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一月十七日 烽火戲諸侯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最先在黃河流域一帶定居下來,那兒的土地肥美,種出來的穀物又香又甜,祖先們耕種、建設自己的家園,過著富足的農業生活。
可是,在黃河流域北面的廣大草原上,卻住著強悍的遊牧民族。由於氣候寒冷,土地乾燥,這些遊牧民族一年到頭趕著他們的牛羊,尋找有水有草的地方,生活很不安定,常常缺少食糧。他們看到中華民族生活那麼安定,有豐富的食物可吃,有絲綢的衣服可穿,又有堅固的房子可住,心裡十分嫉妒。常常在我們祖先秋天豐收以後,發動大隊兵馬,南下搶劫,使得人們提心吊膽。
中華民族發展到周朝時,在周公的治理下,生活得更加富裕、安定,夷、狄等遊牧民族都被征服了。只是西方的犬戎,仍然十分頑強。
周朝為了防範他們入侵,想了一個好法子,在京城外的各條交通要道上,搭起許多烽火臺,外敵侵入時,如果是白天,就用狼糞燒起烽煙;如果是晚上,就用柴草燒起火。一座座烽火臺接連燃燒起來,遠方的諸侯看見直直升起的狼煙,或是熊熊火光,都會率軍隊來保衛王室。烽火臺一直髮揮了很好的防衛效用。後來,周朝王位傳到了周幽王。
周幽王是個喜歡享樂的君王,褒姒是他最寵愛的妃子,長得十分美麗。幽王為她著了迷,整天什麼事都不管。
使幽王感到遺憾的是,褒姒雖然長得漂亮,臉蛋總是冷冰冰的,沒有絲毫笑容。幽王常常想:“褒姒這麼美,如果有一天,一朵笑容漾開在她美麗的臉龐上,不知該有多美啊!”
幽王不理國事,想盡了法子,只為博得褒姒一笑。
他請了全國最會說笑話的人,每天晚上為褒姒講一個好聽的笑話,但是一共講了一百零三夜,宮女們夜夜都笑得東倒西歪、上氣接不了下氣,只有褒姒,嘴角仍是平平靜靜的,不曾牽動一下。
幽王皺著眉說:“我的好褒姒,到底要怎麼樣,你才肯笑呢?”他搔頭抓耳,挖空心思地出點子。
一天,幽王請來全國所有的小丑,表演給褒姒看。小丑們戴起假鬍鬚,穿起長袍,拖著長長的袖子,扮起大花臉,使出全身法寶,在宮裡跑上跑下,一忽兒扮鬼臉,一忽兒學豬叫,一忽兒故意踩到自己長長的袖子,摔得人仰馬翻,宮殿的屋頂都快掀開了。
可是,褒姒冷冷看著這一切,嘴脣仍是緊緊地閉著,一聲也沒吭。
“褒姒呀,褒姒,到底要怎樣你才肯笑呢?”幽王在宮殿中,走來走去想法子,鞋都快磨穿了呢!
幽王突然想到:“對了!讓褒姒當皇后,她一定會很開心的。”幽王就把原來的皇后廢了,讓褒姒當皇后。可是褒姒不知吃了什麼定心丸,硬是不肯笑一下。
幽王這下真是無法可想了,只有帶著褒姒出去散散心。
一回他們來到城門上,只見城中搭著一座高高的臺子,京城外各條道路上也搭著同樣的臺子,褒姒好奇地問:“咦,那是什麼呀?”
幽王說:“那是烽火臺啊,如果敵人來攻打我們,只要點起臺上的烽火,諸侯看見這個信號,就會來救我們。”
褒姒好奇地說:“真的啊?可是我不相信遠處的諸侯看得見狼煙。”
“你不信?那我來點給你看看。”幽王立刻下一道緊急命令,通知守將們點起城外所有的烽火臺。
一位守將說:“大王,現在又沒有敵人來攻打,為什麼要點烽火臺呢?這樣做,以後諸侯就不會再信任這個信號了。”其他的守將也勸著:“是啊,大王不該隨便地點燃烽火。”
幽王為了褒姒,才管不了那麼多,大聲地罵道:“你們都給我閉嘴!快去點上烽火,敢違抗命令的,一律處死。”
守將們只好乖乖地在臺上點起狼煙。
諸侯看見狼煙,慌忙帶領軍隊趕來,好不容易才把軍隊整頓好,卻不見敵人的一兵一卒,只見國王和皇后在城上笑個不停,他們才恍然大悟,自己受騙啦!
哇!一霎時,廣大的草原中,各處的烽火臺一座接著一座地緩緩升起白色的狼煙,直上雲霄,十分壯觀。說也奇怪,大風吹起,也吹不散這股股狼煙。
沒多久,幽王和褒姒看見遠處黃沙滾滾,車馬奔騰,諸侯們真的率領著部下,駕著華麗的戰車,急急地趕來了。
他們的神情緊張,服裝不整,不是帽子戴歪了,就是衣服穿反了,慌慌亂亂的,隊伍不成隊伍。只聽見“乒乒乓乓”車輪撞車輪、兵器碰兵器的聲響。小兵們跌跌撞撞,將軍們扯開喉嚨大聲呵斥,真是亂成一團。
褒姒在城上看見軍隊慌張散亂的滑稽模樣,禁不住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幽王詫異地回過頭來,這下他可看呆了,只見一朵花般美麗的笑容綻開在褒姒粉白的臉蛋上,露出潔白的牙齒,嘴脣顯得更加紅潤甜美。就像很少開放的花突然開了,人們會覺得它特別好看,褒姒的笑容也收到特別效果,簡直美得出奇。幽王捨不得挪開目光,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
城下的諸侯,好不容易才把軍隊整頓好,抬頭一瞧,只見國王和皇后嘻嘻哈哈地直笑,卻不見敵人的一兵一卒,才恍然大悟,自己受騙啦!氣得心裡暗罵:“可惡!可惡!”
褒姒的笑容是那麼動人,幽王看了還想再看,就常常命令守將點起烽火。起先諸侯們還遠巴巴地急忙趕來,又憋著滿肚子的氣回去,後來受騙趕來的諸侯就一次比一次少了。
有一次,犬戎的大軍真的攻向京城裡來了,千匹馬,萬匹馬,踏起飛揚的沙石。幽王緊張極了,趕忙命人點起烽火。但是到城下擠滿了敵人的軍隊,卻沒有一個諸侯帶領將士趕來。
原來諸侯受騙多次,這次再也不願意上當了。
幽王只有帶著褒姒到處逃竄。貪圖享受的他,最後終於吃足了苦頭,被犬戎殺死,美麗的褒姒也被敵人擄走了。
大風吹過,陣陣黃沙揚起,烽火臺寂寞地佇立在廣大的草原中,人們再也沒有必要去點燃它了,因為諸侯不再信任它所發出來的訊號,更不信服周天子了。
給媽媽的話:
幽王為取得褒姒一笑,屢次點燃烽火臺的舉動,就彷彿是放羊的小孩大喊“狼來了”的故事一般,諸侯再也不信任幽王了。犬戎之禍後,周朝被迫將國都由西向東遷,稱為“東周”,在幽王以前的周朝,叫“西周”。從那時起,烽火臺失去效用,後代需要花費數不清的財力、物力與心思,去防患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圖畫為描述歷史故事的彩畫,戰車與兵器造型參考周朝史料,圖中可見馬的頭頸鬃毛都已工整束好。遠處狼煙高躥,近處則煙塵滾滾,顯示部隊匆忙上陣,與高踞城牆笑看的幽王、褒姒形成諷刺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