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15.3 利益衝突的種類

在金融服務活動的四個領域中,產生利益衝突的可能性較高,這將會最終減少金融市場可獲得信息的數量:

·投資銀行的承銷業務和市場研究。

·會計公司的審計和諮詢業務。

·信用評級機構的信用評估和諮詢業務。

·全能銀行。

15.3.1 投資銀行的承銷業務與市場研究

投資銀行有兩個職能:它們對發行證券的公司進行研究,並且承銷這些證券——代表發行證券的公司將其出售給公眾投資者。由於信息的協同效應形成的範圍經濟作用,投資銀行通常將研究和承銷兩個業務合併起來。換言之,一個業務產生的信息對另一個業務也是有效的。然而,由於投資銀行將會向兩類不同的客戶(一類是要發行證券的公司,另一類是購買這些證券的投資者)提供服務,所以在研究和承銷業務之間將會存在利益衝突。

這些客戶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證券發行者將會從那些樂觀的研究結論中獲益,而投資者則需要那些沒有偏見的研究結論。然而,在範圍經濟發生作用的情況下,兩類客戶將獲得相同的信息。在承銷業務帶來的潛在收益大於其佣金收益時,投資銀行就有很強的動力去修改那些提供給兩類客戶的信息,從而傾向於提供那些符合發行證券公司需求的信息。如果投資銀行提供的信息不利於發行證券的公司,那麼該公司就會將自己的業務轉交給這家投資銀行的競爭者,而這家投資銀行的競爭者往往願意提供公司的積極信息,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這種新發行的股票。舉例來說,1992年7月14日的《華爾街日報》刊登出摩根士丹利公司備忘錄中的一段,上面寫道:“我們的目標……採取的(這樣的)政策,整個公司包括研究部門對此必須要充分的理解,就是將不做出負面的或者不利於客戶的評價作為一條正確的商業慣例。”

由於類似這樣的指令,將會影響投資銀行的研究人員歪曲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取悅其承銷部門和那些計劃發行證券的公司。實際上,在20世紀90年代高科技泡沫期間這類事件確實發生了。當然,這些行為削弱了信息的可靠性,而如果投資者使用這些信息進行金融決策,那麼結果將會使證券市場喪失其(資金轉移的)有效性。

另一個產生利益衝突的事例是釣魚行為(spinning)。如果投資銀行將那些熱門、被低估的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s)的股票股份分配給與該投資銀行(見參考資料專欄“弗蘭克·奎特納和釣魚行為”)有潛在業務往來的公司高管人員,那麼就會產生這種釣魚行為。由於在投資者初次購買之後,那些熱門的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價格將會迅速上漲,所以這種釣魚行為就成了給其他公司高管人員提供回扣的一種形式,以此來吸引這些公司僱用該投資銀行為其提供服務。由於該投資銀行許諾給予高管人員熱門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實施釣魚行為),所以在這些高管人員所在公司計劃發行本公司證券的時候,他們更願意將承銷業務交給這家投資銀行,儘管這家投資銀行為該公司證券提供的定價未必是最高的。這種行為將會增加該公司的資本實現成本,從而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效率。

參考資料 弗蘭克·奎特納和釣魚行為

弗蘭克·奎特納(Frank Quattrone)是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的一名廣受尊重的投資銀行家,他擅長研究高科技公司。但是,他的聲譽在2003年3月受到極大的衝擊,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受理了一起針對他的指控,指控他為了替公司挽留客戶,指使其分析員提供有利於該客戶的報道。據稱,奎特納將他的分析員的獎金與其投資銀行的業務掛鉤,並且鼓勵那些對其公司股票進行相關操作的公司高管人員去修改這些股票的研究報告。

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同時指控奎特納的釣魚行為,因為他為高科技公司的高管人員保留了300多個“弗蘭克好友”賬戶,這些公司都是他的銀行客戶或潛在客戶。在他的權限內,這些“好友”都分到了熱門股票的股份。釣魚行為並不僅僅發生在奎特納的公司。實際上,這種事情在華爾街十分普遍。所羅門美邦公司也將緊俏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分給一些公司的高管人員,這些人包括世通公司的伯納德·埃博斯、奎斯特國際通訊公司的菲利普·安舒茨和喬·納齊奧、大都會傳媒集團的史蒂芬·加羅法洛以及麥克勞德(美國)(McLeod USA)的克拉克·麥克勞德,等等。所羅門美邦聲稱它將股份賣給這些高管人員並不是要說服他們將其公司的投行業務交給所羅門美邦,而是因為這些高管人員都是公司最優質的個人客戶。人們對這一說法,充其量是半信半疑。奎特納於2004年(判決隨後被推翻)由於妨礙調查而被宣判處以18個月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