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David Whetten 管理技能開發 v8
前言
給學生的一封信
為什麼關注管理技能的開發
一些學生,特別是相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有時會問我們,為什麼“技能開發”課程要比傳統的授課或是討論的方式需要更多的時 間和努力。
原因1:它關注於有效的管理者真正“做什麼”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1975)在一篇著作中提出,管理教育幾乎就沒有真正提到管理者一天天究竟做些什麼。他進一步指出管理學課本只是向學生介紹領導理論而忽視了有效管理 實務。我們十分贊同明茨伯格的觀點,所以本書中,我們的著眼點在於確定有效管理者的關鍵能力。
儘管沒有兩個管理者的工作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導論中,我們經過研究總結,強調了10項個人技能、人際關係技能和團隊技 能。每章陳述一項技能。
個人技能
1.開發自我意識
2.管理個人壓力
3.分析性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人際關係技能
4.通過支持性溝通建立關係
5.獲得權力和影響力
6.激勵他人
7.衝突管理
團隊技能
8.授權與委派
9.建設有效的團隊和團隊合作
10.領導積極的變革
與我們關注的促進有效管理實務一致,這些章節提供了關於如何處理現代各類管理難題的指導,包括:“我怎樣幫助其他人接受新 的目標、新的想法和新的方法?”“我怎樣鼓勵那些感覺落伍或是落後的人?”“我怎樣幫助裁員中的‘倖存者’重新振作起來?”“我怎樣讓工作日程和人生觀完全不 同的人在一起工作,尤其是在高壓力和不確定性時期?”
任何人關於這些答案就是“常識”的不屑評論都會使人們想起威爾·羅傑(Will Roger)的精闢觀點:“常識並不平常。”此外,研究還表明,在一些案例中,管理者的“常識”並不是“判斷力”。
本書和相關課程的前提是,有效管理實務的關鍵是在實踐中有效運用管理技能,即具有判斷力的管理者的一貫做法。
原因2:它與有效教學和學習的原則保持一致
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學教授提醒年輕教師:“如果你的學生不想上你的課,那你就不是在授課——只是在講話!”以下是一些高等教 育的權威對有效教學以促進學習的建議。
“所有真正的學習是主動的,而非被動。學習是以學生為主導的發現過程,而非教師。”(Adler,1982)
“學習者不是觀眾。學生學習不僅僅是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記住預先整理好的筆記然後背出答案。學生必須將學到的知識寫下 來,把它與以前的經驗聯繫起來並且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他們必須使學到的成為他們的一部分。”(Chickering&Gamson,1987)
在邦威爾和埃爾森(Bonwell&Elson,1991)關於主動學習的著作中列舉了7條關鍵特徵。
1.學生不是被動地聽講。
2.學生參與各項活動(比如閱讀、討論、寫作)。
3.主動學習更少地關注信息傳輸,更多地強調學生技能開發。
4.主動學習更多地強調態度和價值的探索。
5.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特別是成人學習者。
6.學生在他們的老師同學那裡得到即時反饋。
7.學生進行高層次思維(分析、綜合、評價)。
我們寫作本書的目標是將理論研究的學術領域與有效實踐的組織領域連接起來,幫助學生將這兩個領域的原理轉化為個人實踐。為 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在導論中制定了一個“積極”五步學習模型。基於從教師和同學那裡收集到的真實反饋,我們有信心說,本書首次提出的積極學習模型是已經得到 證明的、精熟的管理技能教育。
學好這門課的小貼士
不論你是個大學生、MBA學員,還是有經驗的管理者,我們基於多年的管理技能教學經驗,為你提供以下學習建議,使這門課成 為有意義的個人學習經驗。
·仔細閱讀導論 。因為這本書不是傳統的管理學教材,所以瞭解它是面向學生的這一顯著特點很重要,特別是五步學習模型:技能評估、技能學習、技能分析、技能練習和技能應用。你 還能發現針對管理者的行為如何影響個人和組織績效,以及有效管理者影響力的有益研究。
·仔細完成每章 中技能評估的調查 。這些診斷工具是為了幫助你明確,技能的哪些特定部分最需要你去關注。
·在閱讀每章的 技能學習之前,要認真學習每章“本章小結”和“行為指南”的歸納模型 。這些文本和圖表的結論是每個技能開發練習的鋪墊。為了幫助你在閱讀和討論“技能分析”案例以及做“技能練習”和“技能應用”部分的練習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應的管理技 能,請將“行為指南”作為參考。
·確保完成每章 的“技能應用”練習 。掌握管理技能需要課外的技能練習。如果你在一個組織中工作,不管你是一名有經驗的管理者還是一名新的兼職員工,都要嘗試在工作中去實踐。不管你是不是一名在職員工,我們 都鼓勵你在生活的每個方面尋找技能實踐的機會,包括在課內或課外的某些團隊中工作,為校園或者社區組織策劃社會活動,為有困難的同事或朋友提供諮詢指導,在學 期期限內完成學習任務,處理男女朋友或是配偶的難題。你越快開始並且越堅持實踐你在課程中學到的,那麼當你作為一名管理者需要用到這些技能的時候,你越能“自 主反應”出這些技能。
致謝
我們除了要感謝從世界各地提供反饋信息的同事,還要特別感謝審查資料和提供有價值反饋的人士,這些信息對我們進行校訂有很 重要的作用(人名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感謝家人的耐心和大力支持,他們心甘情願地在這份工作上花費時間,並且原諒我們常識和習慣之間 的差距。
大衛A.惠頓
金S.卡梅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