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童話

# 六月十日 濟公祭典 瘋和尚濟公

濟公的萬靈丹,竟然是肚皮上的汙垢搓成的泥丸子。

從前在浙江杭州附近有個農夫,名叫譚大虎,不知怎的,突然得了一種怪病,肚子又鼓又痛,怎麼醫都醫不好。眼看著肚子越脹越大,他母親譚大娘急得不得了。有個鄰居頂熱心地跑來,告訴譚大娘說:“你家大虎的病有救啦!我聽說西湖邊的靈隱寺裡,有個怪和尚叫濟公,能醫各種病呢!”

譚大娘半信半疑地說:“和尚也會治病?”

“當然!這個和尚簡直就是個活神仙。聽人家說,吃了他的萬靈丹,瘸腿的能跑了,駝背的背也直了,瞎眼的也看得見了,實在了不得!”

譚大娘聽鄰居說得活靈活現的,立刻就滿懷希望地趕到西湖邊,爬上靈隱山,走進靈隱寺,想找濟公要幾顆萬靈丹。

但是濟公可真不好找,譚大娘問了很多和尚,才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他。濟公正歪靠在一根大柱子上呼呼大睡。譚大娘還沒走近,就聞到他的一身酒氣。走近以後,看他身穿一件破袈裟,頭戴一頂破僧帽,腳趿一雙爛草鞋,手握一把蒲葵扇,腿上貼了一塊狗皮膏藥,身邊還有一個酒葫蘆,真是怎麼看,怎麼不像個活神仙。不過想到兒子,譚大娘可顧不了許多了。她馬上跪下地,說:“活神仙救命,活神仙救命!”

喊了半天,濟公才揉揉眼睛醒過來,呼出一大口酒氣說:“什麼事啊?吵得我午覺也睡不成。”

譚大娘把大虎的事情說了一遍以後,濟公打著呵欠說:“小事,小事,給他吃吃萬靈丹就會好。”他邊說邊用力在肚皮上搓啊搓的,把搓下來的汙垢揉成三顆烏黑的泥丸子,交給譚大娘。譚大娘嚇得大叫:“這是什麼萬靈丹,髒死了!”

濟公卻笑嘻嘻地說:“別嫌這泥丸子髒,可只有它能治好你兒子的病,不信你拿回去試試看。”說完,他打了個呵欠,又呼呼睡著了。

為了救兒子的命,譚大娘只好小心地捧著泥丸子回家去。

譚大虎看到那三顆骯髒的泥丸子,怎麼也不肯吃。譚大娘左勸右勸,最後硬把三顆泥丸子灌到大虎的嘴巴里。譚大虎一陣噁心,“嘩啦啦”吐出一條指頭粗的蟲。蟲吐出後,譚大虎就像脫胎換骨似的,病全好了。第二天又抓起鋤頭,下田耕種。

“哎呀!果然是萬靈丹呢!這和尚真是個活神仙。”大家知道了,都這麼讚歎。

濟公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法力呢?有人說,濟公是天上的羅漢投胎降生到世界上來救助世人的,而他又不要世人看穿他原來是羅漢,所以故意裝成瘋瘋癲癲的樣子。關於濟公救人的故事,多得說不完。他除了用泥丸子給人治病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呢。

比方有一次,靈隱寺的大小和尚都到正殿裡做法事,替一位李員外的母親祈福,希望她的病快好。濟公卻一個人躲在後殿睡懶覺。好不容易睡醒了,他念頭一轉,左手提著一葫蘆酒,右手抓著一隻油亮的狗腿,搖搖擺擺走到正殿來。

大殿上點著高高的香燭,供桌上擺滿各種瓜果。和尚都跪在佛像前,低著頭唸經。濟公卻不管三七二十一,盤腿往地上一坐,就拍著肚皮,哇啦哇啦唱起不成調的山歌來。

一個大和尚氣沖沖地罵他:“瘋和尚,你吵些什麼?佛門聖地,不許胡來,還不快閉嘴!”

濟公搖頭晃腦地說:“我唱我的山歌,你念你的經,為什麼你不閉嘴,要我閉嘴?”說完,咬一口狗肉,又張開油嘴,哇啦哇啦唱起來,而且唱得更大聲,更有勁了。

大和尚見他居然在佛殿上吃狗肉,氣得臉色發青:“你還不快滾!我們正在做法事,替李員外的母親求福。你不要在這裡撒野,侮辱了佛祖。”

濟公“咕嚕咕嚕”灌下一口酒,用袖子擦擦嘴,笑嘻嘻地說:“真巧,我也在替李員外的母親求福!你看,這盤肉、這壺酒就是用來敬拜佛祖的,我的酒肉可比你們供的瓜果香多了。你們唸經替病人求福,我唱山歌也是替病人求福,我的山歌可又比你們的經好聽多了!”

“胡說!胡說!”大和尚氣得甩甩袖子,懶得再理他。一轉頭,濟公又粗聲大氣地唱起山歌來。仔細一聽,原來歌詞是這樣的:“狗肉香,酒也香,吃點喝點病就消。存好心,做好事,兒孫滿堂壽命長。”

唱完,濟公拍著肚皮站起來,走到李員外面前,嬉皮笑臉地對他說:“你還在這裡做什麼?你老孃的病已經好了。 ”

李員外看他一副瘋相,可不敢相信他的話。但是這時候,員外家的長工歡歡喜喜地跑來說:“大爺,大爺,老太太的病完全好了,快回去吧!”

李員外很驚訝地說:“老太太病了幾個月,一直躺在床上,怎麼會突然好起來?”

長工說:“老太太說她夢見一個穿破衣、戴破帽的和尚,給她喝了一點嗆人的酒,吃了一點噴香的肉,又對她唱了幾句山歌,說是多做好事就能長壽。老太太當時就想這話有道理,不做好事的人要是壽命長,可不是白活一大把年紀嗎?這麼一想,馬上精神一爽,病就好了。”

“哎呀,這件事可真奇怪。”大家都看著濟公叫起來。李員外忽然明白了,“咕咚”一聲跪在濟公面前說:“多謝師父救我母親,您真是一位活佛啊!”

從此以後,大家都很恭敬地把濟公叫做“濟公活佛”。但是濟公卻還是每天瘋瘋癲癲地喝酒、吃肉,胡亂說話,閒下來就山前山後胡亂走走,沒一點活佛的氣派。

附近有個孝子,每天在山腳下一座小草棚裡賣包子,賺了錢養他生病的母親。

這一天,濟公經過山腳下,看到孝子在賣包子,就一搖三擺地聳聳鼻子說:“好香的包子啊!買幾個嚐嚐吧!”

孝子打開蒸籠,露出白胖胖、熱騰騰的包子,一邊問他:“這位師父,您要肉包子還是菜包子?”

濟公伸出一隻髒手,在蒸籠裡挑了半天才說:“就買十個肉包子吧!”

孝子就包了十個肉包子給他。濟公咬一口包子,說:“哎!怎麼都是肥肉?換菜包好了。”

沒有辦法,孝子換給他十個菜包子。濟公咬了一口,又說話了:“這包子怎麼一點肉都沒有?和尚我可是吃葷不吃素的喲!”一股腦把十個被他抓髒的菜包子倒回蒸籠,順手又抓了十個肉包子,兜在懷裡就走。

“喂!喂!錢還沒給呀!”孝子見他不給錢就要走,心裡可急了。

濟公回過頭來說:“給什麼錢?我這肉包是用菜包跟你換的呀!”

“可是菜包的錢你也沒給呀!”孝子急得大喊。

“菜包?唔……菜包……是用肉包跟你換的呀!”濟公嘴裡塞滿包子,話都講不清了,一邊大步往前走。

孝子被他搞糊塗了,又看到一籠包子都被濟公翻髒了,上面沾滿烏黑的指印,氣得跑上去追他。

濟公見孝子追來,也抱緊包子拔腿就跑。他們才跑開幾步路,忽然“轟隆”一聲巨響,山崩啦!土塊夾著大石頭,“嘩啦嘩啦”落下來,把孝子的草棚壓垮了,埋在底下。

“哎呀!好險!”孝子回頭看到這景象,不禁暗暗慶幸。他忽然明白:原來這個髒和尚就是大家所說的濟公活佛,是濟公有意救他離開山腳下,才免掉一場災難的啊!孝子回頭要找濟公,卻見濟公坐在一棵大樹上哈哈大笑。笑過一陣,濟公丟下來兩個沾滿口水、黑手印的肉包子,對孝子說:“喏!這個拿回去給你娘吃,病就會好。”孝子很高興地捧著包子回家。果然,兩個髒包子就像仙丹一樣,治好了孝子母親的病。

濟公兜了滿懷包子不給錢,孝子急得追上去,才及時避開了山崩。

給媽媽的話:

宋朝時,很多出家人整天只知吃齋唸佛,奉守一些刻板的規矩,卻忘了行善濟世才是佛家的本義,所以民間的人有意塑造出濟公這個角色,藉著濟公的裝瘋賣傻,來諷刺當時的一般僧人。濟公一方面吃酒吃肉,故意不遵守佛門戒規,一方面卻常施法術救人。

●圖畫是具戲劇性的彩畫,三張圖表現了濟公癲狂、善良與高深莫測的特質。