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七月八日 難倒孔子的小孩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有一個特別聰明伶俐的小孩,名叫項託。他不但一直是孩子王,據說他在七歲的時候,還曾經難倒中國最了不起的老師孔子呢。

有一天,項託和幾個小夥伴在路上玩泥巴。他們花了半天工夫,造了一座很有規模的土城,項託就坐在城裡頭扮大王。剛巧孔子帶了幾個學生,乘馬車路過,孔子的學生在車上喊:“喂!小孩子,快走開,讓我們的車子過去!”

幾個孩子都一窩蜂散開了,只有項託還是穩穩地坐在土城裡,怎麼趕他都不走。坐在車裡的孔子聽到車外的叫嚷聲,以為出了什麼事,就親自下車來看看。

孔子問清了事情的經過,就彎下腰,很親切地問項託:“你的土城擋住了路,車子不能過,你能不能讓一讓呢?”

孔子很親切地問項託:『你的土城擋住了路,車子不能過,你能不能讓一讓呢?』

項託鼓著紅彤彤的腮幫子,生氣地說:“從古時候到現在,誰聽說過車子不避開城,換條路走,反而要把城拆掉,讓車子過去的道理?”

孔子愣了愣,覺得項託的話倒很有道理,便要車子避開土城,換條路走。孔子還回身摸摸項託的頭,誇獎了他一句:“你的年紀雖然小,知道的可不少。”

項托馬上不服氣地說:“我聽說生下來三天的魚,可以獨自在大海里游來游去;生下來三天的兔子,可以蹦蹦跳跳跑三畝地那麼遠;生下來三天的小馬,可以追得上老馬。我已經七歲,當然應該知道點事情。”

孔子看項託這麼機靈,就說:“既然你不小,讓我來問問你。你知道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水沒有魚?什麼馬不生小馬?什麼牛不生小牛?什麼樹沒有葉子?什麼火不會冒煙?”

項託連想都沒想,一口氣回答:“土山沒有石頭,井水沒有魚兒;木馬不生小馬,泥牛不生小牛;枯樹沒有葉子,螢火不會冒煙。”

孔子又問:“你再說說看,屋上為什麼擺著杉樹幹?窗上為什麼垂著蘆葦?床上為什麼鋪著蒲草?狗為什麼對著主人汪汪叫?”

項託咬著指頭,想了想說:“屋上擺的杉樹幹是橫樑,窗上垂的蘆葦是簾子,床上鋪的蒲草是席子;客人來了,狗當然對著主人汪汪叫啦!”

孔子聽了很滿意,呵呵大笑說:“你真聰明!願不願意和我一起上車,到天下各地去玩玩?”

項託搖搖小手,說:“我不去。我要待在家裡,孝順爸爸媽媽,教導弟弟妹妹,我才不要和你一起去呢!”

孔子連連點頭,說:“好吧,小兄弟,我該走了,以後再見啦!”他正想上車,項託卻跑過來,拉一拉他的衣角,說:“你問了這麼多,現在該我來問問你!”滿肚子學問的孔子,沒料到眼前這小毛頭居然想考他,覺得很有意思,就很謙虛地答應了。

項託一本正經地問:“白鵝為什麼能在水上游?白鶴為什麼能在天上飛?松柏為什麼能冬夏常青?”

孔子摸摸鬍子,笑眯眯地回答:“白鵝有對方腳掌,所以能在水上游;白鶴有對好翅膀,所以能在天上飛;松柏的樹心很結實,所以冬夏常青。”

項託拍拍小手,笑著說:“錯了,錯了!烏龜也能在水上游,難道它有對方腳掌?風箏也能在天上飛,難道它有對好翅膀?竹子整年是綠的,但是竹竿的中心卻是空的!”

孔子經項託這麼一說,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項託揮揮小手,天真地說:“你們慢慢想,我要回家唸書了。”說完,蹦蹦跳跳走了。

孔子望著項託小小的背影走遠,不由得對他的學生讚歎起來:“了不起,了不起!這孩子的生活常識多麼豐富,對自然的觀察又是多麼精確,我們以後真是不能小看孩子啊!”

項託或作項橐,《史記》、《國策》、《論衡》、《新序》等書皆有記載;此段故事則取材自敦煌變文“孔子項託相問書”。聰明的項託一番伶牙俐齒的對答,憑藉的是豐富的生活常識。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平時要多從小地方學習,死記書本是沒有用的。而孔子雖身為大學者,卻處處表現出和藹、謙虛的態度,更令人敬佩。

●圖畫為故事性彩畫,表現小小童子以聰明的問答,難倒了博學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