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 Harold Kerzner 項目管理 v12

17.3 風險管理的定義

PMBOK ® 指南,第6版

11.2 識別風險

所謂風險管理,是指處理風險的行為或實踐活動,包括制訂風險計劃、識別風險、分析風險、制訂風險應對計劃及風險監控。

風險管理並不是一項侷限於風險管理部門本身的獨立活動,它實際上是全面項目管理的一部分。風險管理應該與關鍵的項目過程緊密相連,包括全面管理、系統工程、配置管理、成本、設計/工程、掙值、製造、質量、進度、範圍及測試等,但不僅限於此。(項目管理和系統工程是兩個典型的高級項目過程。風險管理經常與這兩個過程相聯繫,因此風險管理也是一種典型的項目管理。)

合理的風險管理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是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它的目的是提高項目成功的概率。舉例來講,某一項網絡工程(如路由器)需要發展一種新技術,該工程所要求的進度為6個月,但項目設計者卻認為9個月時間較接近實際情況。如果項目經理是主動反應類型的,他會馬上擬定一份處理風險的計劃。如果項目經理是被動反應型的(如“問題解決型”),他可能無動於衷,直至有事件發生。那時,項目經理再做出反應,但可能已經因此失掉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在失掉的這段時間內,本來可以制定一些預防性的措施,至少可以排除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與項目啟動時相比,這時成本、技術績效、進度和風險等設計方案空間將大大縮小。)因此,合理的風險管理應盡力減少某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可能性);如果發生,則盡力縮小其影響範圍,從而提高項目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