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文
311 台灣故事
(在活動中心)
安德思:何雅婷,你現在有空嗎?能不能幫我看一下這份作業?
何雅婷:什麼作業?紅毛城的故事?你們現在學臺灣歷史嗎?
安德思:是啊。下個星期一輪到我報告紅毛城的歷史。可是我的中文不夠好,有些資料看不懂,想請煉幫忙。
何雅婷:好啊,有什麼問題?
安德思:網路上說,紅毛城最早是西班牙人建的,後來荷蘭人又重建。到底是怎麼回事?
何雅婷:十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到東方從事貿易活動。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先在臺灣南部建立城市。過了兩年,西班牙人也到台灣北部,在淡水建立了紅毛城。1642年,為了商業利益,荷蘭派軍隊打敗了西班牙。西班牙人離開臺灣以前,把城燒了。臺灣北部,在淡水建了紅毛城。1642年,為了商業利益,荷蘭派軍隊打敗了西班牙。西班牙人離開臺灣以前,把城燒了。所以現在的紅毛城是荷蘭人重建的。
安德思:為什麼叫紅毛城?因為城牆是紅色的嗎?
何雅婷:不是,不是,是因為西方人頭髮顏色的關係。當時的臺灣人叫西方人「紅毛」。
安德思:那時候臺灣沒有政府嗎?為什麼歐洲人可以自由地來去去,甚至在臺灣打仗?
何雅婷:那時候臺灣不是一個國家,沒有政府。除了少數來開墾跟做生意的漢人以外,都是原住民。
安德思:這麼說,臺灣應該有很多原住民才對。可是為什麼我的朋友當中一個原住民都沒有?
何雅婷:這就要從鄭成功說起了。鄭成功是明朝的一位將軍,他在1662年帶著兩萬五千個軍人打敗荷蘭,建立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府。
安德思:鄭成功到臺灣就跟西班牙人到中南美洲的情形一樣嗎?
何雅婷:嗯。從那以後,移民到臺灣來的漢人越來越多。慢慢地,本來住在平原的原住民的搬到山上去,更多的人跟漢人結婚了。現在臺灣人口當中原住民只占百分之二,差不多有五十幾萬人。
安德思:你的意思是,臺灣有很多人都有原住民的血統嘍?
何雅婷:是的。十七世紀末,清朝政府打敗了鄭成功的孫子,臺灣正式成為大清帝國的領土。但是清朝政府只讓男性來臺灣開墾,禁止他們帶家人來。所以漢人男性想結婚只能娶原住民。
安德思:謝謝你告訴我這麼多跟臺灣有關的故事。我相信下個星期我的報告會非常精彩。
2
餐桌上的歷史
星期六早上何雅婷帶安德思到一家很有名的中式早餐店去吃早餐。何雅婷點了一套燒餅油條、一份蛋餅、一個飯團,還有一碗甜豆漿跟一碗鹹豆漿。何雅婷告訴他,這家早餐店的老闆是1949年的時候跟著蔣介石一起到臺灣來的。國共內戰,蔣介石打輸了,就帶著一百多萬的軍隊跟人民到了臺灣。那時候有些人為了生活,不得不擺個攤子,賣起家鄉的美食。這家店就是這麼開始的。
但是安德思看到早餐店的功能表上也有蘿蔔糕。他想起上烹飪課的時候,老師說過蘿蔔糕是客家人過年時一定要吃的。何雅婷告訴他,因為蘿蔔長得快,而且不太需要照顧,秋天收成以後種下的蘿蔔就成了客家人冬天重要的蔬菜。何雅婷接著又說,在中國歷史上,客家人因為戰爭不斷而往南方遷移,現在臺灣客家人的祖先多半是清朝的時候移民來的。因為來的時間比閩南人晚,只好住在山邊,生活比較困難。節儉的客家主婦就利用曬乾以後的蘿蔔煎蛋、煮湯,做出各種各樣的菜色,以及美味的點心。
安德思還發現,這家早餐店賣的飯團跟他在便利商店買的不一樣。何雅婷覺得安德思買的應該是日式飯團。日本曾經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所以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受到很深的影響,像壽司、味增湯都很普遍,到處都吃得到。不過臺灣的味增湯裡有時候會加一小段油條,飯團裡也常能見到客家蘿蔔乾。安德思從來沒想到從餐桌上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歷史。這頓早餐讓他對臺灣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