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Stephen Ross 公司理財 v12A
4.1 什麼是財務計劃
財務計劃規劃了財務目標的實現方式。因此,財務計劃是對將來要做的事情的說明。很多決策都有很長的作用時間,意味著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實施。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裡,這意味著決策在它們付諸實施前就需要被制訂出來。例如,如果一家企業希望在2020年建造一家工廠,它可能需要在2018年甚至更早就開始選擇承包商並籌集資金。
4.1.1 增長作為財務管理目標
因為本章會在多處討論到成長的目標,我們需要在開篇做一個重要的警示:增長本身並不是財務經理的一個恰當的目標。因其怪誕的產品目錄在電視節目“Seinfeld”播出後而名聲大噪的服裝零售商J.Peterman公司,就得到了慘痛的教訓。儘管它有強大的品牌,多年來收入呈現爆炸式的增長,但該公司最終不得不申請破產,成了野心勃勃、增長導向擴張目標的犧牲品。
另一個例子是大型線上零售商亞馬遜。曾幾何時,亞馬遜的座右銘似乎是“不計任何代價實現增長”。不幸的是,實際快速增長的是公司的虧損。亞馬遜重新集中於其核心業務,明確了犧牲增長以期實現利潤的計劃。這個計劃似乎起作用了,亞馬遜已經成為盈利的零售巨頭。
就像我們在第1章討論的,恰當的目標應該是實現所有者權益市場價值的增長。當然,如果一家企業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增長將是通常會出現的結果。增長因此可能會是良好決策的理想結果,但是它本身並不是終結。我們討論增長只是因為增長率在計劃制訂過程中會如此普遍地被用到。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增長是歸納有關企業投融資政策的各個方面的一個便利的方式。而且,如果我們將增長理解為企業股票市場價值的增長,那麼增長目標和股票市場價值的提高就沒有什麼差別了。
4.1.2 制訂財務計劃的維度
為制訂計劃,將未來看成短期和長期是很有用的。實踐中,短期通常是指未來的12個月。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長期財務計劃上,這通常是指未來2~5年。這段時期被稱作計劃跨度(planning horizon),它是制訂長期財務計劃過程中必須建立的第1個維度。
在制訂財務計劃時,所有個別項目和企業擬實施的投資都需要綜合考慮,以決定總共需要的投資。每一個經營單位較小的投資方案加起來,其總和就被看作一個大的項目。這個過程稱為彙總(aggregation)。彙總的等級是制訂財務計劃時需要決定的第2個維度。
一旦計劃跨度和彙總等級建立起來了,財務計劃就要求以備擇假設的形式輸入一系列重要的變量。例如,假設一家企業有兩個獨立的分部:一個是經營消費產品的,一個是經營蒸汽渦輪發動機的。制訂財務計劃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每個分部準備未來3年的3套備擇業務計劃。
(1)最糟糕的情形:這個計劃需要對公司的產品和經濟狀況做出相對悲觀的假設。這種災難性的計劃將會強調分部抵擋重大經濟逆境的能力,並且它需要關於削減成本甚至撤資和清盤的細節。2016年,聯想宣佈已沖銷1.73億美元的智能手機庫存。這家公司顯然高估了對其產品的需求。
(2)正常情形:這個計劃需要對公司和經濟狀況做出最大可能性的假設。
(3)最佳情形:每個分部都需要根據樂觀的假設制訂計劃。可能會涉及新產品和擴張,以及為擴張的資金需要而融資的細節。2016年12月9日,亞馬遜的Echo免提揚聲器就已經售罄。該公司預計至少要到12月30日才能恢復庫存,因此錯過了聖誕購物季。較小的Echo Dot也已售罄,預計要到12月27日才能恢復庫存。事實上,由於短缺,Echo在eBay上的售價漲至399美元,幾乎是亞馬遜139美元零售價的3倍。顯然。亞馬遜低估了最好的情況。
在討論的時候,經營活動在每個分部進行彙總,計劃跨度是3年。這種計劃考慮了所有可能的事件,對週期性業務(銷售業務受整個經濟狀況和商業週期的影響重大)尤為重要。
4.1.3 計劃能夠實現什麼
因為企業會花很多時間來考察財務計劃所依據的不同情形,所以弄清楚計劃過程中能實現什麼,看起來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1.考察相互影響
就像後文我們會大篇幅討論的,財務計劃必須在企業不同經營活動的投資方案和可供選擇的融資方案之間建立明確的聯繫。換句話說,如果企業計劃擴張並從事新的投資和項目,將從哪裡獲得融資以滿足這些活動的需要?
2.探求選項
財務計劃使得企業採用一致的方法探求、分析並比較許多不同情形。很多投融資選項會被挖掘出來,並且評估它們對企業股東的影響,還會提出關於企業未來業務範圍和最優融資安排的問題,也可能會評估營銷新產品還是關閉車間之類的抉擇。
3.避免意外
財務計劃還應該明確不同的情況會給企業造成什麼後果。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當情況嚴重惡化,或者(更為普通的)現在對未來做出的假設出現嚴重差錯時,企業將採取哪些措施。正如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所言:“預測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當預測還涉及未來的時候。”因此,財務計劃的一個目的是避免意外並制訂應急計劃。
例如,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在2012年2月發佈其新款車型Model X時,承諾將從2013年開始生產。2013年,此款車型還未進入生產流程時,公司就把生產推遲到了2014年年底。一名公司發言人表示,推遲生產是為了“讓我們專注於Model S型車的生產和改進”。當然,儘管Model S的生產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準時開始,但該型號的生產至少推遲了1年。特斯拉沒有實現修改後的目標;第一輛Model X直到2015年9月才正式上市。因此,即使代表最高科技的公司,缺乏適當的計劃也是一個問題。
4.確保可行性和內在一致性
除了創造價值的整體目標,企業一般還有很多具體的目標。這些目標可能以市場份額、權益報酬率和財務槓桿等方式表達。有時,不同目標和企業的不同經營方面之間的聯繫很難看出來。財務計劃不僅要明確這種聯繫,還要採用統一的結構來協調這些目的和目標。換句話說,財務計劃是證實企業經營具體領域的目標和計劃的可行性和內在一致性的一種方式。相互衝突的目標經常存在。為制訂協調一致的計劃,目的和目標將需要進行修改,並且必須建立優先次序。
例如,企業可能有一個年銷售量增長12%的目標。另外一個目標可能是企業總負債率由40%下降為20%。這兩個目標能兼容嗎?它們能同時實現嗎?或許可以,或許不行。就像我們將要討論的那樣,財務計劃是找出什麼是可能的,並暗示什麼是不可能的一種方式。
5.結論
制訂財務計劃過程中最重要的結果可能是它迫使經理人員考慮目標並確定優先次序。事實上,傳統的經營理念認為財務計劃不起作用,但是財務計劃制訂的過程是起作用的。未來註定是未知數,我們能做的就是明確我們期望的行進方向,並對這一路上將發現的問題做出訓練有素的猜測。如果能夠做好,在未來來臨之時我們不至於猝不及防。
概念問題
4.1a 制訂財務計劃過程中的兩個維度是什麼?
4.1b 企業為什麼需要制訂財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