迷不醒,最後中毒死了。

仁慈的神農氏為了所有的百姓,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天帝,就任命他做管農業的神,保佑農作物生長。

據說,成為農神以後的神農氏,常常化作一個白鬍子老人,在田野間教大家認識植物。他手上拿著一根神奇的鞭子,只要朝植物身上輕輕一打,有毒的植物就會顯出特別鮮豔、怪異的顏色。這樣,植物有毒無毒,立刻可以分辨出來。

神農氏不但替人們選出幾百種好吃的蔬菜、水果,也教人認識各種草木的特性,知道有些能治病,有些能療傷。後來有人根據神農氏嘗百草的經驗,寫了一本《神農本草經》,教人如何用草藥來治病。

現在我們到市場,可以看到紫亮亮的茄子、白胖胖的蘿蔔、細長長的絲瓜,更有各種新鮮的水果。到中藥鋪去,還可以看到許多用草根樹皮提煉而成的藥,這都該感謝神農氏啊!

因為大家對神農氏非常敬仰,尊稱他為“神農大帝”,或稱“炎帝”,並在各地建廟供奉他。每年四月二十六日,神農氏生日時,各大寺廟都要舉行隆重祭典,熱烈慶祝一番呢!

我們常常自稱為“炎黃子孫”,炎是炎帝神農氏,也就是說,我們都是神農氏和黃帝的後代啊!

根據史家的說法,“神農氏”可能是個對農具與耕作方法有功的部落,後人遂將人類社會由畜牧生活進入農業生活,這段文明的躍升歸功於神農氏,並視之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

●圖畫是參考六朝壁畫風格,表現石拓的感覺,並加以上彩,其中白色線條代表陰刻。圖中,神農身處各種植物間親嘗百草,百草暈染得特別細緻美麗;神農的造型仿篇頭下方的明代神農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