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25.9 資產剝離和重組

與兼併或收購相反,資產剝離(divestiture)發生在公司將資產、業務、經營單位和/或部門出售給第三方的時候。請注意,資產剝離是併購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一家公司的收購通常是另一家公司的資產剝離。而且,在併購之後,出售某些資產或部門是很常見的。這些出售是被反壟斷規定所允許的;他們可能需要籌集現金來幫助支付這筆交易;或者被剝離的單位可能是收購者不需要的。

資產剝離也發生在公司決定出售自己的一部分時,原因與併購無關。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某一特定部門無利可圖或不符合戰略要求時。或者,一家公司可能決定從利潤豐厚的業務中套現。最後,資金短缺的公司可能不得不出售資產來籌集資金(這通常發生在破產中)。

資產剝離通常和其他出售活動一樣。一家公司讓外界知道它擁有待售資產並尋求收購要約。如果有合適的報價,交易就發生了。

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當希望剝離的是一個相對較大的經營單位時,公司會選擇進行股權分拆(equity carve-out)。為了進行拆分,母公司首先創建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母公司是該公司的唯一股東。接下來,母公司安排首次公開發行(IPO),將母公司的股票的小部分,也許20%左右,出售給公眾從而創建一個上市公司。

公司可以選擇分立(spin-off)而不是分拆。在分立中,公司按比例將子公司的股份分配給現有股東。股東可以保留股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出售。通常情況下,公司會先進行股權分拆,為股票創造一個活躍的市場,然後在晚些時候分立剩餘的股票。許多著名的公司就是通過這條路建立起來的。例如,保險業巨頭好事達被西爾斯剝離;安捷倫科技是惠普的子公司;康菲石油公司曾經是杜邦公司的一部分。

公司可以選擇(或被迫)分割(split-up),這是一種不太常見但更為激烈的舉措。分割顧名思義:一家公司將自己拆分為兩家或兩家以上的新公司。股東們用他們在原有公司的股份換新公司的股份。也許最著名的分割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司法部的反壟斷訴訟,AT&T被迫拆分為7家地區電話公司(所謂的“貝爾寶寶”)。如今,貝爾寶寶們(Baby Bells)作為Verizon這樣的公司存活了下來。2005年發生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轉折,SBC Communications收購了它的前母公司AT&T。為了向AT&T的歷史和品牌認知度致敬,新公司保留了AT&T的名字,儘管SBC是收購方。

分割常常被吹捧為一種“解鎖”價值的方式,意指整體價值低於各部分之和的情況。例如,2016年11月,康菲石油公司宣佈計劃剝離價值50億~80億美元的與美國天然氣生產相關的資產。同樣在2016年,鋁生產商美國鋁業(Alcoa)宣佈將分割為兩家公司。分割後,專注於冶煉和精煉的公司將保留這個名稱,另一家公司將更名為Arconic,Inc.,專注於航空航天和汽車行業的工程產品。

概念問題

25.9a 什麼是股權分拆?為什麼公司會希望這麼做呢?

25.9b 什麼是分割?為什麼公司會選擇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