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Mishkin 貨幣金融學 v2

5.2.3 市場均衡

在經濟學中,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是指在給定價格條件下,人們願意購買(需求)和出售(供給)的數量相等時的狀態。在債券市場上,在債券的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的時候,就實現了市場均衡:

Bd=Bs (5-1)

在圖5-1中,市場均衡狀態出現在C點,它是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在這一點上的債券價格是850美元(利率為17.6%),債券數量是3000億美元。在債券的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的時候,其價格P*=850美元稱為市場均衡價格或者市場出清價格。同樣,這一價格對應的利率i*=17.6%稱為市場均衡利率或者市場出清利率。

由於市場總是向市場均衡的方向發展,所以市場均衡、均衡價格或者均衡利率這些概念十分有用。在圖5-1中,我們首先觀察了債券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所出現的狀況,可以發現市場具有向均衡價格方向靠近的發展趨勢。比如在價格處於950美元的高點時,在I點顯示的債券供給量遠遠大於在A點顯示的債券需求量。這種債券供給量大於其需求量的情況就是超額供給(excess supply)。由於人們希望出售的債券數量高於希望購買的債券數量,所以債券的價格會下降,這就是在圖中債券價格為950美元的地方標有向下箭頭的原因。只要債券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債券市場中就會一直存在債券超額供給的情況,其價格也會持續下降。只有在債券價格達到均衡價格850美元的情況下,這一過程才會中止,而債券的超額供給才會消失。

現在,讓我們來觀察債券價格低於均衡價格時所出現的狀況。比如在價格處於750美元的低點時,E點顯示的債券需求量遠遠大於F點顯示的債券供給量。這種債券需求量大於其供給量的情況就是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由於人們希望購買的債券數量高於希望出售的債券數量,所以債券的價格會上升,這就是圖中債券價格為750美元的地方標有向上箭頭的原因。只有在債券價格達到均衡價格850美元的情況下,這一價格上升過程才會中止,而債券的超額需求才會消失。

由於均衡價格能夠標識出市場出清狀態的具體指標,所以它的概念十分重要。由於圖5-1左邊縱軸上的每一個價格都對應著一個特定的利率,所以該圖也顯示了利率具有向17.6%的均衡利率方向運動的趨勢。當利率低於均衡利率如在5.3%的時候,債券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所以債券市場上會出現債券超額供給的情況,繼而債券價格會出現下跌,從而推動利率上漲以趨近其均衡水平。同樣,當利率高於均衡利率如在33.3%的時候,債券市場上會出現債券超額需求的情況,繼而債券價格會出現上升,從而推動利率下降至17.6%的均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