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8.1 基本理論
經驗曲線的概念建立在古語“熟能生巧”的基礎上。一件物品不僅可以被更好地再次生產出來,而且可以在更短的時間裡再次生產出來,而在相繼的生產中,生產水平會不斷地提高,時間會不斷地縮短。這個概念尤其適用於勞動密集型項目,如勞動力預測已經變得乏味和消磨時間的那些重複的生產項目。
直到20世紀60年代,經驗曲線的意義才真正體現出來。波士頓諮詢小組的相關人士表示,每當累積的生產翻倍的時候,總的生產時間和成本將持續地、可預期地縮短與降低。而且,波士頓諮詢小組還表示,經驗曲線的影響滲透到了其他一些領域,如化工、鋼鐵和電子產品的生產。
今天的決策者經常通過衡量一個公司的市場份額來斷定公司的盈利程度。當市場份額上升、盈利增加時,這更多的是因為生產成本的降低大於毛利的增加。這就是經驗曲線的影響。大的市場份額允許公司建立大的生產廠地,這樣固定資產的成本將分散到更多的生產物品上,當然這也就降低了單位成本。這種效率的提高讓我們想到了規模經濟,這可能也是大公司比小公司有更高效率的主要原因。
資本設備成本遵循生產容量的0.6次方的規律。例如,設想一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是35 000件物品,這個企業的建設成本為1 000萬美元,如果這個公司要建立一個年生產能力為70 000件物品的廠房,建設成本將是多少呢?

我們求出了建立新廠房的建設成本大約是1 500萬美元,或者是舊廠房成本的1.5倍(要得到更加精確的計算,成本的調節必須考慮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