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概念複習和重要思考題
1.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 解釋什麼是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假設A公司的經營風險比B公司更高,那麼A公司的權益資本成本是否也更高?為什麼?
2.MM定理 你將如何回答下列辯論的問題?
問:如果公司增加負債,那麼該公司權益風險就會增加,對嗎?
答:對,這就是MM第二定理的精髓。
問:那麼,如果公司增加借款,違約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因而就會提高公司的債務風險,對嗎?
答:對。
問:換句話說,增加借款會同時提高權益和債務的風險嗎?
答:對。
問:可是,既然公司只使用債務和權益兩種籌資方式,而且既然兩者的風險都會隨著借款的增加而提高,那麼,增加債務就會提高公司的總體風險,從而降低公司的價值,對嗎?
答:??
3.最優資本結構 是否存在一個能夠很容易找到的能夠使得公司的價值最大化的負債權益比?為什麼?
4.觀察到的資本結構 參考表16-7所給出的資本結構。根據各自的平均負債權益比,你對各種產業類型有何認識?哪些產業的槓桿比率更可能比其他產業高?有哪些可能的理由可以解釋這些現象?公司的經營成果和稅費繳納的歷史情況是否會造成影響?未來的盈利預測呢?請解釋。
5.財務槓桿 為什麼把債務籌資的利用稱為財務“槓桿”?
6.利息扣除及財務比率 回顧一下我們在第3章中討論過的TIE比率。如果一家公司在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案》之後支付的利息可以完全扣除,那麼這個比率必須是正確的嗎?假設公司沒有利息收入。
7.破產與公司倫理 正如在前文中指出的那樣,有些公司由於實際或者可能的相關訴訟損失,而申請破產。這是對破產程序的合理運用嗎?
8.破產與公司倫理 公司有時候會利用破產申請來威脅債權人,迫使其重新商議相關的還款條款。評論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是在利用破產法“作為一把利劍,而不是一面盾牌”。這是一種合乎道德的策略嗎?
9.破產與公司倫理 正如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樣,大陸航空公司申請了破產,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將其作為削減勞動成本的一種手段。關於這種做法是否合乎道德或者是否適當,引起了人們激烈的爭論。請分別舉出正反雙方的觀點。
10.資本結構目標 關於資本結構,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