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5.4.4 安全性
自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義襲擊美國以後,凡是乘坐商用飛機的旅客都會在機場發現一些變化。有些安全技術設施對乘客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更加複雜的手提包裹式X線掃描儀,能檢測包裹表面殘留毒品或爆炸物的“擦布”或“紙巾”,以及手提式磁場探測器等),另一些安全設施是旅客們看不到的。信息技術在提供潛在恐怖分子檔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使用這些檔案還存在某些問題。根據政府指令,不管是人工掃描檢視還是某種自動化掃描透視,在美國機場所有的包裹和行李都要通過透視檢查。還有一些航空公司通過使用某些“智能設施”來識別磁性ID卡,以便控制旅客進入,還可用更先進的眼睛掃描技術來確定乘客身份。
安全性可以通過安裝監視攝像得以提高。例如,在銀行和便利店,可以通過安裝監視攝像來威懾那些蠢蠢欲動的盜賊,或者分辨出那些膽大妄為的盜賊。“老人監護器”可以使家屬監視送到監護室的病人是否得到所需的護理,而“保姆監視器”可以幫助父母們監視保姆在家中對嬰兒的照料。
還有一些有關設施安全性的例子,你甚至可以在鄰居家的泳池看到。游泳池邊有高高的籬笆,在游泳池邊上的很多地方放置有救生圈和安全鉤。再比如在監獄和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這兩處設施都有很多層次的加強以確保“壞東西”不洩露。
在許多零售商店可以看到不那麼突兀的安全措施,比如用來預防行竊的商店門口的混凝土柱和掛在衣物上的防盜標籤及小儀器。試想也許有一天“櫥窗購物”會成為一種懷舊的消遣,因為更多的商店為了預防入室盜竊而不再使用大櫥窗。人們對安全的需求已經爆發,也許有一天梅西百貨商店的假日櫥窗也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