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六月十五日 相親相愛的三兄弟

漢朝的時候,讀書人要怎麼樣才能做官呢?最要緊的是先得有好的品德。當時的社會都認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

人才能對國家盡忠,廉潔不貪財的人才會愛護百姓。所以讀書人如果有這樣的美德,地方上的人就會把他推薦給朝廷,然後皇帝會封給他一個“孝廉”的頭銜,讓他做官。

那時候,一家能出一個孝廉,就覺得是無上的光榮了,但是有一戶姓許的人家卻一連出了三個孝廉,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許家有三兄弟,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由十多歲的大哥許武擔當起父母親的職責,照顧年幼的弟弟許晏和許普。

父母留下些田地,白天許武就在田中辛苦耕種,晚上點起油燈,帶著弟弟一塊讀書、認字。三兄弟同睡一張床,同蓋一條被,感情比一般的兄弟要親近得多。

不過許晏、許普也有不乖的時候,許武卻不打也不罵,只是獨個兒跪在父母的靈位前,哭著責備自己說:“都是我沒有盡到責任,弟弟才犯了錯誤。爸爸、媽媽,請你們原諒我。”直到許晏、許普認了錯,許武才肯站起來。

鄰居看許武的人品這麼好,都想替他做媒,許武卻回答:“我現在還不能成家,因為有了自己的家,就沒辦法一心一意地照顧弟弟了。”

許晏、許普就在許武的愛護下一天天長大,他們也跟哥哥一樣有學問,有品德。

白天許武辛苦耕田,晚上還點起油燈帶著弟弟讀書、認字。三兄弟感情好極了。

鄉人很敬佩許武,唱起歌來讚揚他:“許武、許武,真可敬,照顧弟弟不怕苦。許武、許武,真可佩,為了弟弟不娶親。許武恩情真如父母大!”

許武的聲名隨著歌聲越傳越遠,連縣令都知道了,把他推薦給皇帝,皇帝就召許武去做官。

許武知道不能推辭,只得一遍又一遍地對弟弟說:“你們在家好好耕田、讀書,不要偷懶,我去京城很快就回來。”

許武到了京城,因為學問好,有見解,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所以受到皇帝和大臣的尊敬。

好幾年過去了,許武在京城裡,總是記掛家裡的兩個弟弟。有一天,他對皇帝說:“我來京城已經有好長一段日子了,把兩個弟弟留在家中,實在不放心。請皇上準我回家一趟。”

皇上見許武這麼思念弟弟,就答應了。

許武回到家,兄弟三個人團聚在一起,都十分興奮。許武看見弟弟長得高大結實,學問也大有進步,更是高興。

兩個弟弟都到了成婚的年紀,許武就替他們娶媳婦,自己也結了婚。大家都說:“許晏、許普不曉得是幾世修來的福氣,有這樣好的哥哥!”可是許武心裡總是悶悶不樂,因為他時常聽到別人讚美自己,卻從來沒有人誇讚兩個弟弟。他想了好久, 終於想出一個好主意。

一天,許武突然對弟弟說:“我們都已經結婚了,可以分家了。”然後他就準備一桌酒菜,邀請親戚、鄰居到家裡來,要在大家面前分家產。

許武說:“我在朝廷做大官,朋友都是有地位的人,應該住好房子。你們種田,住在田邊的茅草房就可以了。”

許武又說:“我做大官,家裡要擺場面,開支大,該得好田。你們鄉下佬,能夠過日子就好了,後邊山坡地上的田就分給你們吧!”

最後許武又拿出一箱白花花的銀子,他望望大家,然後很不客氣地說:“我的花費大,常常要用銀子,我看這箱銀子都應該給我!”

許晏和許普一向很聽哥哥的話,這回分家產也不例外,不管哥哥怎麼說,他們都恭恭敬敬地點頭說好,不回一句嘴。

可是,親戚朋友對許武的轉變都十分驚訝。有的人心想:“大概許武做了官就不一樣了。”有的人覺得許武不公平,忍不住破口大罵:“以前我們看走眼了,現在你可露出狐狸尾巴了,原來是塊視錢如命的料!”又有人勸許晏和許普說:“你們兩個老實人,只會哥哥說一句,就乖乖應一句,怎麼不站起來跟他好好爭一爭呢?”許晏和許普卻說:“哥哥帶我們長大,又教我們唸書、做人,這份恩情我們永遠也回報不完,怎麼可以跟哥哥爭家產呢?何況這些家產都是哥哥苦心維持掙來的,哥哥多拿一點是應該的。”

從此,許武住大房種好田,許晏和許普住小屋種壞地。兩個做弟弟的,從來沒有一點怨言,還是十分尊敬哥哥,空閒下來就去探望哥哥,和他討論學問。

村裡的人都認為許武太霸道,又敬佩許晏和許普對待哥哥謙虛有禮,而且不貪得錢財,因此一傳十、十傳百地唱起歌謠讚美這兩個弟弟:“假孝廉,假孝廉,住好屋,種好田,忘了兄弟情。真孝廉,真孝廉,住破屋,種壞地,不埋怨,許晏、許普才是真孝廉。”

許晏、許普的名聲又隨著歌謠傳到了朝廷,皇帝封他們為孝廉,召他們到京城去做官。

過了一陣子,許武突然寫信叫當官的兩個弟弟回家,他在家裡擺了一桌酒菜,又請來了親戚朋友,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許武還沒張開嘴巴說話,眼淚就先流了下來,說:“上一次我從朝廷回來,看見大家老是稱讚我,我的聲名壓過了弟弟。弟弟的聰明才智卻被埋沒了,只能在家鄉種田,不能替更多的百姓服務,我心裡很難過。其實他們的品德、學問都比我好,應該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我才故意提出要分家,自己要了大的房子、好的田和整箱銀子。這樣做,一面是考驗弟弟的品德,一面也讓大家看出他們兩個的品格非常難得,而認為我這個做哥哥的不如兩個弟弟懂事、有禮。大家這麼一傳,就會把弟弟的名聲傳了出去,也才會有人把他們推舉給朝廷。”許武又拿出房地產的賬簿和那箱白花花的銀子說:“這是我故意多拿的財產,我一直好好保存在身邊,沒有花用,現在應該歸還給弟弟。”

許晏、許普被哥哥的心意感動得落下淚來,他們都不肯收下田產和銀子,並且說:“我們從不認為哥哥分得不公平,哥哥多分些財產本來就是應該的。”

許武三兄弟都堅持不肯收下這份田產和銀子,就決定捐贈出來,救濟窮苦的人。

在場的親戚本來很瞧不起許武,現在知道他為了弟弟,竟然願意破壞自己的名聲,都十分感動。大家看到三兄弟都不肯多佔財產,寧願拿去救助窮人,就更加敬佩他們,真不知道哪一個該多誇一句才好。

這件事很快地傳揚開來,大家又唱起讚美的歌謠:“許家兄弟真難得,個個都是真孝廉。哥哥愛弟弟啊,弟弟敬哥哥。捐出財產救窮人,真是孝悌的好榜樣!”

給媽媽的話

我國一向重視“兄友弟恭”,視為“五倫”之一。許武肯為弟弟費盡心思犧牲自己,許晏、許普對兄長十分恭敬的態度,都是兄弟

●圖畫為漢代畫像磚的彩畫形式,包括屋宇造型與人物安排,都具有漢代美術的古樸風格。此外,畫中農具與狗羅列在前,搭配室內溫馨的氣氛,表達了農家兄弟孝廉和睦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