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15.6 射頻識別

射頻識別(RFID)是一種自動識別方法,它依賴於一種叫“RFID標籤”或“應答器”的設備來遠程存儲數據和檢索數據。這個標籤由硅片上的集成電路和天線組成。閱讀器發出無線電信號來激活標籤,讀取存儲數據,在某些情況下還要寫數據。為了監控供應鏈中的庫存,這些標籤被貼在運輸平板車上,但是它們也可以被合併到產品中或植入動物或人體體內。RFID技術與條形碼類似,但是它傳遞了更多的信息,並且不需要依賴其視線來讀取和識別。

例如,航空公司在行李運輸機上使用條形碼閱讀器,但是這些閱讀器遺漏了大部分貼好了條形碼標籤的行李。手持掃描儀效果更好,但會降低裝載速度。由於被動式RFID標籤在遠達幾米的地方都能夠被讀取,因此當行李通過行李傳送帶閱讀器時,它們就能被識別,而後就可以被自動分類並運送到正確的航班上。澳大利亞航空公司Qantas目前就在其國內運營中使用了RFID標籤和閱讀器,並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這種功能。2016年,標籤卷的價格從1000個需142美元到5000個需718美元不等,而閱讀器的價格則從49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這取決於其性能的不同。

Wisconsin-Madison大學工程實驗室使用的貼在標籤背後的RFID芯片。

RFID標籤目前被運用於多個服務行業中:

·護照。首個RFID護照由馬來西亞於1998年簽發。

·運輸支付。RFID通行證於1995年在巴黎推出,現在被歐洲各地的旅行者使用。

·人體植入。巴塞羅那和鹿特丹的夜總會使用植入的芯片來識別其VIP顧客,這些顧客用這些芯片來支付飲料費用。

·圖書館。RFID正在取代圖書館中的條形碼。

·病人識別。植入的RFID標籤幫助醫院避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