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九月十一日 瓜王

山下住著兩兄弟,分家的時候,哥哥黑著良心,把適合種稻的水田留給自己,把貧瘠的沙田分給弟弟。

沙田不能種稻,弟弟只好種西瓜。

幾個月後,那塊沙田爬滿了瓜藤,並且結了許多滾圓的西瓜,弟弟好高興啊!一張臉也笑得像西瓜那麼圓。

這天一大早,弟弟來到田裡工作。

“哎呀,我的天!昨天還好好的,今天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呢?”弟弟一眼看到他的西瓜田,不禁傷心地大叫。原來昨天那一地大西瓜,現在竟然只剩下一小半!田裡的瓜藤、瓜葉被人踩得稀爛,到處都是西瓜皮,裡頭的瓜肉也被啃得一乾二淨了。

“到底是誰惡作劇,把我辛辛苦苦種大的西瓜,弄成這個樣子?”弟弟越看越心痛,決定查清楚這件事。

當天晚上,弟弟偷偷跑到瓜田。遠遠地,他看到一條條黑影,在田裡跳來跳去。仔細瞧,竟然是一大群猴子。

弟弟大喝一聲,一邊揮手趕猴子,一邊喊:“喂!你們這群猴子,為什麼不好好待在山上,要跑來我的瓜田搗亂?”

機靈的猴子一看人來了,立刻跑的跑、散的散。但是他們回頭看見弟弟只有一個人,又都跑回瓜田來摘西瓜。弟弟趕了東,顧不了西;趕了西,顧不了東。

猴子滿田亂跑,一點兒也不怕弟弟。弄到後來,猴子似乎覺得好玩,竟然把弟弟團團圍起來,吱吱叫著,還手拉手跳起舞來。鬧了大半夜,猴子才拋開弟弟,開開心心地抱了許多西瓜,回山上去了。

弟弟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家,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一個趕猴子的辦法。

這天夜裡,天空陰沉沉的,只有淡淡的一點星光。弟弟帶著一個綠色大布袋,提了一面銅鑼,摸索著來到西瓜田。弟弟把布袋放在瓜田裡,然後抱著銅鑼鑽進布袋,蹲下身子,大布袋在黑暗中看起來就像個大西瓜。

弟弟帶著銅鑼鑽進大布袋,布袋在黑夜裡看起來像個大西瓜。

弟弟在布袋裡靜靜等著,準備猴子一來,就大敲銅鑼,嚇走他們。等著,等著,困極了,他竟然沉沉地睡著了。

到了半夜,猴子果然來了。他們在田裡蹦蹦跳跳,把熟透的西瓜一個個摘下來。“吱!吱!”有隻猴子忽然大叫起來,其他猴子都好奇地圍攏過去,然後也興奮地叫個不停。原來,他們發現了一個特大的西瓜,其實,這就是那個裡面藏著弟弟的大布袋啊!

“哇!好大的西瓜,這麼大的西瓜一定又甜又多汁。”黑暗中,有隻猴子吱吱地說。

又有隻猴子大聲嚷起來:“這一定是‘瓜王’,我們帶回去獻給猴仙,他一定會獎賞我們的。”

猴子吱吱叫著:『這一定是「瓜王」,我們把它帶回去獻給猴仙。』

其他猴子都拍手贊成。於是他們合力抬起瓜王往山上走去,嘴裡不停地喊:“嘿喲!這個瓜王真重,大家多出力啊!”

猴子回到山洞後,“砰”一聲,把瓜王放在地上。躲在布袋裡的弟弟,這才醒了過來。他把布袋撕開一條縫,偷偷往外一瞧。看見那些猴子七手八腳地搬來了許多金盃、銀盃,點起燭火,然後一個個規規矩矩地跪在瓜王面前叩頭禮拜,請猴仙下凡。

弟弟又奇怪又好笑,就用力敲鑼,想要嚇嚇猴子。“哐!哐!哐……”銅鑼的聲音在山洞裡不斷迴響,猴子沒想到瓜王會發出這麼大的聲音,嚇得一窩蜂跑出山洞,也沒來得及把那些金盃、銀盃帶走。

“哐!哐!哐!”弟弟敲響銅鑼,把猴子嚇得一窩蜂全逃走了。

弟弟聽外面吱吱喳喳的吵嚷聲平息下來,趕忙從綠布袋裡爬出來,把那些黃澄澄、白花花的金盃銀盃裝進袋裡,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哥哥看弟弟得了許多金盃銀盃,嫉妒地問:“弟弟,你打哪兒偷來這些寶貝?”

“不是偷來的,是山洞裡撿的!”弟弟一五一十說出事情的經過。

天一黑,哥哥也學弟弟,帶著一個綠布袋和一面銅鑼,摸索到瓜田,鑽進布袋裡,等猴子來抬。等呀等的,等到半夜,猴子真的又來了。

他們一到田裡,就蹦蹦跳跳地採西瓜。過了不久,一隻猴子驚奇地說:“咦!怎麼又有一個瓜王?昨天那個作怪的瓜王逃掉了,還帶走了我們珍貴的金盃銀盃。今天這個瓜王,會不會又作怪呢?”

“先抬回去再說,大家小心點就是啦!”另一隻猴子說。

於是大家小心翼翼地抬起瓜王,慢慢地走回山上。走了好久,哥哥在袋子裡忽然覺得尿急,眼看猴子還不快走,真要憋不住了……

經過一座獨木橋的時候,哥哥實在忍不住,就淅淅瀝瀝小便了。

“哇!好臭!這個瓜王怎麼這麼臭?一定是壞了!哼,害我們抬得半死,還不如丟掉算啦!”猴子捏著鼻子,七嘴八舌地討論了一會,然後大家一起把瓜王拋下水!“咚”一聲,瓜王沉到河裡去了。

哥哥在水裡掙扎半天,好不容易才從袋子裡頭鑽出來。等他費盡力氣游上了岸,一身泥水不說,差點膽子都要嚇破了!從此以後,哥哥再也不敢貪圖便宜,或欺負弟弟了。

給媽媽的話:

機智的弟弟、貪心的哥哥和調皮搗蛋的猴子,這三種民間故事的角色,環繞著瓜王,構成了這篇有趣的故事。文中弟弟因禍得福,哥哥刻意追求反遭災殃,正是人間的一種現象。

●圖畫模仿傳統染色剪紙形式,採鮮豔熱鬧的濃彩風格。大圖中猴子爬樹、攀藤、尾巴勾連,動作各異其趣;邊框以切開的西瓜為裝飾,呼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