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M Stephen Robbins 管理學 v07

11.4.4 如何組建高效的團隊

對有效團隊的研究表明,這些團隊都由為數不多的擁有互補技能的成員組成,這些成員對共同的目的、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途徑平等地承擔責任。 [1]

規模小 最好的團隊常常都是小團隊。超過10人的團隊會遇到很多困難。“人多嘴雜”,人越多越難達成一致意見。人數多的團隊常常不能設立共同的目的、目標、工作流程和共同的責任。他們僅僅是走完這個形式。因此,要想組建有效的團隊,成員人數不應該超過10人。如果自然形成的工作群體本來就較大,那麼就將它分為幾個次級團隊。比如聯邦快遞,就將其總部的1000個文職職員全部分成5~10人的團隊。

技能互補 一個團隊要想績效優異,需要有3種技能。第一,懂得專業技術的人必不可少。第二,還需要能夠解決問題並做出決定的人,他們發現問題、提供選項、評價各個選項並最終做出適當的選擇。第三,還需要有良好人際關係技能的人(傾聽、反饋以及解決衝突)。缺少擁有這三種技能的成員,團隊就不可能取得預想的績效。正確的組合至關重要。掌握某種技能的成員過多就意味著掌握別的技能的成員不足,就會降低團隊的績效。

但是有時候也不是從剛開始就需要所有這些互補的技能。在有些團隊中,成員更注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那麼只要技能的潛力還存在,一個或更多成員就會承擔責任去學習團隊中不足的技能。另外,如果技術技能、決策技能、協調技能都到位的話,成員間的人員兼容性就不會對團隊的成功有很大影響。

共同的目的 團隊是否有一個所有成員都共同追求的明確目的呢?這種目的是一種願景,比任何具體的目標都更寬泛。高效的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的、明確的目的,為團隊成員指明方向、提供動力以及設定責任。

比如,蘋果電腦負責設計麥金託什機(Macintosh)的開發團隊,其明確目的就是設計出一個用戶友好型的新型電腦,開創人們使用電腦的新方式。而土星(Saturn)生產團隊的組建就只基於一個理念:造出在質量和價格上都能與日本最好的汽車競爭的美國汽車。

成功的團隊都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對集體和成員都認可的目的進行討論、規劃。這一共同目的一旦被團隊接受,就成為航行中的船長——在任何情況下為團隊指引方向並提供指導。

明確的目標 成功的團隊可以將他們的共同目的轉化為具體的、可測度的、現實的績效目標。正如目標可以使一個人有更高的績效一樣(見第3章),目標也可以提升團隊的績效。明確的目標有利於清晰的溝通並有助於團隊保持對結果的關注。明確目標的例子有:對所有顧客的問題在24小時內回覆、在6個月內縮短生產週期的30%或者保持設備每月的停工期為零。

共同的途徑 目標是團隊努力的終點。明確並認同一個共同的途徑可以確保團隊對達成目標的方式達成統一。

團隊成員必須平等地承擔工作量並就誰承擔哪部分工作達成一致。另外,團隊應該確定工作的進度、需要發展的技能、如何解決糾紛以及如何做出並修正決定。奧林化學(Olin Chemicals)阿拉巴馬麥金託什工廠的工作團隊就通過完成調查問卷,明確他們如何規劃工作並明確具體分工。組合個人的技能以使團隊績效更上層樓正是設計一條共同途徑的本質。

共同的責任 高效團隊的最後一個特徵就是個人以及集體層面的責任。成功的群體可以讓團隊成員個人以及團隊成員集體對團隊的目的、目標和途徑承擔起責任。成員必須明確自己承擔什麼責任,集體承擔什麼責任。

研究表明,如果團隊過於注重集體責任,忽略個人貢獻和責任,那麼團隊成員就會處於社會惰化(social loafing)狀態。 [2] 由於不能界定個人的貢獻,他們會減少自己的努力。事實上,他們成為“搭便車者”,吃集體的“大鍋飯”,結果就是團隊的整體績效受到損害。因此,需要再次重申,對個人績效的衡量與對團隊績效的衡量同樣重要。成功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會對團隊的績效負起責任。

[1] P. Strozniak,“Teams at Work,”Industry Week, Septemper 18,2000,47-50.

[2] R. Albanese and D.D.Van Fleet,“Rational Behavior in Groups:The Free Riding Tendenc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no.2(April 1985),pp.2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