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本章小結
1.股票的價值就是未來紅利的現值。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永遠無法精確地瞭解到未來的紅利水平。這種不確定性將會在估值過程中出現巨大的誤差。戈登增長模型是在紅利按照固定不變的比率增長的假設條件下,計算股票價格的一種簡化模型。由於未來的紅利水平具有不確定性,所以上述假設條件通常是我們能夠獲得的最佳選擇。
2.市場中交易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確定了每天的股票價格。對證券估價最高(要麼認為未來的現金流具有較低的風險水平,要麼對未來的現金流具有較高的預測值)的交易者願意支付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在公佈新消息之後,投資者將會對證券真實價值的估計值進行修正,並且根據市場價格和其價值估計結果的比較情況,決定買入或者賣出證券。由於預期增長比率或者要求收益率的微小變化都會導致股票價格的巨幅波動,所以市場通常出現大幅波動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3.有效市場假說認為,由於在有效的市場中,消除了全部的未利用盈利機會,所以現期的證券價格完整地反映了全部可用信息的內容。消除未利用盈利機會是市場有效的必要條件,但是它並未要求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掌握全部信息。
4.有效市場假說表明,小道消息和投資顧問公開的投資建議都不能幫助投資者獲得超過市場正常水平的收益。為投資者提供的“處方”是採用“購買後持有”的策略,即購買股票,並且長期持有股票。在股票市場中,實證經驗通常會支持有效市場假說的結論。
5.1987年股票市場的崩盤和2000年高科技股票的崩潰促使許多經濟學家確信,有效市場假說的強勢版本,即資產價格反映了證券真實的基礎(內在)價值,是錯誤的。這些崩盤現象還不能明確證明有效市場假說的弱版本也是錯誤的。即使基本面之外的某些因素能夠影響市場的運行,這些崩盤現象也不能夠確定地表明有效市場假說的基本原理無效,畢竟這些崩盤現象是無法預知的。
6.行為金融這個新研究領域利用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心理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的概念來解釋證券價格的行為。損失厭惡、過度自信和社會傳染等現象有助於解釋鉅額成交量、股票價格高估現象以及發生投機性泡沫等問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