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 黄達 金融學 v3
第三節 金融範疇的界定
金融範疇的擴展
根據上一節關於金融範疇形成的分析,這個範疇可以理解為:凡既涉及貨幣,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經濟關係和交易行為的集合。然而伴隨著貨幣與信用相互滲透並逐步形成一個新的金融範疇的過程,金融範疇也同時向投資和保險等領域覆蓋。
投資(investment),其古典形式,是個人出資或合夥集資經營農工商業,將本求利。而伴隨著金融範疇的形成過程,投資也同時發生了質的飛躍——形成了以股票交易為特徵的資本市場。
保險(insurance),無論是財產保險(property insurance)還是人身保險(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其存在的根據,是危險、風險、生命週期,均獨立於貨幣、信用之外。但早期的保險業務,就往往與貸款業務同處在一個金融機構之中——保險的集中貨幣資金與貨幣資金的貸放直接結合。很快,保險集中的貨幣資金雖然主要不再用以直接貸放,但主要投放於金融市場。在金融市場上,保險資金所佔的份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保單之類的保險合約也成為金融市場上交易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至於其中的人壽保險,其主要部分,從其產生伊始,就是保險與個人儲蓄的結合;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而在後來發展的相互人壽保險(mutual life insurance)的形式中,保險又與投資結合起來。所以,從不同角度,保險均成為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因素。
此外,信託(trust)與租賃(leasing)等等,或幾乎完全與金融活動結合,或大部分與金融活動結合,成為金融所覆蓋的領域。
金融體系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金融體系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複雜系統。本教材也可以說就是較為全面地講述和剖析這個複雜的大系統。絕大部分將在後面逐步展開,此處只是列出條目,勾畫一個極為簡略的輪廓。
現代金融體系有五個構成要素:
(1)由貨幣制度所規範的貨幣流通:已在第一章講述。
(2)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這是個種類繁多的群體。最為概括但不一定非常精確地描述其特徵,或可歸結為經營貨幣或貨幣資本的企業,也可歸結為充當信用中介、媒介以及從事種種金融服務的組織。
(3)金融市場:這也是個龐大的系統。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金融市場進行分類,但通常談論較多的大都是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這些市場的最重要參與者是金融機構,價格信號則由利率、匯率及指數構成,是金融工具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4)金融工具:一般釋義為信用關係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是金融機構中和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在我國,講金融工具,通常指從傳統的商業票據、銀行票據、保單,直到期貨、期權和種種金融衍生工具的標準合約。但類如存款、貸款等也屬金融工具,它們也是信用關係的契約,在市場經濟國家也往往用“買賣”的概念來表述存款和吸收存款、借款和發放貸款的行為。
金融工具常常被稱作金融產品、金融商品,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是金融活動的載體。
(5)制度和調控機制:市場經濟體系中,在遵守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都存在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管理和在金融領域進行政策性的調節。國家對金融運行的管理由一系列制度構成,這包括貨幣制度、匯率制度、信用制度、利率制度、金融機構制度、金融市場的種種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監管制度及其他。這個制度系統,涉及金融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體現為有關的國家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政府法規、規章、條例,以及行業公約,約定俗成的慣例等等。對金融的宏觀調控則通過貨幣政策以及種種金融政策實施,目的是用以實現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對金融範疇的界定
綜觀金融範疇的形成與發展,大體包括兩方面:(1)貨幣與信用——主要是銀行信用——緊密結合為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難以分開的統一過程;(2)這個統一的過程,從其形成之始就立即向一切它所可能覆蓋的經濟領域滲透。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資本流動國際化、金融商品國際化,以及金融交易越發獨立化的趨勢極為強勁,不斷創新的金融實踐活動使得經濟學家不得不從更為寬泛的視角來考察這一範疇。
就以上分析,金融或可界定為:凡是既涉及貨幣,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貨幣與信用結合為一體的形式生成、運作的所有交易行為的集合;換一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為:凡是涉及貨幣供給,銀行與非銀行信用,以證券交易為操作特徵的投資,商業保險,以及以類似形式進行運作的所有交易行為的集合。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1991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活了,一招棋活,全盤皆活。”
這一命題在於強調:必須充分估計金融在現代經濟中舉足輕重和提綱挈領的地位和作用。而命題的提出,則是針對剛剛走出金融被長期抑制的集中計劃體制,從而一時不易對金融給予充分認識、評價並積極加以把握和運用的背景。
環繞這一命題,有多視角的論述。大體可歸納為:
——金融在市場配置資源中起核心作用;
——金融政策是國家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槓桿;
——金融的狀況,如穩定與否、效率高低,對一國經濟的穩定和效率有關鍵意義,等等。
【複習思考題】
1.你是如何理解“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這個論斷的?
2.中文的“金融”與英文的finance有何異同?為什麼對一些學術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應如何面對這樣的現實?
3.金融範疇的形成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現代金融涵蓋了哪些領域?
4.金融的宏觀方面與金融的微觀方面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