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概要與總結

一家公司債務和權益的理想結合,即最優資本結構,就是使公司價值最大化而總體資本成本最小化的組合。如果忽略稅、財務困境成本和任何其他不完美的因素,我們發現並沒有理想的債務和權益組合。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資本結構也是無關的。

如果考慮公司稅的影響,我們發現資本結構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個結論基於這樣的一個事實:利息是可以稅前扣除的,從而會產生有價值的稅盾。不幸的是,我們還發現最優資本結構是100%的債務,這並不像我們從正常的公司中所觀察到的那樣。

當我們介紹與破產相關的成本時,也就是財務困境成本,我們發現這些成本降低了債務融資的吸引力。我們的結論是,當額外1美元的利息所產生的淨稅額節省,正好等於預期財務困境成本的增加時,就有了最優資本結構。這就是靜態資本結構理論的精髓。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同樣考慮了相對於靜態權衡理論而言的啄食順序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企業將會儘可能地採用內部融資,然後在需要的時候進行債務融資,權益融資則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結果是,企業的資本結構只是反映了對外部融資的歷史需求,因此不存在最優資本結構。

當我們考察實際資本結構時,我們發現了兩個規律。第一,美國公司通常並不利用大量的債務,但是它們卻交納高額的稅。這就說明,能帶來稅盾利益的債務融資的運用是有限制的。第二,處於相似行業的公司傾向於具有相似的資本結構,這意味著資產和經營的性質是資本結構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