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第四部分 資本預算

第9章 淨現值和其他投資準則

儘管富士康是蘋果公司最大的供應商,但富士康還有其他的買家。2016年12月,富士康宣佈與夏普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在中國投資88億美元建設一家工廠。新工廠將生產Gen-10.5大屏幕液晶顯示器。儘管新液晶顯示器工廠的投資看起來很大,卻不是富士康當年宣佈的最大項目。早些時候,富士康宣佈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印度建立一個新的工廠來生產蘋果手機。

富士康的新工廠設立是資本預算決策的一個案例。像這樣標價超過10億美元的決策,很顯然是重大舉措,需要謹慎衡量其收益和風險。在本章,我們將討論用於制定這類決策的基本工具。

在第1章,我們看到了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使得一家公司的股票價值實現持續增長。因此,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判定某項特定的投資能否達到這樣的目標。本章考察了在實踐中基於此目的而被運用的各種方法。更重要的是,本章說明這些方法中有多少可能會產生誤導,並且解釋了為什麼淨現值方法是正確的。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你應該瞭解:

·學習目標1 為什麼淨現值標準是評估各種擬用投資方案的最佳方法

·學習目標2 投資回收期法則和它的一些缺點

·學習目標3 貼現回收期法則和它的一些缺點

·學習目標4 會計報酬率和相關問題

·學習目標5 內部報酬率標準及其優缺點

·學習目標6 修正的內部報酬率

·學習目標7 獲利能力指數和淨現值之間的關係

在第1章中,我們指明瞭財務經理關注的三個關鍵領域。第一個涉及的問題是:我們應該購買何種固定資產?我們把這個叫作資本預算決策。在本章中,我們開始處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引發的新問題。

資本配置或者資本預算的過程通常比決定是否購買某項特定資產所涉及的範圍更廣泛。我們常常會遇到某些寬泛的問題,例如,我們是否應該推出一種新產品或者進入一個新的市場。諸如這樣的決策決定著一個公司未來幾年的經營和產品的性質,這主要是因為固定資產的投資一般是長期性的,一旦投入後,難以輕易改變。

一家企業必須關注的最基本的經營決策就是它的產品線。要提供什麼服務或者銷售什麼產品?要在哪個市場競爭?將推出什麼新產品?為解答這些問題,企業需要將它們稀少而珍貴的資本投入某些特定類型的資產當中。結果就是,所有這些戰略問題都被歸到了資本預算的大致範疇中。因此,資本預算的過程可以被賦予一個更具描述性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戰略資產配置

由於這些原因,資本預算問題可能是公司理財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公司選擇如何籌集其經營活動所需資金(資本結構問題)和公司如何管理其短期經營活動(營運資本問題),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但是固定資產決定了公司業務的性質。以航空公司為例,開飛機的才是航空公司,不管它們是怎麼融資的。

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大堆可能的投資。對公司而言,每一個可能的投資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某些選擇是有價值的,而另外一些則毫無價值。當然,成功的財務管理的精髓在於學會辨別哪些投資是有價值的,哪些投資是沒有價值的。基於這一點,本章的目的在於介紹一些投資技術,用來分析潛在的創業機會,以決定哪些機會是值得投資的。

我們提出並比較了許多在實務中採用的不同程序。首要的目標是讓你瞭解這些方法各自的優缺點。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在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是淨現值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