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 Sanjeev Bordoloi 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 v9

1.4 經濟演進

20世紀初,在美國10個勞動者中只有3個從事服務業,其他的人都活躍於農業和工業。到20世紀50年代,服務業的就業人數達到總就業人數的50%。今天,服務業的就業人數佔到就業大軍的80%。自“二戰”以來,人們目睹了一個從製造業和農業主導到服務業主導的社會發展進程。就業機會的變化對文化、人口和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

經濟學家在研究經濟增長時對此並不感到驚奇。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說,在一個國家工業化的過程中,就業從一個領域轉到另一個領域是不可避免的。1隨著某一產業的生產率(產出/工時)的增加,勞動力自然就會流向另一個領域。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費雪假說(Clark-Fisher hypothesis),它通過大多數勞動力的活動來區分經濟類型。

圖1-2描述了經濟活動的層級結構。包括克拉克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將他們的分析侷限於三個階段,其中第三個階段就是服務業。本書將服務階段細分從而創立了總共五個階段。

圖1-2 經濟活動的階段

當今,許多國家仍處於發展的最初階段。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從土地中開採自然資源,生產力低,收入受制於糖、銅等商品價格的浮動。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和亞洲一部分地區,超過70%的勞動力大軍仍然從事採掘業活動。

圖1-3顯示了美國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的快速增長以及農業從業人員數量的幾乎同步下降。表1-1所列的所有國家都重複了這一行業就業軌跡。大家可以觀察到,國家就業人口向服務業的轉移是一種一直在持續的演變,成功的工業經濟是建立在強大的服務部門基礎上的。此外,從印度呼叫中心和英國金融服務的成長中還可以發現,服務業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但服務貿易仍舊面臨挑戰,這是因為許多國家設置壁壘來保護其國內公司,如印度和墨西哥禁止外國公司在其國內銷售保險。

圖1-3 美國各產業部門的就業趨勢(1850~2015年)

資料來源:http://www.census.gov/library/publications/1975/compendia/hist_stats_colonial-1970.htmlhttp://www.census.gov/library/publications/2011/compendia/statab/131ed.htmlhttp://www.bls.gov/emp/ep_table_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