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故事
634 蔡倫造紙
現代的人想要寫字的話,有很多方便的工具可以使用,譬如紙、筆、PDA……等等。但是古時候的人,會拿什麼東西寫呢?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要寫字,只能用刀在木片、竹片上刻出文字。這樣不但要花很多時間,而且木片、竹片非常笨重,也不容易保存。後來有人想到可以在絲布上寫字,雖然又輕又方便,但是絲布非常昂貴,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東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蔡倫(63—121),他覺得寫字實在太麻煩了,不是要花很多時間,就是要花很多錢,所以他一心想找到能讓寫字變得簡單的方法,可是一直找不到。
有一次,蔡倫和朋友出門遊玩,忽然發現河邊的草叢裡,掛著一些很像棉花的東西。蔡倫就問正在釣魚的老爺爺:「老先生,請問這是什麼東西?」老爺爺看了一眼,笑著說:「髒東西啦!樹皮、麻草泡在水裡後,就會這樣子。」蔡倫拿起來仔細看了看,發現它又光滑又
柔軟,也不太容易破。
「這和絲布很像呢!說不定……」蔡倫心裡忽然有個主意,回家之後,開始收集破布、樹皮、漁網……等東西。蔡倫先把它們切成小塊,放在石灰水裡泡到爛,再煮成黏漿,接著把黏漿放到清水中,用細簾子撈取纖維,鋪成薄薄的一層,晒乾之後,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張紙。從此,人們寫字、記事情,就變得簡單又方便了。
註釋
1.笨重:又重又不方便。
2.保存:使事物保持原來的樣子,不受到傷害或變化。
3.昂貴:價格很高,不便宜。
4.東漢: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名稱,公元25—220年。
5.實在:確實、真的。
6.一心:全心全意。
7.草叢: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草。
8.樹皮:樹的表皮。
9.麻草:可以拿來織布的植物。
10.光滑:物體表面平順不粗糙。
11.主意:想法。
12.漁網:用來抓魚的網子。
13.石灰水:把石灰溶在水中。
14.泡到爛:東西在水中放了很久,結果腐爛了。
15.黏漿:具有黏性,又濃稠的液體。
16.細簾子:用細小的竹片編出來的簾子。
17.撈取:用手或工具從水中得到東西。
18.纖維:天然的或是人工造出的細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